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及其对策分析

2010-10-12 07:48刘芳赵有广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6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安徽安徽省

刘芳 赵有广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及其对策分析

刘芳 赵有广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

文章基于PESTEL模型分析了安徽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的社会大环境,认为安徽省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通过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抓住产业融合的契机;培育大型文化企业等方式促进本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PESTEL模型;文化产业;创新

一、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安徽文化产业政策

2009年8月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并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安徽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项目数量大幅增加,规模不断壮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09年,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文化产业项目数、总投资及当年计划投资分别是2004年的10倍、8.6倍和6.3倍,成为推动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1]。目前,安徽省已经涌现出报业集团、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300亿元,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成为安徽省新的“领跑”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资金压力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2010徽商大会期间,省政府与开发银行总行签订了开发性金融支持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合作协议。体现了省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问题的重视。

(二)安徽经济发展形势

安徽经济一直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但是近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2009年生产总值(GDP)10,05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6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4,902.8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3654.5亿元,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为14.9∶48.8∶3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391元,比上年增加1,944元。

从下表数据可以看出,安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文化消费也逐渐提高。这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但是,安徽居民文化消费没有GDP增长速度快,虽然2009年安徽人均GDP是2000年的3.43倍,但是居民的文化消费并未像GDP那样实现同幅度增长(见表2-1)。

表2-1: 安徽历年GDP及居民文化消费情况

图2-1: 2000-2009安徽城镇、农村文化消费与GDP变化趋势

表2-2统计了安徽及我国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不断的增长,而上海、重庆的文化消费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文化消费在2006年之前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而最近几年逐渐接近全国平均值。2008年,安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已经接近于山东这样的发达省份,高于中部的河南和江西。

表2-2: 2005-2008全国及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消费

图2-2: 全国及部分省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图示

(三)安徽社会发展状况

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如果社会环境不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比如2001年的“9·11”事件,给美国的旅游业造成了重创,迪斯尼等一些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的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一点来看,目前安徽有着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城市发展水平与文化消费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消费。

安徽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的是合肥市,其次是芜湖、马鞍山等地区;其他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农业人口比例仍然较高,而城市化水平直接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图2-3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城镇人口比例比较高的市依次是铜陵、芜湖、马鞍山、淮南、淮北和合肥①,城镇人口比例最低的是歙县、阜阳和亳州。

表2-3: 2006-2008安徽部分县市城镇人口比例

图2-3: 2006-2008安徽部分县市城镇人口比例

从表2-4可以看出,安徽各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不均。2005-2008年,安徽亳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平均只有627元,而文化消费最高的马鞍山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平均有1,399元,是亳州的2倍多,亳州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也远远低于全省966元的平均值。这与城镇人口比例有一致性,亳州是安徽城镇人口比例最低的市。从图中可以看出合肥、黄山、淮南、芜湖、铜陵及马鞍山市的文化消费高于全省平均值,其他各市都低于全省平均值。

表2-4: 2005-2008安徽各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额(单位:元)

图2-4: 2005-2008安徽各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均值(单位:元)

通过表2-3与2-4比较也可以看出,安徽省各市县的城镇居民数量与文化消费额并不完全一致。城镇居民数量较多的县市文化消费额也较大,但是像黄山市,2008年城镇人口数量是总人口的24.1%,低于蚌埠的28%,但黄山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额却比蚌埠高出12.2%。阜阳市也比较典型,2009年城镇居民数量只占总人口的12.3%,但是其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额却不低,为1,094元。因此,文化消费除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与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

表2-5为安徽各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2005-2008年蚌埠、淮南、芜湖、铜陵、合肥和马鞍山家庭人均收入的均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与2-3得出的结论不相一致,体现了各地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差异,收入是影响文化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不是影响文化消费的唯一因素,其他社会因素同样会影响居民的文化消费。

表2-5: 2005-2008安徽各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单位:元)

图2-5: 2005-2008安徽各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均值(单位:元)

(四)安徽新技术的发展

新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产品。最近十年,政府对安徽科技的发展扶持力度逐渐加大,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09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9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6%;实现增加值1,094亿元,同比增长24.9%,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26.9%,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比重10.9%,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5.2%;实现增加值597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4.6%[2]。

2007年底,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正式挂牌成立,经过3年时间发展,合肥动漫企业已达60余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涉及网络游戏、动画制作、二维(三维)动漫、出版、发行等领域,动画电视剧年产能力达7,000分钟。这对于安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也是新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体现。

当然,安徽高新技术发展仍显落后。江苏、山东、广东等发达省市在2009年高新技术实现产值分别为2.2万亿、2.36万亿和2.6亿,安徽省与这些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安徽在高新技术方面仍需努力。

(五)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的自然环境

从表面上看,文化产业的发展似乎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但是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融合,使得这些新兴产业也会受到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如近年兴起的观光农业,就是文化产业、旅游业和农业的结合体,各地建设的“农庄”一类的生态餐厅集合了观光、餐饮、娱乐等各项功能。目前,安徽省内很多地区都建起了这样的生态餐厅,有些还是国家AAAA旅游风景区。所以,天气的变化会对这些生态餐厅的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炎热的天气有时会促使人们到这样的地方游玩,生态餐厅也成了城市居民接触自然、消暑休闲的好去处。此外,省内还建有主题公园,这些主题公园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受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安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省份,也是一个农业大省,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不但对农业发展有利,如今来看,对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同样有利。

