珠三角边缘地区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若干问题

2010-09-14 12:52丘劲生
探求 2010年6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佛山市佛山

丘劲生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广东佛山 528000)

珠三角边缘地区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若干问题

丘劲生

(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广东佛山 528000)

编者按:为进一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和《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的精神,推动“广佛肇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2010年10月9日,由广州市委党校、佛山市委党校、肇庆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理论研讨会”在佛山市委党校召开,来自三市党校及理论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就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进行了研讨。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60多篇,从本期起,本刊特设“广佛肇一体化发展研究”专栏,选登部分论文,以飨读者。

珠三角边缘地区实施“双转移”战略,要重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抢抓机遇;要重视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发展历史的研究,走科学发展之路,留下绿水青山,主动融入都市圈;要重视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走自主创新的内源型经济之路,打下长远发展的基础。

“双转移”战略;经济梯度发展;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内源型经济

为了增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长远竞争力,实现本省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广东省实施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珠三角边缘地区得益于这一战略,发展势头很好,其中肇庆高要市更为突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珠三角边缘地区如何更好地实施“双转移”战略,实现科学发展,成为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重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珠三角边缘地区在实施“双转移”战略中领先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地缘优势,这是由生产力布局的客观规律决定的。经济梯度推移理论表明,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业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低梯度地区大规模承接高梯度地区的产业转移,往往导致跳跃式发展阶段的出现。通过对肇庆高要市的统计数据和佛山市高明区的统计数据的比较(见表1),可以发现低梯度地区跳跃式发展阶段的相似特征。

表1 高要市与高明区跳跃式发展阶段之比较(单位:亿元)

考虑到高要市面积为2206平方公里,有74万人口,高明区只有960平方公里,30万人口,高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大约领先高要市5年以上。但两地因产业转移而产生的跳跃效应却是惊人的一致。佛山行政区域调整以前的高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17.72亿,本级财政收入2.55亿元,从人均来说与高要的2007年近似。行政区划调整以后,高明大规模承接以佛山为主的产业转移,到2005年,三个指标全部翻了一番以上。而高要的跳跃式发展,也是得益于产业转移。据《珠江时报》网络版2009年4月3日报道,佛山市转移到高要市的产业主要是建材和金属加工产业,其中陶瓷企业有50多家,包括投入已经达到8亿元的佛山新明珠集团萨米特新型陶瓷基地,其次是金属加工、不锈钢制造业,有189家企业进入专业五金产业园。

佛山企业在产业转移中自发重点选择肇庆、高要,而按广东省要求2005年始建的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到2009年才累计投入7.5亿元,入园项目156个,其中承接佛山转移项目57个,佛山(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2008年才起步。这一选择很明显是生产力布局的距离衰减规律在起作用。由于远距离高额运输成本、缺乏产业集聚和配套,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原材料运输量大的企业不愿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高梯度地区产业转移在数量上是有限的,珠江三角洲边缘区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应该很好地把握商机。

二、重视对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发展历史的研究,走科学发展之路

珠江三角洲边缘区有明显的后发优势,除了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所承接产业带来核心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如果能够研究借鉴,就可以少走弯路,既可得到经济增长的效益,又可避免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走科学发展之路。

需要借鉴的经验教训,最重要的是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核心区的农村工业化无一例外都是村村点火、处处冒烟,信奉的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先把经济搞上去再说。1978年佛山市区只有26万人,238家企业,工农业总产值只得6.59亿元,陶瓷、纺织和铸造等传统行业是支柱产业。由于数量不大,这些产业对环境也没有重大影响,市民还可以在汾江河游泳。经过20年发展,1997年底佛山市区常住人口增加到50多万,工厂发展到2784家,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3.53亿元,大约相当于高要市现在的水平。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污水对大气、水体和环境的污染大大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流经市区的汾江河水变得又黑又臭,成为佛山三届领导班子挥之不去的梦魇。每次治理都被倍增的经济带来更多的污染抵销。前后10多年,整治总长度25.5公里的汾江河道,耗资几十亿元,仅2008年一年就投资31.76亿元,2009年才有基本好转的迹象。

