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学习中的几个误区

2010-09-25 05:21季茂江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捷径误区技巧

季茂江

[摘要] 本文针对如何学习英语的问题,介绍了学习中容易走入的四个误区,并且详细介绍了这几个误区的特征,有助于学习者少走弯路。

[关键词] 学习误区积累训练

1.引言

目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适应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育部已经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旨在加强应用和实用性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表达能力,同时鼓励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提倡个性化学习。

2.学习误区

怎样学英语?恐怕很多人都说不清楚,只能非常笼统地回答:多读、多记、多背、多做练习。其实,这个“多”字指的只是学习时间、精力投入的数量,并没有回答学习方法的问题。况且过于片面地强调"多"字,不设基本限度,就会导致忽视学习效率,造成做大量的无用功的现象,导致了学习英语的误区。

第一,不愿意塌实、认真地学习英语,却过分讲究方法和技巧。语言的运用是一种技能,但这种技能不是专靠技巧能够获得的。太讲究方法和技巧会被其占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对学习的内容本身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我有很多学生,讲起学习方法来一套一套的,可每次成绩却不好。这是因为他们只顾钻研方法和技巧,在学习内容上花的时间和精力太少,而且养成了投机取巧、不肯下功夫的习惯。方法和技巧只能适当利用,并且要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会真正有用。要从心底产生一种对英语的喜爱之情,把学英语当成一个开心而愉快的旅程,而不是硬着头皮、头悬梁、锥刺骨的苦力。因此,

第二,只注重速度和效率,但不愿花时间经常复习已学过的内容。语言运用是一种技能,技能只有靠熟能生巧,要不断重复才会熟练,只有熟练了才会形成一种不假思索的技能。讲究学习方法、追求学习效率,本无可厚非。然而,不能过分地吹嘘“速成法”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很多人都是英语很差,但都梦想着能攻克英语。于是一个怪圈出现了,这也频繁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开始寻找捷径,开始研究李阳好,还是新东方好,还是某某学习方法好。每样都学几天,然后觉得不好,不好的理由就是见效慢,然后再寻找。希望能有捷径攻克英语的人都忽略了一个实质问题,那就是学习知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他人的帮助只能推动学习的步伐,但代替不了学习的全部过程。老师的单词再多、知识点再多也只是他自己的,要转换到自己的大脑里,就要听完后下工夫去记忆、去背诵。如果将“捷径”理解为“事半功倍”,那么学语言应当也必须摸索与讲究“捷径”。那就是大量的积累-—词汇的积累、语法的积累、句型的积累以及实践应用的积累。当我们不停的去寻找更多的有关“速成法”资料的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时间,那就是生命。我们浪费掉一个小时,我们的生命就少一个小时。我们一生中做过很多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事了,那么在学习上就不要再浪费了。

第三,不能持之以恒。学习要有连续性、持续性,而学英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走走停停便有成就。一个人挖井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挖井总是到快要出水的时候他就放弃了,还抱怨为什么费了那么大的力气还是看不到水。他不知道其实他只要再坚持一下就可以吃到水了。我们的学生往往也是如此,前一天记的单词到第二天几乎忘了三分之二。再记,还是忘,因此失去信心。还有的同学练听力,刚开始买来各种听力材料,都是市场上很火的,凡是别人说好的,他全买。结果,每个资料都只听了开头几页,就坚持不下去了。问其原因,回答说:听不懂,太费劲。其实任何人在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经历这个阶段的。总认为别人是天生聪明的,自己太笨。岂不知英语好的学生在开始的时候也有很多问题,但是往往在坚持听一个月英语之后就可以听懂80%了。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持之以恒。第一天可能只听懂了一个单词,但是记住了这个单词的发音。第二天再碰到同一个单词的时候,这就是原始积累了。每天听一点,那么一个月积累下来,就可以听懂简单的对话了。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发现竟然可以听懂了。但是学生们往往坚持不到一个星期,因为他们觉得没成效,听力的成效不是一个星期就可以达到的。

第四,重学轻用。我们学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作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学,最后还是不会说英语。为什么我们花了十几年、二十年的时间学了一大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用不上的东西?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只学而不用,就永远也学不好。要学会在应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语言是有声的,我们对语言的感受首先是语言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大脑。如果不练习听力,只是默默地阅读和背单词,其结果不仅听不懂别人讲英语,而且阅读水平也难以提高。将近十年的疯狂英语、无数培训班以及书店里琳琅满目的英语图书和资料并没有使大多数人的英语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很多所谓过了四六级的人还不如国外的小孩子,说不能说,听不能听。

我们究竟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英语的交流呢?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举个例子:一位辅导员想请一位外教讲一些英美文化。他提前一天对外教发出邀请,结果外教说他第二天有事,婉拒了这位辅导员并说应该早点通知他。到了第二天,这位辅导员发现外教在悠闲地逛街。事后,他才了解到要邀请英美国家的人必须至少提前一个周有时甚至一个月,这一点我们中国人认为是不可思议的。其实,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而且我们所学的英语知识全是标准的英语。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要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就需要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如果不根本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融入到英美人的思维结构和习惯。如果依然保持自己中国式的思维习惯,双方交流都有问题,那么他没有真正地学会英语。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建议要把我们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

3.结束语

本文中提到的四个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而往往却容易忽视它们。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训练,并不断地总结经验,避免走入以上的误区,这样将会使我们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钱冠连,蔡基刚等,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三.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7-383

[2] 文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2,90-97

猜你喜欢
捷径误区技巧
求数列和的几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还我捷径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弯 路
提问的技巧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