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斯特.W.尼米兹的海军建设思想

2010-09-25 05:21王宗涛
科学时代·上半月 2010年6期
关键词:尼米兹后备潜艇

[摘要] 尼米兹是美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史上杰出的将领之一,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出色的指挥家,同时他也对美国海军建设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采取措施进行技术革新和后勤改革;建立完备海军教育制度包括后备役制度;尼米兹的才能还体现在海军组织和治军方面:改革统帅机构,采取措施提高海军人员的素质等。这些措施都对美国海军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尼米兹竭力维护美国海军独立,为美国海军发展摇旗呐喊。

[关键词] 尼米兹海军建设技术革新海上加油

“他是一个对昨天感到愉快,对明天充满信心的人”,同时他也是在美国海军乃至世界海军史上杰出的将领之一,他就是切斯特·W·尼米兹五星海军上将。尼米兹(1885-1966)诞生于德克萨斯州菲德烈堡一个日耳曼移民家庭,是个遗腹子。1901年9月至1905年1月尼米兹在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并以总成绩第七名毕业,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13年尼米兹与凯瑟琳·弗里曼结婚。1922年至1923年他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美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部队长及巡洋舰长。1938年起任巡洋舰队长兼第7特混舰队司令、航海局局长。频繁地调动工作岗位,加深了尼米兹对美国海军的认识。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尼米兹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挑起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的领导重任,其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他运筹帷幄,指挥美国海军取得珊瑚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战等的胜利,1944年末到1945年,尼米兹率中路大军,会同麦克阿瑟部队,进行了菲律宾战役。战役期间,美国参议员通过提案,任命包括尼米兹在内的四名海军五星上将和四名陆军五星上将。1945年9月2日上午,尼米兹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代表美国海军在日本投降书填了字。12月15日,尼米兹出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尼米兹任期期满后,他与波特合著《海上力量:海军史》和《太平洋的胜利:海军的抗日战争》。1966年2月24日,尼米兹在加利福尼亚家中去世,终年81岁,为了表彰和纪念这位战功卓著的名将,美国政府从1945年开始把每年10月5日宣布为“尼米兹”日,美国海军现役特大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被命名为“尼米兹”号。尼米兹是个著名的军事家,出色的指挥家,同时他也对美国海军建设提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本文对其海军建设思想进行全面介绍和评述。

第一、尼米兹在海军建设上的技术革新主要有两个方面

(1)尼米兹是一名潜艇动力专家,大胆提出在潜艇上和军舰上用柴油发动机代替汽油机。在潜艇服役期间,他发现在潜艇使用汽油机危害性很大,而且容易发生爆炸,便主张更换主机。1912年,他应邀在海军学院宣讲更换方案。为了顺利实现其改革方案,他还去德国学习重油主机工程技术。回国后,他成功改装了“莫米”号的主机。尼米兹还作为潜艇设计委员会的成员主持过美国海军潜艇的设计工作。他极力重视潜艇的可靠性,并且优先研究发展潜艇的可靠性,同时尼米兹主张增强潜艇的实用性。曾任英国参谋总长的加富尔元帅认为,尼米兹在潜艇动力方面“是一个领先的专家”。

(2)进行加油技术革新和后勤改革。尼米兹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纵向航行加油法,即在相距15米并行行使驱逐舰和油船之间拉上绳索,使两船保持一定速度行驶,然后将两条内径10厘米的橡胶输油管从油船拉到驱逐舰和舱面加油装置相连接,实施加油和补充淡水。1939年尼米兹又发明和倡导了新的加油技术,即油船和被军舰加油时取消两船之间棕缆,而是依靠两舰船等速度和舵控制器及熟练水手操作,只要把油船开到既定航道上,利用油管把两船联合起来就施行加油。一个勤务中队负责在海上舰队加油,海军作战部队由每艘装有8万桶燃料油、1.8万桶航空汽油和近7000桶柴油大大油船伴行。其他油船按计划以几何图形开到战区附近,舰艇便知道在何时何地同游船汇合补充油料。海上供应大队负责弹药、食物、用品、飞机和人员运到舰艇上。供应船向海上舰艇分发邮件,同时把重伤员撤往医院舰艇。在环碉湖或者其他水域中供应舰、修理舰、浮船坞中队、成为向海军舰队提供大修外各种勤务工作的活动基地。尼米兹在太平洋海战战场同日本实行“后勤战”。后勤战就是从物资、卫生、技术、运输等方面保障前线作战的需要。太平洋上战争就是打的后勤战争。战斗发生在几千里之外的海上进行,远离本土,这就需要周密的供应保障体系来保证远洋编队的食品、燃料、弹药供应、包括海上进行的维修和技术保障。

第二、尼米兹提倡并建立了完备的海军军事教育制度。

(1)尼米兹认为发展军事教育事业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军官。他首先使海军军官学校及训练团有了质的飞跃,他一直鼓励海军军官学校的校长罗比森进行教学改革,还主张在海军军官学校及训练团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其方法是教员一直坚持天天测验,天天计分的一套制度。这种方法有利于教员在学生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最大限度的教学。尼米兹在讲课的时候,都让学员抽写着不同难题的纸签,同时让学员把答案写在考卷上。每节课讲30分钟,其中20分钟解答问题,并允许学员自由提问。课后,尼米兹尽快而又细心地把考卷评出来,放在信箱里面由学员领回,并登记好当天的成绩。这样的教学方法能促进学员需要更用功一点,需要更多的知识,学得成绩更好一些。在海军技术、海军工程、军械和射击、航海和领航等课程中,尼米兹主张教员可以用自己切身经历去教育学员。而在语言和数学教学中,他主张教员在每节课上进行自由讨论。

