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TY病毒番茄新品种引进及越夏茬丰产栽培技术

2010-09-30 06:48王德明杨德峰
蔬菜 2010年4期
关键词:越夏幼苗番茄

王德明 杨德峰 刘 涛

番茄,营养丰富,风味特殊,是全世界栽培最为普遍的果菜之一。山东省夏津县宋楼镇时庙村的30户菜农,在笔者的帮助和指导下,于2009年春季引进种植了2 hm2高抗TY病毒越夏茬番茄新品种,每667 m2纯收入1万元。2010年高抗TY病毒越夏茬番茄预计在全县推广种植100多hm2,可增收1 500万元以上。

1高抗TY病毒越夏茬番茄新品种的引进及特性

TY病毒(TYLCV)的中文名称是“番茄黄化卷叶病毒”,属于番茄病毒病的一种。与其他病毒病相比较而言,该病毒具有爆发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番茄病害,损失在50 %以上,严重者颗粒无收。夏津县宋楼镇时庙村是传统的番茄种植村,2007年,该村番茄种植基地发现了零星TY病毒浸染为害。目前市场上普通番茄品种基本上都是不抗TY病毒的,为避免给菜农造成损失,笔者帮助菜农引进了法国进口F1代高抗TY病毒番茄品种——红佳丽。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型,属中早熟品种,植株长势旺盛,不早衰,容易坐果,高温无畸形,低温转色快,不裂果,成串采摘,果实大红,色泽艳丽,商品性好,口味佳,圆形略扁,无绿果肩,不易空心,单果质量180~200 g,硬度强,耐储运,是外贸出口的优秀品种。高抗黄化卷叶病毒、枯萎病、黄萎病、根结线虫等,适宜越夏茬栽培。

2越夏茬高抗TY病毒番茄丰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苗

播种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宜,苗龄50 d左右,4月中下旬开始定植。

2.1.1营养土配制

育苗营养土可用肥沃无病虫害田园土6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份、细沙1份混合配成,再加入适量过磷酸钙、尿素等,并用适量50 %的多菌灵和敌百虫粉剂与营养土混拌均匀,堆闷6~7 d后使用。

2.1.2浸种催芽

为了保证发芽整齐,浸种前应晒种并去除杂质。一般采用温烫浸种,水温为50~55 ℃,用水量为种子的5~6 倍。浸种时要不断搅拌并随时补充温水,保持55 ℃水温10 min,然后降低水温至20~25 ℃,洗净种子并捞去浮种和杂质,换20~25 ℃水浸种4~8 h。经浸种的种子用干净的湿润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入粗大布袋,置于温室中,保持催芽温度20~30 ℃。催芽过程中每隔4~5 h将种子翻动1次,使种子受热一致并有利于通风换气。催芽过程中每天用温水洗种子1~2次,以洗去种子发芽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当2/3以上种子出芽后应停止催芽,立即播种。注意在浸种和催芽过程中不得沾油以免污染种子。

2.1.3播种

此时育苗的关键是温度,而地温的高低关系到苗的健壮,因此在做苗床前,应将苗床土挖去10 cm,再摆入10 cm×10 cm的营养钵,土不要装满,留2~3 cm,以便浇水和覆土。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播种,每钵2~3粒种子,覆土厚1.5 cm,之后覆盖地膜保墒保温。

2.1.4苗期管理

温度调控:播种后,温度初期保持在白天25~30 ℃,夜间15~18 ℃。幼苗出土后,适当降低温度,尤其是要注意控制夜温,防止徒长。此期温度是关键,为了满足幼苗生长所需的温度而又不致加大成本,可采取在育苗畦上加盖小拱棚实行局部加温的办法。

水肥管理:幼苗出土应覆营养土1~2次,既能保住根部水分,又可防止钵面土壤板结。根据苗子长势适当浇水,结合喷药用0.2 %磷酸二氢钾加0.3 %尿素进行叶面喷肥1~2次。

光照管理:利用反光幕、人工补光、清洗透明覆盖物、草帘早揭晚盖等措施提高光照强度。

倒苗:育苗后期小苗拥挤时,及时挪动营养钵加大幼苗间距离,同时,调换大小苗的位置。

间苗:当苗长到1~2片真叶时及时间苗,每钵留1株壮苗。

秧苗锻炼:定植前7~10 d,逐渐加大通风量降低温度,同时控制浇水。后3 d温度控制在白天15~20 ℃,夜间5~10 ℃。

秧苗消毒:一般在幼苗株高20~25 cm,叶片7~9片,普遍现蕾时定植。定植前用75 %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5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秧苗。

2.2整地定植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50 kg。定植时再施入磷酸二铵,或饼肥100 kg。整地后按120 cm一个种植带做畦起垄(越夏番茄起垄栽培较好,因为平畦栽培不仅容易造成畦内积水沤根,而且容易造成土传病害发生、流行),垄宽80 cm,垄高15 cm,垄距40 cm。然后在垄中间开一小沟覆盖地膜,用于膜下暗沟灌水。定植一般要求室内10 cm地温稳定通过10 ℃,最低气温0 ℃以上。选晴天上午定植,在每个垄上定植2行,小行距50 cm,大行距70 cm,株距30 cm,每667 m2栽3 700株左右。先按一定株距挖穴,将苗摆入穴中,覆2/3的土后浇水,不能大水漫灌,应浇小水,每株浇水1~1.5 kg,水渗后封住地膜口。

