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双语教育的国家意识培养功能

2010-09-19 13:53刘彦
黑龙江史志 2010年23期
关键词:双语利益民族

刘彦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论双语教育的国家意识培养功能

刘彦

(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国家意识作为重要的精神纽带,对国家的形成、统一、强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探索双语教育的国家意识培养功能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其价值,并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双语教育国家意识功能

现代社会不只是全球化的社会,同时也是双语以至多语的社会。双语教育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它既是民族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双语教育除具有教育的一般功能之外,还具备国家意识的培养功能,对其功能的探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其价值,并使之跟好地发挥作用。

一、什么是国家意识

(一)概念

国家意识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作为重要的精神纽带,国家意识对国家形成、统一、强盛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公民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的基础。树立国家意识,有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处理好各种关系。在新时期,缺乏国家意识,对中华民族就是一场灾难,为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公民国家意识的培养。

现代社会,一个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与国家,他总是具有某一国家的国籍,是某一国家的公民。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长期共同生活、生产、斗争中形成起来的对整个国家认知、认同等情感与心理的总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源泉。国家意识内聚群力,外御敌侮,其状况直接影响国家凝聚力的强弱,是维系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精神家园始终生机勃勃的根。在现阶段,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我们需要在公民中大力加强国家意识的教育与传播,为我国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国家意识有哪些方面构成

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国家主权意识。这是作为一国国民必须首先具备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每个国民应尽的义务。第二,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利益意识是国家意识的核心,也是国家意识的重要载体。明确了国家利益之所在,也就使国家意识有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维护和创造本国大多数国民共同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多种因素的集合,是主权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第三,国家安全意识。在当前全球化发展态势下,国家安全已不仅仅局限于国防安全和军事安全,而且已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根本上讲,国家安全意识的基点还是要归结到国家统一意识和国防意识上。国家统一观念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传统,为国家安全尽忠是中国传统国家意识中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国家安全意识,作为国家意识的本位内容,其三者之间各自与国家意识之间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互相交融,互有彼此。

二、国家意识对公民的作用

(一)国家意识对国家的形成、繁衍、发展和强盛起着重要作用

国家和国家意识是一个相互促进、同步互动的过程。正因为有共同的经济生活、语言文字、民族心理、历史传统、自然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意识,国家才会逐渐走向统一,一国之民才会同心合力,为国家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也正是有了国家,国家意识才逐步积淀与增强。在世界的诸多民族中,中华民族的国家意识是根深蒂固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广泛接受的观念,自己是龙的传人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一笔巨大精神财富继承的国家意识,我们必须十分珍惜、爱护和发扬光大。

在新的世纪,国家意识是对中华民族重新振兴的根本保证,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千秋大业和最大利益的大问题,是反对国家分裂主义思想和行为的锐利武器,是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

国家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大一统”观念为核心的国家理念自古至今都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有了它就可以更好地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我们的国家。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正如江泽民指出:“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民族遭殃。”如果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浓厚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的民族整体观念代代相传,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永远不可战胜。

(二)国家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人们首先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对国家产生认同感,然后才可能热爱它并终生执着追求,正如邓小平所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国家和人民。”试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缺少认知、认同感,他怎么可能有爱国之心、报国之举。完全有理由说,没有国家意识,就没有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建立在对这个国家认同的意识之上的,它是多久啊意识的深化与结晶;翻过来,爱国主义教育也可增强人们的国家意识,爱国者的标准首先就是要承认、尊重自己的国家,国家意识是爱国者必有得基本品质。爱国主义可以成为最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共识,作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补充。国家意识培养了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认同,使中国人绝不盲从于人、照抄于人、听命于人、受制于人,致力于中国的复兴,做国家的脊梁。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千百万英雄儿女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现在我们遭受侵略、颠覆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因为有霸权主义、强权主义存在,世界仍处在动荡不安中,霸权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面对严峻挑战我们更应具备炽热的国家意识,同仇敌忾,为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尊严和荣誉而战斗。

(三)国家意识是公民了履行其义务与职责、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基础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国家意识,具有巨大的文化感召力、辐射力,是我国继往开来的的内驱力,它逐渐内化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活力因子,从而构成每个公民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心理基础,特别是对其义务责任感的唤起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有了它,公民才会在感情上、灵魂深处产生一种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英雄主义精神,这种法子内心的情感会更理智、更稳定、更深沉、而不是表现为一时的冲动或盲目性。树立了国家意识,公民就会自觉从国家的最高利益出发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摆正国家的位置,凡事以国家为重。国家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有了国家情结,就会在对外交往中,始终牢记自己是中国人,把祖国利益、民族尊严摆在第一位,以维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