(六)安徽文化立法的状况

文化立法,是确保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也是目前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文化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调整国家文化管理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文物保护法》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法律之一,它对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研究作出了全面规定。安徽境内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应该得到应有的保护,但是,目前安徽对自然和人文遗产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目前,安徽省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文物法》和《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但这两法的内容主要是侧重文物本体保护,对遗产区域整体保护较弱,有些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除此之外,对电影、电视、出版、广播等方面的立法也十分重要,可以起到保护知识产权,规范经营行为的作用。同时,面对网络这一新的文化传播方式,需要更多的进行规范和引导。在这些方面不论是整个国家还是安徽省都应当出台更加全面有效的法律法规。

上述因素中,社会经济发展、新技术、政策法规对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影响较大,而环境因素相对来说影响较小。因此,我们应当抓住主要矛盾,重点加快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技术革新,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兴利除弊,加快安徽文化产业发展

(一)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任何企业要做大做强,都离不开持久的资金支持。安徽省也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一方面,政府要出台相关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安徽省也在这一方面做着努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并寻求银行支持,在财政投入上也加大力度。在对文化企业和项目进行资金支持的过程中,多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探索新颖的资金管理方式,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其实,我国每年有大量的资本寻找良好的投资领域,但这些资本大多投向了楼市,如果能吸引这些资本的一部分进入文化领域,这将会给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目前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的问题是,文化产业是一个投资风险大、投资门槛高的产业,这让很多民营资本望而却步。在这些方面,安徽省也要积极探索更好的解决途径。

(二)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们常把古代徽州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称为“徽州文化”或“徽文化”。安徽省有大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文化遗产,如皖南古村落、黄山等;还有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这些文化遗产是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一旦损坏,损失无法估量。有学者曾指出,我们应该通过立法更好的保护徽文化。但是,现在对这些古文化的保护还不尽如人意,没有一个统一的职能部门来从事这项事业。再就是遗产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各地都是过度的开发旅游业,却没有把旅游带来的收入用于遗产的保护,这是让人十分痛心的。

(三)鼓励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新技术始终贯穿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之中。我们常常感叹,国产电影怎么达不到美国大片的制作水准。电影电视制作过程中包涵许多先进的技术,如3D技术、动作影象捕捉、CG影像合成技术等。文化产业要发展就离不开好的创意,怎样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目前我国的教育过多的强调应试,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十分危险的,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智慧和创新。如何给善于创新的人提供成才之路,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是我们在人才培养、选拔上需要作出改进的。比如,改变现阶段以考试为主的人才选拔机制,在人才选拔中能兼顾对个人综合能力的考察。而我国的文化工作者要摒弃狭隘的民族观念,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在文艺创作过程中,把我们最光辉灿烂的文明展示给全世界的人们。

此外,文化产品交易中离不开文化经纪人,他们在文化产权交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优秀文化产品要走出国门,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就需要经验丰富的产权经纪人进行产品推广、品牌授权等活动。目前,我国文化经纪人相当缺乏,而且现有的文化经纪人专业性不强,很多从事艺术产品创作的画家、书法家、作家等自己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使其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经纪人队伍。

(四)抓住产业融合的契机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物理合并的“三网”融合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将对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将会出现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也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手机电视、手持电视这些新生事物正在抢占更多市场,而文化产业可以以此为载体实时的推出更多的文化产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而互联网这个海量信息平台,离不开网络文学作品、网络广告、网络游戏……这些都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三网融合”成为振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加快创新文化产品开发,为体现新产品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也同样精彩。以文化带动旅游、贸易的发展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安徽省许多地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特别适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因此,抓住产业融合的契机,会为安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五)培育大型文化企业,发挥大型文化企业龙头作用

安徽省应扶持若干大型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以此带动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是安徽大型的文化企业,在2010年5月揭晓的“全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中双双入选,说明安徽文化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安徽省应该大力扶持一些有实力、有潜力的文化企业,给予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的扶持,以此来带动安徽其他文化企业的发展。大型企业主要做文化产品的策划和研发,而小型的文化企业可以进行产品延伸和附加产品的生产,以此来带动各种类型的文化企业的全面发展。

(六)培养居民文化消费的意识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意识不强,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巨大。我国国民每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远远低于周边的日韩国家,仅为日本国民年阅读量的九分之一。我国国民阅读另一个倾向是“功利性和实用性突出”。据统计,在全国有限的人均购书中,八成都是课本教材。因此,我们要更好的引导居民的文化消费。比如为群众的文化消费提供相应的优惠:电影票打折、图书月、广场文化节等等都可以起到激发和引导群众文化消费的作用。特别是在夏季,完全可以将一些群众性的文艺团体组织起来,开展各种演出和文化活动,逐渐带动群众文化消费的热情。另外,更多的开设一些健康、方便、群众可以消费的起的文化设施和场所,能够让人民群众在业余时间有更多的休闲娱乐方式。在这一方面,安徽还需要很多努力。

注:

①为便于比较,本文2-3中只选取了表2-4中所统计的县市,未包含安徽所有的县市。

[1]李跃波.安徽省通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EB/OL].http://www.ccitimes.com/zhengce/zhengce/2009-12-04/14191259856211.html,2009-12-04.

[2]安徽省科技厅.2009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EB/OL].http://www.ahtm.gov.cn/zixun/newsinfo.asp?news_id=100008550&news_class=1001,2010-02-09.

F260

A

1672-0547(2010)06-0015-04

2010-10-13

刘芳(1981-),女,山东淄博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赵有广(1957-),男,安徽蚌埠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安徽财经大学2009年度科研项目《产业融合背景下安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编号:ACKYQ0945ZC)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安徽安徽省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成长相册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