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

2010-09-26 11:49徐诚堂
武术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腿法拳法全运会

徐诚堂

(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江苏 南京 210014)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技术差异分析

徐诚堂

(南京体育学院民族体育与表演系,江苏 南京 210014)

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散打已由最初带有明显传统拳类技术区别的百家争鸣发展为今天具有相对统一而成熟的“踢、打、摔”一体的竞技技术模式。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胜负双方在拳腿的使用总体上并无明显差异,而摔法的使用上则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接腿摔的使用上胜方是负方的2.4倍,明显高于负方。从我国散打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性质的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刻认识和理解散打运动员在技术运用上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每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武术散打 男子技术 差异性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散打决赛男子6个级别:50kg、58kg、67.5kg、77.5kg、87.5kg、87.5kg以上级,每个级别 16 名运动员,共96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散打运动相关学术文献及散打竞赛规则等资料。

1.2.2 观察法

通过比赛现场观察和录像观察,对比赛过程进行分析。

1.2.3 数理统计法

用SPSS13.0软件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比赛胜负双方技术数据的对比分析,找出异同点加以论证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运动员的技术总体运用情况

散打运动本质上是对阵双方通过运用自身的肢体,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以制服对方为目的的技击活动。胜利的获得由多方面的因素组成,比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临场技战术运用等等,而其中最为核心的则是散打运动员自身的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技术系统内部诸技术力量的总和,是技术系统发展的内在动力。现行的散打规则规定,运动员可以使用除禁用方法以外的各种方法进攻对方,但由于得分规则和散打护具的限制,散打运动员的技术能力主要表现在拳、腿、摔这三类基本技术及其综合运用水平上。评定一个散打运动员的水平高低,主要看其在比赛用使用拳、腿、摔技术对对手造成的技击效果上。下面以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为例,分析目前优秀散打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技术的运用情况。

第十一届会运会男子散打决赛为近年来我国最高水平的散打比赛,决赛分 50kg、58kg、67.5kg、77.5kg、87.5kg 及 87.5 以上级等6个级别,共96名运动员参赛,进行了110场共232局的比赛。各级别拳、腿、摔的运用情况如表1如示:

2.2 各级别胜负双方技术运用分析

表1 各级别拳、腿、摔技术运用总体情况

从表1得知,在每一局中运动员使用拳法21.6次;使用腿法11.9次;使用摔法4.9次。由于散打比赛每局按净打时间2分钟计,运动员在净打时间内平均1.6秒就使用一次技术动作,具有效高的频率。

散打比赛是双人对抗搏斗项目,结局必然分一胜一负,要获得胜利必需“技高一筹”,胜负双方在使出浑身解数的时候其能力也显露无遗。

2.2.1 各级别胜负双方单一拳腿技术运用分析

单一拳腿技术是指散打运动员在完成一个拳法或腿法技术以后没有连续的其他拳腿动作的运动技术。比赛中拳腿动作一发即收,不管是否见效均回归于预备姿势。通过对男子散打决赛各级别比赛的胜负双方单一拳腿技术运用的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U检验,得出表2所示结果。

从表2可以得知,在拳法运用上,比赛中运动员主要使用冲拳和贯拳二种拳法,占总数的93.7%。经过观察,其余6.3%的拳法则由抄拳和鞭拳构成,未见其他拳法中比赛中使用。腿法中鞭腿的使用占绝大部分,占89.3%,出现“一枝独秀”的现象,其次为侧踹腿,占4.7%,检验显示,胜负双方在单一技术的拳法、鞭腿、侧踹腿等主要技术的运用上并无显著差异,而在其他腿法(蹬腿、转身后摆腿、劈腿和扫腿等)的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虽然负方使用了较多的腿法方法,却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效果,散手运动在竞赛中使用腿法仍然主要依靠运动员的鞭腿和侧踹腿能力。

2.2.2 各级别胜负双方拳腿组合技术运用分析

拳腿组合技术是运动员连续使用两个以上拳、腿动作的运动技术。拳腿组合技术的运用往往能给对手以多次打击,比赛中双方均防守严密,连续的组合技术运用是突破对方防线的有效手段。组合技术的种类很多,从发起动作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拳引导的组合技术,即先出拳再使用其他拳腿法;第二种为腿引导的组合技术,即先出腿再使用其他拳腿法。从构成组合技术的内容来看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拳拳组合,即动作完全由拳法构成。第二种为腿腿组合,即动作完全由腿法构成。第三种为拳腿组合,即组合中即有拳法又有腿法。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各级别比赛的胜负拳腿组合技术双方运用的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得出表3所示结果。