三、双语教育对国家意识的培养作用

(一)双语教育培养国家主权意识

“双语教育对加强各民族相互理解是我们所能做的最有价值的贡献;就国内和洲际水平而言,他是促进各个种族群体和语言少数民族的和平共处的最佳途径。”东西方国家凡是主张双语教育的政治家和教育家都希望通过双语教育来帮助实现对本国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民主、自由”的政治思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共同国家主权意识的形成,维护民族统一,推动祖国繁荣发展。

我国的语言政策一直就是把双语政策作为一项基本的国策,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最后才逐步完善和形成的。新《宪法》再次重申了“各民族都由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语言政策偶了一个重要的转变,这就是双语政策的逐步确立。20世纪80年代以后,涉及我国双语政策的法律文件除了宪法已经确定的条款外,最重要的法规就是1984年5月31日全国人大第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它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政策的确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部法律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汉字。”这些规定是我国语言规划工作者制定双语政策的主要依据。宪法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确立了与汉语文同等的地位,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宪法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应用又做了具体规定。

(二)双语教育培养国家利益意识

国家利益应该包括国家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安全利益和文化利益。其中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根本的,安全利益和文化利益是为保证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而服务的。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从政治利益方面说,在国内,要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促进各民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在国际上,需要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利于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从经济利益方面说,发展是最实际和最根本的,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才能安定,只有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防才能巩固;从安全利益看,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恩那个放松对外来侵略和分裂颠覆的警惕。从文化利益看,国家需要不断扩大影响,用文化影响力巩固整治和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在我国多民族地区,教育体现国家利益,更多的表现在双语教育中。双语教育的内容是汉语教育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在我国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的教育是国家利益的体现,不是哪个民族利益的体现;同样,少数民族语言的教育,也不是哪个少数民族利益的体现,同样也是国家利益的体现。双语教育与国家的政治稳定有着虽然不是直接却是密切的联系。双语教育能促进不同民族间的交流和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掌握生产技术,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文化经济发展,有利于边防稳固。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其实就是我国各民族建立在同一国家基础上的一体多元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语教育培养民汉语兼通用语言人才,这些人才在多民族地区为维系个民族人民的联系,为多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联系作用。双语教育为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承担着巨大的教育责任。从这个意义说,目前我国实行的双语教育策略体现了国家利益,也体现了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促进了国家利益意识的培养。

(三)双语教育培养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依靠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军事安全、疆域安全,还包括社会稳定、人口质量提高、网络安全、国防建设、环境保护、处理好宗教问题等方面的综合安全,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程度不同地危机国家安全事业。而安全有赖于人才作保证,人才有赖于教育去培养,培养政治人才、经济人才、科技人才、网络人才、环保人才、军事人才、文化创新文才、国土治理人才等。并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因此,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国家安全事业就显得非常必要。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中国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防止恐怖渗透的重要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不仅关系到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水准。因为教育能够培养少数民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能够改变少数民族落后的、狭隘的民族观念,能够培养少数民族对过的认同感,从而提高国家安全意识确保国家安全。然而语言问题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就是推进双语教育,因此双语教育对提高国家安全意识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

四、从学校角度上来说,如何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一)在学校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得认知和认同,培养国家意识。把传统文化课作为一门独立的国家课程分层次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1、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一个感性的了解,加强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在这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初步感性认识,初步形成国家观念。

2、在中学阶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一阶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逐渐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国家意识。

3、在大学阶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在这一阶段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培养强烈的国家意识。

(二)把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教育,使学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

充分利用和整合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让学生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接收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可在各学科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三)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载体和途径在培养学生国家意识上的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阅报栏、墙报栏、宣传栏等载体,进行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在公共场所如教室、图书馆等地,适当布置民族传统文化格言标牌、民族英雄画像等,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组织诗歌朗诵活动、教唱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歌曲、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演出等民族文艺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名人纪念馆、名胜古迹等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旨在为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创造条件。

要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公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双语教育使各民族之间更好的相互学习,使各民族的文化跟好的相互融合,从而展现出双语教育的国家意识培养功能。

双语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双语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赖是21世纪最为显著的特征。双语文化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公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文明提高的标志,双语教育的功能将被逐步认识,并将在民族教育和人们的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2]张谦,关于建立双语教育型大学的论证与思考[J].教育科学,2001,(4):60~62.

[3]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4]郭卫东.全面推行双语教育,提高民族教育质量[J].新疆师范大学报,2003,(3).

[5]蔡宝来.现代教育与国家安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曾毅平.语言环境也是一种投资环境[J].暨南大学学报,1998,(1).

[7]金志远.关于双语教学不同观点和态度综论[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208~211.

刘彦(1985—),女,山东济宁人,青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语利益民族
配偶短线交易利益返还责任的解释论展开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I Love You, Dear China
利益与西瓜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