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报刊课中的应用

2010-09-25 05:21李珊珊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报刊教学法语言

李珊珊

[摘要] 目前在国际上任务教学法是外语教学广泛采用的一种语言教学理论。在英语报刊课的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笔者将从传统英语报刊教学存在的问题,任务教学法的概念,任务教学法的作用和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报刊课程教学中应用四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将任务教学法引入英语报刊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英语报刊应用

一、传统英语报刊课存在的问题

1.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定位问题

在传统的英语报刊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如源泉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源源不断地灌输给学生。最常见的现象是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声音来自于讲台,而台下鸦雀无声,教师讲授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毫无提问与质疑。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其彻底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而课下教师们又乐此不疲地行使他们管理学生,评价学生的特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毫无主体意识可言。教师的权威性导致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即英文报刊课能否学好完全依赖于教师的指导。由于“一言堂”的原因,学生们养成了课堂上保持沉默的习惯,既不善于提问,也不善于思考,更谈不上独立解决问题了。从另一个方面这也暴露出学生缺乏自信的一面,他们害怕在课堂上发言,害怕说错话,常此以往课堂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愿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也逐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失去了学习英语报刊的兴趣。长期发展下去也会丧失对语言学习的兴趣,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多数教师不善于对教学任务进行完善的前期设计。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大多数教师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教材,书本练习和课堂讲解上,忽略了前期任务设计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课前和课程进行中不布置学习任务,即使有学习任务,任务也表现为形式单一,缺乏深度,未能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出发,严重脱离实际等问题。第二,授课中只重视语言本身的学习忽略了语言的习得和运用。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将教学局限在单纯的词汇,句型的操练中,将重点放在一些无联系的句型、意念和功能的讲授上,就语言讲语法,就语法论语言,不能将语言放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注意力只放在了自己的教学上而忽略了在实践中去培养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认知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三,忽略了课后总结和评估。在绝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报刊课堂上,报刊材料分析完毕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们不能对课后总结与评估给予充分地重视,不能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和评估,更有甚者完全将这一环节从教学活动中删除了除去。事实上,课后的总结和评估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有机体的非常关键的要素。它能够及时发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让学生在总结评估中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知识的重构和准确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关于语言和学习的教学法。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及其追随者对这一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Vygotsky曾指出:个体是在社会交往、相互作用中发现、学习 、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在他的理论中Vygotsky强调了语言学习的社会性和在学习过程中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心理、社会、语言相结合的理论为任务教学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任务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认可,同时也被逐渐地应用到当今英语教学活动中来。在任务理论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强调英语的学习应在真实化社会化的环境中进行。犹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把所要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个具体的任务一样,英语的学习也应细分为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真实的、社会化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这一语言工具去完成各项任务,不知不觉中学生既完成了任务也学会了语言并掌握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任务教学法将以前注重教法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学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来感受学习、习得语言,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保持着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在任务教学法的运用中,任务的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第一,任务的制定要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任务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能够满足实际学习生活需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第二,任务的制定要多层次可操作。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语言及能力上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让学生在任务的执行中都能感到有所得有成就。同时还要考虑到在课堂教学中任务的可操作性,避免环节过多,内容过难。第三,任务的设定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文,教师在任务的设定中必须以课文为基础与学习内容相联系,不能只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就设置一些与授课不相关的任务。此外任务的设定还要遵循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等原则,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利于用英语去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

虽然具体的任务教学模式有所不同,但根据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1996)的理论,任务教学法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在前任务阶段,主要是教师介绍任务,提供与任务相关的材料使学生明确任务方向进行热身活动。在任务环阶段,学生在教师设定的语言环境中,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执行任务,然后进行汇报,教师对汇报做出反馈和评价。在后任务阶段,针对学生在任务执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某些语言形式进行强调并让学生加以练习。

三、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报刊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指导下的英语报刊教学,由于缺乏语言运用的语境,学生只是在学习一些孤立的语法或某些无联系的表达方式。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更何谈兴趣了。但是任务教学法运用的是激发动机策略,在它指导下的英语报刊教学中,教师会从报刊文章中精选一些贴近生活,能够引起共鸣的,有思想有教育意义的话题与材料,将其设计为真实或相对真实的语境。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机,还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完全融入到教师设计的语言环境中,一方面感受到了报刊文章为其提供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和风俗,另一方面真正地在语境中进行英语语言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境意识。

2.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

任务教学法的运用能够有利于将英语报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语言运用的实践相结合。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改变以往严重与社会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摆脱掉只会考试,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说不会用的聋哑英语的窘境。任务教学法通过将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任务引入课堂,使得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紧密结合,从而使得教学真实化课堂社会化。这对于英语报刊这门时效性极强的课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学到了书本练习册上关于英语报刊的理论性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英语语言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知识,交际知识等的运用能力,为社会培养了具有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

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

传统的报刊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课堂上的交流多为单向的。在任务教学法指导下的英语报刊课堂上,原来单向的交流转变为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形成了一种协作的关系,必须通过互动合作去完成信息交流意义沟通等相应的任务。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与此同时在信息交流,意义沟通中,学生不断运用英语去交流协商,去处理矛盾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语言的交际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四、任务教学法在英语报刊教学中的应用

1.前期任务

在这个阶段,教师要设计布置任务,明确本次英语报刊学习的任务要求,目的及所需达到的效果,同时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图式为即将开始的报刊文章的学习打好基础。首先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前文提到的几大原则,精心选择设计与报刊学习内容相关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由于英语报刊课程教学有别于其它英语教学,内容丰富,背景知识多,时效性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前任务阶段要求学生广泛地多渠道地收集查阅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预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任务的要求、目的及效果传达给学生。由于在预习过程中各小组收集的材料及形成的意见必不相同,因此有必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预习情况,相互启发,彼此学习以达到相互补充的效果。学生在介绍讨论自己预习情况的过程中也激发了自己原有的报刊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等为即将开始的报刊学习打好基础。

2.执行任务

根据在前任务阶段预习活动中得到的背景提示,学生在任务环阶段首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所学习文章的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略读、寻读等技巧运用到报刊文章的阅读过程中。通过略读理解,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阅读内容,结构等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通过寻读,学生在快速浏览文章的过程中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准确地找到特定的信息和具体的事实,并据此对文章及问题进行推测。然后,教师提出几个与所学报刊相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教师则在适当的时机帮助学生对比不同的观点以最终确定哪种观点更为合理。因此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充当的是观察着、帮助者,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图式完成学习任务,并在讨论中获得阅读英语报刊的阅读策略及技巧和理解鉴赏英语报刊文章的能力。最后,由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对本组成员得出的结论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表达辩论的技巧,另一方面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也保证了交际活动的充分实现及交际能力的应用。

3.任务后

任务后的阶段,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英语报刊文章学习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利用教材或参考资料上的练习对学习的语言点和阅读技巧进行一些复习和巩固性的训练,以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和表达方式的掌握。还可以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练习活动,如让学生自己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编辑英语报纸或杂志等。此外任务后的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的评价,同学间的互评应以肯定性激励为主,这样既促进了学生间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感,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交际活动中,也使得学生对自己任务的完成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结论。通过这种互动式的评价,学生的智慧被激活,能够在一个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气氛也自然活跃起来,取得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Stern H H.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2.

[2] 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17-20.

[3] 李观仪,2000.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理据及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5).

猜你喜欢
报刊教学法语言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2017年“少儿报刊阅读季”启动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