表2 各级别胜负双方单一拳腿技术运用统计表

表3 各级别胜负双方拳腿组合技术运用统计表

通过表3得知,十一届全运会平均每局比赛约使用5.9个组合技术,其中拳法平均每局使用11.4次,腿法平均每局使用2.2次。拳法在组合技术中的频率大大高于腿法,两种技术的比例为5.1:1,说明在连续的技术动作中散打运动员使用拳法的能力远胜于腿法。同样,在组合技术的拳法中冲拳和贯拳的使用占有绝大部分的比重,占总数的94.5%,而鞭腿在组合技术的腿法中的比重更是高达95.9%。检验结果显示,胜负双方在拳腿组合技术的运用上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优秀运动员的组合技术能力比较接近。

2.2.3 各级别胜负双方摔法技术运用分析

摔法技术的存在是散打运动区别于其他格斗项目最显著的标志。摔法技术必需在竞技双方产生搂或抱的状态下才能得以应用,按散打竞赛规则的要求,所有的摔法技术均需在三秒之内完成,超过三秒则裁判员将进行干预,终止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因此散打摔法又叫做快摔技术。这又是散打运动区别于以摔为主的竞技运动的主要方面。散打比赛中出现的摔法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双方在交手过程中互相搂抱时使用的摔法,称为搂抱施摔;二是一方接住另一方攻来的腿后使用的摔法,称为接腿施摔;三是一方主动近身直接对对方使用摔法,称为主动施摔。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各级别比赛的胜负双方摔法技术运用的观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得出表4所示结果。

表4 各级别胜负双方摔法技术运用统计表

表4表明,胜负双方在摔法的总体使用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胜方使用摔法的次数为负方的1.7倍。在具体摔法类别的表现上,双方接腿摔的使用次数上的差异最为明显,这说明在实战中有两种情况,一是接腿摔技术好的运动员获得比赛的胜利的比率较高。二是负方在腿法的实战应用能力不如胜方强,使用腿法的失败概率要大一些。

3 结论与建议

(1)散打技术是武术技击术的精华,在理论上,中国武术各流派的技法都可以在比赛中运用,然而通过对十一届全运会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可以看出,现代散打技术越来越向少数动作集中。比如手法中主要是冲拳和贯拳,腿法中主要是鞭腿。散打的实践也证明,复杂的技术难以成功,简练的技术更能发挥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平。

(2)打点记分的规则下,散打运动员对于容易得分的技术运用,较为突出,而难以产生得分效果的技术运用偏少。比如在腿法中,鞭腿击中后在声音、位移等方面的效果比侧踹腿、蹬腿等技术要好,因此在比赛中鞭腿的使用占了全部腿法中的90%以上。从项目的导向上把散打运动的技术向偏于得分技巧的方面引导。

(3)高频率、激烈的对抗中,运动员掌握好快摔技术的运用突出摔法技术能力是成败的关键所在。散打比赛的胜负往往是“优势为先,踢优于打,摔法尤为见效”。一旦被摔倒则由台上裁判员判明,边裁判员一齐记分,而腿法是否击中对方可能由于边裁判员的角度和掌握规则的尺度不一会对结果造成差异,出现“踢一腿不如接一腿摔”的局面,建议运动员在使用腿法时被对方接腿后注重抗摔训练。从我国散打发展的趋势来看,职业性质的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刻认识和理解散打运动员在技术运用上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每一个优秀运动员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散打竞赛规则[S].2004.

[3]陈及治.体育统计[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于翠兰.十运会武术散打半决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5]李士英.散打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On the Technical Differences in Male Sanda Athletes of 11th National Games

Xu Chengtang
(Nanjing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Nanjing Jiangsu 210014)

With over 30 yearsof practice,Sanda hasbeen evolved from a traditional Chinese Kung fu of free combat that comprised of a variety types of fighting skills,to a comparative unified (modern)athletics that syncretizes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kicking,fisting and wrestling.There's no distinctive difference among the male players with their boxing or kicking skills,while on the contrary,very large difference of the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wrestling has been observed-P<0.05.A particular example is the application of Catching-leg wrestling,on average,winners applied the skill 2.4 times of the losers.Judg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anda in our country,professional competitions have been raising increasing challenges to the athletes.It is critical and very helpful for an athlet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and rulesof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hiscompetitors.

Wushu Sanda technical application of male athletes difference

G85

A

1004—5643(2010)05—0053—03

徐诚堂(1975~),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散打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腿法拳法全运会
第十四届全运会空手道资格赛(第一站)男子组手
——67公斤级拳法技术趋势分析
跆拳道传统品势与新品势的腿部技术特点比较探究
论散打训练中腿法的正确应用
狗拳非遗难寻传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风采
完美闭幕
论散打腿法技术及其实战运用*
论散打腿法与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