2.3定植后管理

2.3.1肥水管理

定植时浇透水,勤中耕松土。5~7 d后浇1次缓苗水,通常在第1穗果核桃大以前不浇水,以后连续中耕2~3次,结合中耕培土,以利植株长不定根,增加吸收面积。根据品种、苗龄、土质、土壤墒情、幼苗生长情况适当蹲苗。当第1穗果核桃大小时结束蹲苗。进入结果期,要保持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达到80 %,一般3~4 d浇1次水。灌水要均匀,避免忽干忽湿。雨季到来后,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坐果后及时追肥,每2~3周随水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追施复合肥15 kg,注意钾和钙的施用,防止发生筋腐病和脐腐病。

2.3.2整枝方法

采用单干整枝法(夏季高温,通过连续摘心换头进行曲干整枝,可解决直干整枝造成的植株徒长、结果不良等问题):当主干第2花序开花后留2片叶摘心,留下紧靠第1花序下面的1个侧枝,其余侧枝全部摘除,第1侧枝第2花序开花后用同样的方法摘心,留下一侧枝,如此摘心5次,共留5个结果枝,可结10穗果。每次摘心后要进行扭枝,以后随着果实膨大、重量增加,结果枝逐渐下垂。通过换头和扭枝,人为地降低植株高度,有利于养分的运输。但扭枝后植株开张度大,需减小栽培密度,靠单株果穗多、果实大提高产量。

2.3.3植株调整

番茄植株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不能直立生长,需依靠支架生长,一般用竹竿绑“人”字架,并多次绑蔓。

2.3.4保花保果

为了防止落花,增加产量,当果穗中有2~3朵小花开放时,在上午9∶00-10∶00,用10~20 mg/kg的2,4-D涂抹花朵离层部位。蘸花时,注意不要让药液碰到叶片上。为了减少劳力消耗,也可用2.5 %水溶性防落素25~50 mg/kg,或者番茄丰产剂2号50~70倍液喷花序的背面。

2.4病虫害防治

越夏番茄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病毒病、茎基腐病、绵疫病等病害的流行,蚜虫、粉虱、螨虫等害虫的暴发,高温、强光、干燥环境的影响,常使越夏番茄的种植管理困难重重,令菜农朋友大伤脑筋。一些常规病害不再详细介绍,在此主要介绍番茄黄化卷叶病毒病的防治。

2.4.1番茄感染TY病毒的症状

植株生长迟滞矮化。顶部新叶变小、褶皱簇状、稍发黄、边缘上卷,叶厚脆硬。染病幼苗严重矮缩,开花结果异常。成株染病的植株仅上部叶和新芽表现症状,中下部叶片及果实一般无影响。番茄植株机械摩擦和种子不传毒,嫁接可致传毒。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是烟粉虱,获毒后可终生传毒,但不经卵传播。成虫喜聚在顶叶背面活动,植株中下部叶片多为卵和若虫。

2.4.2防治番茄TY病毒的措施

TY病毒只有一个传播途径,即通过烟粉虱传播。目前有少量国外品种对该病毒具有一定的抗性,因此,预防TY病毒有两个办法:一是严格控制烟粉虱;二是选择种植抗性番茄品种,如法国进口品种粉佳美和红佳丽。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重点做好对烟粉虱的防治,切断传播途径。在烟粉虱发生早期施药效果较好,如用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 %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1 500倍液,或20 %啶虫脒乳油2 000倍液喷施防治烟粉虱成虫;用25 %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治烟粉虱若虫;用10 %吡丙醚乳油400倍液对烟粉虱卵有明显的杀灭效果。也可在上述药剂中添加杰效利3 000倍液等助剂,以增强药剂渗透性。因烟粉虱极易产生抗药性,防治药剂须交替使用。据观察,长势旺盛的番茄发病率明显降低,故可在发病初期采用病毒抑制剂和生长促进剂配合施用的方法,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减少发病损失。生长促进剂可选云大全树果1 000倍液加含锌叶面肥;病毒抑制剂可用2 %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或病毒A500倍液等。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植株染病机会。在整枝、打杈、摘果时,先处理健株,后处理病株,注意手和工具要充分消毒,减少人为传播。坐果后发病,可将生长点及以下病叶摘除,植株下部所结果基本可正常红熟。

培育无虫苗,减少病毒源。育苗前彻底清除棚内外杂草和残留植株,并闭棚熏杀残留虫源,以防苗前带毒;必要时喷施农药,发现病苗及时拔除;订购种苗时建议选择有防范能力的正规育苗厂。

2.5适时采收

番茄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时间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一般早熟品种40~50 d,晚熟品种50~60 d。果实成熟可分为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和完熟期。作为商品果,当果实顶部着色达到1/4左右时进行采收为宜。长途运输可在绿熟期(果实绿色变淡)采收;短途运输可在转色期(果实1/4部位着色)采收;就地供应或近距离运输可在成熟期(除果实肩部外全部着色)采收。

猜你喜欢
越夏幼苗番茄
小麦叶锈菌越夏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初步分析
假日与婆母村郊栽苗
希望
HOME家系列
天使候补生
坝上高寒区大棚彩椒越夏栽培技术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