(2)尼米兹建立海军预备役制定,以便随时提供受过教育训练的人员充实部队。尼米兹制定V-7新计划,大多数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一个月海上训练和三个星期的路上训练后,即被任命为后备役海军少尉军官。为了抽调正规军官到海上工作,退役军官被重征入伍,接替他们在岸上的行政管理工作。一些有专长的专家,也直接被任命为海军后备役军官。尼米兹不赞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招收海军后备人员担任文职工作,这样造成海军花费太大,负担沉重。他尤其反对再次招收女文职人员,他认为她们的效率通常比男文职人员低。至于文书和其他非军事工作,尼米兹主张使用文职人员。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美国海军加快扩建工作,尼米兹采取在各报纸上大做广告,刊登动人的故事,吹嘘参加海军的种种好处等措施加快扩充新兵步伐,他缩短在圣地亚哥、诺福克、新港和大湖区的训练机构的新兵训练时间,由8周改为6周,加快了兵员的补充。尼米兹把美国国会议员向海军军官学校的推荐名额由四名改为五名,海军军官学校的建制扩大,学制时间由4年改为3年,规定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的毕业生直接由后备役军官转为正式军官,增加了大专院校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的数量从8个扩充为27个。规定后备役飞行员以及经过挑选的准尉、军士长和学员也可以转到正规的海军去。

第三、作为一位优秀的海军将领,尼米兹的才能还体现在海军组织和治军方面。(1)、尼米兹是个彻底的正规海军军官论者,但是他也赞成非正规军官服现役,还统一了后备军人和现役海军军人的服装。由于历史原因,后备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在服装和佩戴上是不一致的,但是他们的职权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尼米兹认为这样的做法是人为地制造一些矛盾,使部分军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尼米兹在主持海军部扩军工作期间,果断地做出决定,预备役军人被召回后,地位和服装样式应该和正规军人一致。这样有利于稳定海军内部,维护海军团结及战斗力的发挥。

(2)、改革统帅机构,提出在一个战区实行统一指挥的原则并建立统一指挥机构—联合参谋部。尼米兹主张提高海军工作效率,革除陈规陋习,减少繁琐公文程序和简化办事手续。1943年9月,尼米兹宣布成立珍珠港联合参谋部,参谋部下设四个处:计划处(J-1)、情报处(J-2)、作战处(J-3)、后勤处(J-4)。这样有利于各个部门独立分工,职责分明,相互协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采取措施提高海军人员的素质。尼米兹坚持美国军舰在晚上进行射击训练,提高夜战能力和舰炮射击精度。同时他还实行航空母舰飞行员轮换计划,由后备飞行员轮流替换前线飞行员。由于前线飞行员接二连三地参加战斗,他们的体力和命中率都会下降,而这个计划,使每个飞行员中队在战斗间隙都有休整时间,使飞行员保持精力充沛,提高警惕,树立消灭敌人的信心。

(4)、尼米兹重视对军官的培训,他培训军官的基本原则是:人尽其才,委以重任。他认为应根据一个人的能力、特点来分配任务,能承受多少责任就给他多少责任,决不能委屈人才。他很注重锻炼和提高年轻军官的工作能力。尼米兹管理教育下属注重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每逢军官出错时,他并不显出恼怒,而可能会说:如果是我,我会如何去做,或者亲自做示范,让他们心领神会。同时尼米兹对下级军官掌握技术的程度了如指掌。尼米兹这种知人善任的作风,在美国海军将领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强的、协调的领导者群体。人们诙谐地把这个领导者群体叫作是以尼米兹为首的四人团。团队首领是尼米兹,下有三个部属,一是哈尔西“公牛”,二是特纳“怪物”,三是史密斯“疯子”。对这个小群体,美国军事历史研究人员波特不无赞扬地指出:“尼米兹把这些意志坚强和其他一些像他们一样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了历史上最有战斗力的班子之一。”尼米兹对士兵从严要求,希望他们个个都出类拔萃。但由于要求过严,有些士兵不免闹情绪,尼米兹又通过他的下属军官做做士兵的思想工作:他让每个士兵明白,长官严格要求士兵,即不是为了长官,也不是为了舰艇和海军,而是为他们个人的尊严、荣誉和抱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尼米兹竭力维护美国海军独立,抵制各兵种的统一指挥,反对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合并,为美国海军发展摇旗呐喊。他认为,是海上力量赢得了太平洋战争,他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坚决主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力量。他主持领导了美国在比基尼珊瑚岛的核弹攻击海上战舰的实验,并大力推动发展核动力潜艇。尼米兹利用与杜鲁门总统的交往,向他宣传海军和制海权,还在全国性杂志上撰写文章介绍海军的作用,他在《海上力量》月刊发表《海军无用了吗?》一文,批驳了海军无用论的观点;他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海军是和平的保证》,呼吁美国人注意和平时期发展强大海军的作用。此外,他在《国家商业》上发表《海军:为和平进行投资》,在华盛顿的《新闻文摘》上发表《海军仍不可少》立场鲜明地捍卫海军的荣誉和地位。

参考文献:

[1] (美)E.B.波特著,蒋恺译《尼米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年4月版,第196页。

[2] (美)乔西夫·米兹著,高润浩译《尼米兹》[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95页。

[3] 祁长松主编《美国名将全传》(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7月版,第476页。

[4] 车吉心等主编《世界著名将帅传》[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741页。

[5] (美)内森·米勒著,卢如春译《美国海军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275页。

[6] 张文儒《尼米兹为帅之道》[J]领导文萃199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王宗涛(1979-)男,山东日照市五莲县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2008级世界史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尼米兹后备潜艇
将军的自我提醒
尼米兹的提醒
尼米兹的提醒
潜艇的由来
潜艇
潜艇总动员4
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