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

2010-09-25 05:21雍兴旺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班干部班级班主任

雍兴旺

[摘要] 本文作者从班主任工作反思的作用、反思重点、反思方法等方面,审视了中学班主任教育行为,总结得失,旨在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成效。

[关键词] 班主任反思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情感交流

班主任教育行为的反思,是指班主任以自己的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通过工作反思,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为什么要反思?反思什么?怎样反思?笔者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有关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多年班主任反思经历,浅谈如下如下认识。

一、班主任反思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品质,又需要有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能力。这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也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处于新时期的中小学班主任尤其需要确立新的理念,学会反思工作,具备反思素质,提升反思能力。班主任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有何作用呢?

1.反思有利于提高班主任素质

反思是一种认识自身的活动。班主任在具体完成某项教育工作以后,应对这一工作进行反思,找出成功与不足,并进而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使以后的行为能减少走弯路。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使每一位班主任自觉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提高技能、智慧和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拓展发展的空间,使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实现自我更高层次的人生价值。

2.反思能提高班主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缺乏心理准备的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敢于用新思路、新方法进行尝试。我曾经带过一届学生,在高考前一个月冲刺阶段,班里一个女生家长打电话对我说:有同学在他女儿的书中夹了一张黄色光碟,对孩子影响很大,要我严查。我找到这位女生核实了情况,问她知不知道谁干的,她列了几个怀疑对象。我感觉,不能按常规处理这个问题,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给这个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影响高考,而且有可能会冤枉同学,影响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经深思熟虑后,我告诉这位学生及家长,对此事不要声张,就当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调整情绪及心态,认真应对高考。这位学生听了我的话,放下了心理包袱,认真备战,结果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个成功案例说明:对一些沿用已久的方法,要敢于进行怀疑、批判,并拿出自己的方案,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反思的重点

1.反思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班主任要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及教育行为,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身心及个性得到健康发展,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反思教育言行

现实中存在着许多学生不喜欢但又潜移默化地给学生负面影响的班主任言行。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语言上,则体现为讲话思维混乱、逻辑性差、语言极不规范;习惯于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过分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而贬低学习差的学生,严重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挫伤了他们的进取心,损伤了他们做人的尊严,对学生心理上、精神上、人格上所造成的伤害极大。表现在班主任的教育行为上,则体现为动不动就因一点小事停学生的课;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还有的对学生诸如迟到早退旷课罚款、上课违纪罚款、考试成绩下降罚款、作业不合要求罚款等经济惩罚。这些不良教育行为,最终只能是师生两败俱伤。所以,班主任的世界观、言行、生活以及他对某一现象的态度都深深影响着学生。班主任应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以自己良好的言行、高尚的人格来教育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形象。

3.反思教育方法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要大力营造班级学习情境,创设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氛围,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激励赏识教育,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受到自己在被关注,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宽容理解学生;善于对学生的错误言行及时地引导,决不姑息迁就;要坚持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协调,因材施教,正视差异,发展个性。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爱护,这样,学生会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班主任,更愿意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三、班主任反思的方法

1.从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上反思

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和尊严感,学生的潜能和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师生关系才能融洽。因此,班主任工作应从“人治”走向“法治”,通过“法治”管理,使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权威,使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制度化,使学生民主管理的意识与能力得以增强和提高。

2.从自己所定的每条班级公约是否切实可行上反思

一个班集体若没有严格的规则会导致班级崩溃。班主任一般都要根据校纪校规,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订班级公约,如果班主任对学生遵守规则的要求马马虎虎,随意性大,朝定夕改,或对违规学生的违规情况不认真了解,主观臆断地指责或处理不当,都是不利于做好学生和班级工作的。因此,班主任要认真推敲班级公约的内容,既要让学生能接受,还要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的形成。制订班级公约的最好方式是师生共同讨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从自己是否重视对班干部的培养上反思

班干部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的带头人。班主任要经常与班干部谈心,了解班级情况,交换对班级工作看法,具体指导他们认识和解决班级问题,开展班级活动,教给他们工作方法,树立他们在班级中的威信,让他们逐步学会做班级工作,提高组织能力和研判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一直带文科班,文科班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问题学生较多,选拔班干部的难度较大,为此,我用值周班长的办法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效果良好。大致操作方法是:先通过观察和调查选出十名左右的学生作为后备班干部,然后让他(她)们每人负责一周班级的各项工作。工作中,我及时给予指导,每周班会点评。半学期后经过民主选举确定班委会,分工协作,各司其责。

4.从自己的工作作风学生是否喜欢上反思

在班级工作中,自己处理问题是周详,还是简单、武断、态度粗暴?问题处理后,学生是心服还是委屈、敢怒不敢言?对学生的要求是宽严相济、合情合理,还是过于苛刻?如果认为自己是老师,对学生怎么要求、怎么批评都行,自己错了也强词夺理是不行的。要尊重学生,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尽量让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要因势利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总之,反思要成为班主任的一种习惯,它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始和终结。反思的过程是发现过程,也是研究过程、弥补过程、提升过程。理论在反思中学习,品质在反思中提高,知识在反思中丰富,技能在反思中习练,方法在反思中修正,责任心在反思中增强,风格在反思中形成,机智在反思中产生,不足在反思中弥补,形象在反思中树立,地位在反思中奠定。班主任工作离开了反思必将一事无成。

参阅文献:

[1] 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

[2] 齐学红:《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华东大学出版社,2006.

[3] 陈文斌:《班主任工作要求与工作基本规范》 北方文艺出版社,2008.

[4] 倪敏:《新时期怎样做好班主任》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5] 赵国忠:《班主任最需要什么》 南方出版社,2008.

[6] 何国松:《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班干部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竞选班干部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竞选班干部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班干部的烦恼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