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2010-09-25 05:21陈红兵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设计

陈红兵

[摘要] 本文通过教学中问题对学生创造力素养的影响,从四个方面作了论述:1. 教学中问题的价值;2. 培养学生对待教学问题的态度;3. 教学中创造性问题的设计;4.教学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如:问题要简明扼要、有诱惑性、有悬疑性和连续性;5.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出现“问题”时解决的策略,有:退二进一、广泛联想、个个击破和层层剥笋等策略。

[关键词] 教学问题设计

传统的教学是传授知识为主的过程,现代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问题的思考、启迪,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其另一重要的课题。在我国培养的大学生中,普遍的学生基础扎实,知识较为丰富,而创造力素养比较薄弱,不知道如何将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知识的总体利用率低,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是限制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创新大国的主要瓶颈。

一、教学中问题的价值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教学中的问题是解决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桥梁和纽带,起到分离和重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并获得到新知识的作用。

而现行教育制度的弊端恰恰在于:教育主要倾向于传播知识,着眼于证实已有的东西;引导学生解决那些非创造性的问题,那些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设想,而不鼓励学生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这些思想;教育使学生过于相信成文字的思想,如教科书、参教书的;使学生相信已不如人,相信谜底都在别人的文章里,教育使学习过程和实践过程相脱节,其后果是当学生应用书本上的知识时,不是对不上号,就是知识过时、僵化,学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

好的教学问题的创设,是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所得,在最佳之处提出,可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主动去探寻的行动,因而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注意力倍加集中。通过这些教学问题的创造性设计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开辟新的空间。

二、培养学生对待教学问题的态度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当你认为某一件事不可能时,你的头脑就会为你找出各种做不到理由。但是,当你采用“可能性思考”时,这种想法就会改变,你就会相信某一件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你的大脑就会帮助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

培养学生,对任何问题都充满着各种解决的可能性,这一扇门对你关着,很可能另一扇门正在为你打开。在一切困境中,都埋藏着尚不知晓的可能性种子,你找到了,你就会取得成功。

对学习中问题,其实每个学生都会涌泉般产生想法和创意,特别是大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遗憾的是,这些思索或者是短暂的、瞬间的,或是消极的,如果采用“积极可能性思考”这一基本的态度,可把积极的思索从消极的思索中分离出来, 得出有益的,创造性的答案,对学生获取创造性的内容极有益处。

三、教学中创造性问题的设计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意义的建构、知识的生成和创新以及应用技能的培养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教学的过程是撕碎知识和问题的过程,使整块的知识分离为不同要素的问题,其中相当一部分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教师主要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尚不了解的问题。其办法就是把不了解的关键知识分解成一个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并让学生聚焦主要问题。

针对学生,尽管他们面对问题可能十分复杂,模糊不清,教师在问题设计中,就是要依靠自己广博的学识、敏锐直觉和已有的经验,去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真正”问题,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问题的突破点,而不是浅尝辄止。另外要帮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症结,帮助学生克服不必要的禁忌、畏难和恐惧的心理,能在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的实質,对学生解决问题产生良好的效果。

四、教学问题设计的一般原则

教学问题的提出是启发学生思维活动主要途径,通过问题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作层层深入的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素养,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1.问题要简明扼要 教学问题的设计,应该做到清晰、简练,明了地表达出来,给学生以清楚的认识。

2.问题要具有诱惑性 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感兴趣,产生一种创造性的思考,积极探寻的冲动。

3.问题要有悬疑性 教学问题的设计中,要在学生思维容易堵塞的地方巧妙的设置悬疑,创设“愤”和“悱”情境,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通思路,释疑解惑,沿着一串串疑问拾级而上。

4.问题的连续性 课堂教学问题是由多个问题组合而成的。对于问题的设定,要有独特性和恰当性,随教学情境的演进,引出不同的问题,可以运用不断设问“果真如此?”“这样的话会怎样?”“它是那样的吗?”让学生紧跟问题,不断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尝试。

五、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出现“问题”时解决的策略

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运用一些技巧或策略来解决。

1.退二进一的策略课堂教学中,当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中反应不积极,解决问题毫无章法,进一步推动这个问题,教师感到没有什么好的效果时,就要先暂时离开这一问题。而不能强行推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会取到更满意的结果。

2.广泛联想的策略当教师的引入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相似问题的介入,寻求和利用别的问题与你设计问题之间的相似之处,由彼及此,让相似点对学生解决问题产生某种相互的启迪。

3.个个击破的策略每一节课教师都会面临一个头绪繁多的教学问题,每当解决一个问题后,会在原来的问题上产生新的问题。怎么办?用逐个击破的策略,即当一个难题被解决了一小部分时,整个问题就会发生变化,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那么,其它难题解决也就迎刃而解。

4.层层剥笋策略教师设计问题时,是有一定数量的,怎样合理有序地导入教学问题,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一般而言,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对教学问题进行层层剥离,给于铺垫,减少学生对问题的心理障碍,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逐步接近问题的核心。

总之,教学中创造性的问题设计,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一系列好的教学问题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得到创造性的启迪,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平庸的问题,却让学生对知识毫无兴趣,或糊里糊涂,不知所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4

[2] 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1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