在经济发展中要保护生态环境,大家都知道,但做起来却很难,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手段。近年来,佛山以创建环保模范城为抓手,治理环境污染,采取了电厂上大压小、燃料转换、陶瓷及水泥产业升级或转移等措施,并且痛下决心,严格实施环境保护“三个一律”(新建项目,凡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一律不准上马;在建项目,凡环保设施未经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投产;已建项目,凡经过限期治理和停产整顿仍不达标的,一律关闭)。但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些地方的GDP,一些企业的生存,一些群众的就业和收入,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调整的难度和阻力很大。汾江综合整治工程要求搬迁沿江两岸各300米的所有企业,这些企业都强调实际困难,或者要求拖延到土地承租期满,或者认为企业无污染不应该搬。只要触及利益调整,即使是理由充分的举措,也会遇到顽强的抵抗。正如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所说,碰到深层次的矛盾特别是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时,就不愿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珠江三角洲边缘区发展经济要汲取这一教训,与其将来筹措巨资费尽心机治理污染,不如现在保护生态,留下绿水青山。要十分注意分析和把握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尽早把达标排放改为控制污染物总量,改进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借鉴的经验教训,还要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不能把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人为地割裂开来,一切以本县为中心,走入诸侯经济的误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放权让利的改革中,佛山各地立足于各自的行政区域,把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利用至极限,在追逐和保护地方经济利益的动力驱使下各自为政,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建设、互不衔接,不能物尽其用,高度关联的城镇之间生产要素流动受到各种阻隔。农村地价低但没有其它配套设施,镇村工业园区布局分散,没有集聚效应,城区工业用地价格偏高;企业做大做强的要求在农村受到人才、技术、资讯和服务条件的限制,在中心城区受到发展空间和管理体制的限制;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生产集中度不高,中心城区无法形成相应门类齐全、高度配套、分工细致、功能明晰的服务产业,三大产业发展比例失调,这是形成佛山经济发展路径依赖的客观因素。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佛山对资本的吸引力,2001年佛山市外商投资总额一度下滑至珠江三角洲九市中的第八位。中共广东省委了解到这些弊端,上报国务院决定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域。调整后佛山统一全市发展规划,确定了“2+5”组团式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模式,投资1900多亿元全面启动构建现代化城市框架和雏形的十大工程建设;整合体制资源,把原来的50多个镇街整合为33个,90多个工业园区整合为6个,下放300多项行政管理事项,形成发展在基层、权限在基层、管理在基层、责任在基层的机制;整合交通通信资源,撤并市内28个路桥收费站,统一全市邮政资费和电信网络平台,发展城市公交,实现各区之间交通公交化;整合教育资源,市直和各区名校向全市考生开放,形成在同一城市内工作和生活的便利。随着资源整合,“佛山一环”和城际快速干线通车,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得到完善,佛山投资环境人才环境大大改善,2003年至2007年5年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765.2亿元,占改革开放30年来佛山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3.44%,全市GDP总量由2002年的1168.6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588.5亿元,增加200%,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比调整前11.8%高出6.2个百分点。2008年佛山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333.3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72975元,折10423美元,首次冲破一万美元大关。珠江三角洲边缘区县市可以从佛山的经历中深入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重视与近邻中心城市的衔接,主动融入都市圈,按照“错位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方针,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实现无缝对接,才是最佳选择。

三、重视培育和发展民营企业,走自主创新的内源型经济之路

广东推行“双转移”战略,要求制造业向欠发达区域,劳动力向珠江三角洲转移,对于欠发达地区建立现代产业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转移也会增强极化作用,产生回波效应,使边缘区在相当长时期里只能跟在核心区的后面,无法尽快缩小差距。

一个区域处在梯度的层次,是由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的,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要站在经济发展的高梯度,就必须使本区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聚集区。建立这样的聚集区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招商引资来实现。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优化各种配套设施,吸引高新产业和项目进驻,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和集群效应。二是主要是依靠自身力量,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通过不断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和创新,引进和培养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依靠科技企业孵化和产学研结合,带动一批好的项目,培育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具备独立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支柱产业。招商引资周期短、见效快,但如果引进的只是加工制造环节,核心技术得不到,区域创新能力就没有形成。自主创新投资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但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形成创新能力的聚集。

佛山上个世纪80年代以引进技术装备建立集体企业为主,90年代实行企业产权改革,建立起混合型经济结构,扎根本土的民营企业迅速成长,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在已经超过60%。民营企业的内在增殖机制使它特别注重通过加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改造,进行集成创新来创造自己的品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佛山装备制造业因此发展迅速,200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61.3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约22%,成为佛山市第一支柱行业。内源型为主的经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聚集,使佛山在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2009年佛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814.50亿元,保持了13.5%的增长率,实现在危机中率先突围,而且保持了对珠江西岸上游地区的辐射能力。

珠江三角洲边缘区有大量的人员长期在三角洲核心区经商或务工。据《珠江时报》网络版2009年4月3日报道,肇庆农村劳动力约有160万,80多万人外出打工,其中至少有50%在佛山。肇庆高要在引进项目的同时,能否考虑出台进一步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本市中职、中技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吸引外出经商者和熟练工人回流,培育本土民营经济的成长,为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作好准备。

责任编辑:杨姝琴

F114·46

A

1003—8744(2010)06—0004—04

2010—10—10

丘劲生(1951—),男,广东省佛山市人大专职常委。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佛山市佛山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君兰中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4S2佛山市沾喜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佛山市巨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土地利用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基于珠江三角洲二氧化氮浓度分析
珠江三角洲口袋公园设计探究
广州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