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0-09-25 05:21张加涨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优秀学生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摘要]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如何与学生工作融合在一起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广大学生,有利于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促进良好学风的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学生党建

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必将成为党的新鲜血液的主要来源。因此有效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学生党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党建工作是为党的事业培养高素质建设者的有力保证

高职院校既是研究、开发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又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源泉,是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摇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大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为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力保证。

(二)学生党建工作是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有力的保证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能够让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确保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证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以及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它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有利于深入持久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御不良思想的入侵,引导他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奋斗、早日成才、建功立业。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学生工作的龙头,是一项系统工作,应切实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四个方面。

(一)加强制度建设

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且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推动党建的自身建设,加强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巩固学生党建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龙头”地位。

(二)做好思想教育

我们要求学生入党,首先从思想上入党,再要求从行动上入党。开展对学生党员、考察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生党建工作中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发展前,对考察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参加党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等。在发展党员后,对学生党员进行再教育工作,发扬我党优良传统。

(三)保证发展质量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考察,履行严格的组织程序,把优秀学生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吸收入党。通过发展学生党员,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党员队伍,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广大学生,有利于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促进良好学风的建立。

(四)完善日常管理

做好学生党员、考察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组织建设的又一课题。一方面加强党组织生活建设,党的组织生活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又讲究实效,具有针对性,增加学生党员吸引力、凝聚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党员、考察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管理和监督,塑造党员严谨、守纪、自律、诚信的形象,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举措

(一)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

1.加强“两课”教学,从理论教育中培养入党意识。两课教学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真正把对学生的入党意识教育同两课教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党的认识由朴素感情升华到理性水平,政治上不断成熟起来。

2.充分利用院系党校、党章学习小组等宣传阵地,提高理论文化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党小组集中学习平台,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更高的理论层次上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真正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舆论主导和理论主流。其次,还要紧密结合时事形势,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党员的爱国热忱和工作热情。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素质。第二课堂活动是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通过人文素质课的学习,组织各种社团和科技兴趣小组,举办校园科技节、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等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制度

1.实行发展党员公开答辩制度。为考察入党申请人是否符合党员发展要求,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进行培训、考察和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再组织“入党公开答辩”。“入党公开答辩会议”由学生党支部委员组成答辩小组,全体学生党员参加,并公布欢迎全院师生参加。“入党公开答辩会议”主要由自评、学生党员评议及答辩小组评议三部分组成。答辩小组对入党申请人的党章知识、入党程序、时事政治、学习生活工作表现等进行现场答辩及全面评议。这一制度的实行增强了对学生党员考察的可信度,保证学生党员质量,体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民主与公开。

2.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和连带责任制度。把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和学生党员的名单发放给每位任课教师,监督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期末由支部专人负责召开师生座谈会,反馈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和学生党员的表现,作为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重要依据。采取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寝室等方面挂钩,进行量化指标的考核,而且在班级发生重大事情,如班级同学打架、班级到课率偏低等,要追求责任,承担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全方位地发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影响身边同学。

(三)党建工作与班级管理相结合

1.把优秀学生培养成学生党员。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是一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将来也未必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党员。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培养兴趣,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同时也引导优秀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争做优秀的学生党员。

2.把学生党员培养成优秀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树立党员形象,在做好党性方面的带头作用外,首先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上也同样应做好模范带头作用,积极鼓励并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一名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3.把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培养成教师的左邻右臂。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均是学生中的佼佼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是要利用班级中的人才,即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党员和优秀学生去负责做好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使他们感觉到教师对他的信任,从而使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地去做好各项工作,让教师对自己的印象加分。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也提高自身素质。

(四)党建工作与公寓管理相结合

1、加强公寓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建立公寓党支部。以公寓楼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以楼层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公寓辅导员兼任公寓党支部书记,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党支部引导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在公寓中的“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2、加强公寓党建工作宣传。在公寓楼通过板报、简报等形式,宣传党的理论知识、时事政治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党建知识。在公寓楼的学生活动室设立“学生党员示范岗”、实行学生党员寝室挂牌制、考察对象挂牌制,起到互相监督、考察,使公寓楼的学生思想工作渠道更加顺畅。

(五)加强和改进实习学生党建工作

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党员的人数占全日制普通在校学生党员人数的90%以上,做好实习学生党建工作尤其重要。

1.发挥学生党支部的积极作用,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党的组织生活开展得生动活泼,形式灵活多样,同时,又讲究实效,具有针对性,增加实习学生党员来校参加党组织的吸引力。一要对每年和每学期的组织生活进行有计划的安排,让每位实习学生党员合理安排好他们自身的工作、返校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做到组织生活有计划;二要提前研究每一次组织生活的实质性内容,切记空泛无物,做到组织生活有吸引力;三要合理安排和选择实习学生党员欢迎的有效载体,多一些创新,少一些雷同和重复,做到组织生活有影响力;四要强调参与意识,培养党员的角色意识,做到组织生活有凝聚力。

2.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实习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建立学生党建工作专栏,引导实习学生党员积极参与“网上党建阵地”的建设。实习学生党员既可通过网络了解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也可以通过学生党支部QQ群、党员论坛(BBS)、党员博客、MSN等渠道进行座谈、辩论和专题讨论。

新形势对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学生党建工作,把高职院校有效开展学生党建工作与学生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使学生党建工作成为育人工作中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華.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党史党建,2008(5):101,107.

[2] 丁志卫,梁丰.辅导员如何在社会化管理的学生公寓中开展党建工作[J]. 中国水运,2007(7):229-230.

[3] 谢莉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研究[D]. 2006(12):2-4,25.

[4] 谢志远.对高校院系党建工作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3(7):73-74.

[5] 薛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研究[D]. 2004(12):27.

作者简介:

张加涨(1983-),男,浙江平阳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组织生活学生党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一图读懂党的组织生活该如何过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牡丹江市坚持‘一化四制’,推动组织生活落细落实”
大兴安岭呼中区开展“最佳组织生活”评选活动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优秀学生榜样作用对于“问题学生”教育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