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定量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0-10-23 02:33高来斌
当代经济 2010年13期
关键词:单位根协整城市化

○高来斌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一、理论综述

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服务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迅速成长为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主要动力。

从国内外文献来看,Singlemann(1978)研究发现城市化是促成一个国家由农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重要因素,他首次明确了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李京文(2005)认为,从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来看,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基本上是量的影响,即影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而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则是质的影响,即强化城市的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李江帆(2004)认为与发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与城市化之间形成一种低水平的相互制约关系,并且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80年代,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63;80年代以后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73,但相关性并不强。刘秉镰、王家庭(2004)也认为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影响了非农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影响了工业化的整体演进和城市化的进程。郑吉昌(2005)认为服务业是城市化特别是现代城市化的载体和依托,服务业发展拉动非农就业增长而带动城市化率的上升,而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促进服务业的扩张。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GDP的增加,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也逐步提高,反之亦然。服务业与城市化的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是否同样成立呢?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吉林省的服务业与城市化二者的关系进行验证,并对吉林省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二、对吉林省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1、方法介绍

在计量经济学上,进行Granger检验之前,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线性组合必须具备长期均衡关系即协整性,它们的残差项是平稳的。而进行协整检验之前,两个时间序列向量应有相同的单位根过程。因此,本文首先对吉林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城市化水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然后进行协整分析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2、实证结果及分析

选取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表示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用非农人口比重这一指标代表吉林省城市化进程。数据来自于《2008年吉林省统计年鉴》。利用吉林省1952—2007年的数据,以及计量经济软件EView5.0对吉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二者的关系进行检验。

(1)单位根检验。对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Y)和城市化水平(X)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2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单位根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吉林省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序列都是I(1)过程,满足进一步协整分析的条件。

(2)协整分析。用OLS法将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进行回归,得到如下结果:Yt=-0.127006+1.085506Xt+μt

(-4.395886)(13.56719)然后对方程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滞后阶数为1时,得到检验统计量值为-6.405641,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为-2.916566,可以看出残差序列为I(0),它是平稳序列。因此,Y对X的回归是一个协整回归,两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协整关系。

(3)因果关系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只是一种数量上的关系,二者之间是否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Granger检验结果见表3。

表3 吉林省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Granger检验结果

结果表明,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是服务业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服务业发展不是城市化发展的Granger原因。

三、对吉林省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以上的分析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吉林省的服务业与城市化二者的关系:城市化的发展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但服务业的发展却对城市化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吉林省作为经济发展不算发达的省份,城市化对经济的发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仍然要重视城市的建设,增强城市功能,增加城市人口的积聚,才能促进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全面推进吉林省经济的腾飞。

1、促进城市化进程,推动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作为资源要素集聚的载体,它的发展引致人口向城市流动,奠定了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大量的劳动力和消费需求,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并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助推器,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也取决于城市化的水平。尽管吉林省城市化进程在逐步加快,但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加快吉林省城市化进程。目前应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产业增长点,突出长春、吉林两大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实施中心城市带动外围地区的城市化推进战略,从而带动吉林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城市化与服务业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2、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后,消费倾向和消费偏好的改变能够对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服务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居民收入水平的改善主要来源于城市居民,但从长期来看,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是服务业获得长远发展的巨大动力。

3、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任何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鉴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政府应为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推动吉林省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

推进服务业的发展,首先需打破服务业行业的国家垄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开发服务市场,建立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透明、资源共享。要降低国家垄断行业,如银行、保险、电信、传播等行业的进入“门槛”,允许国内外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其次要加大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政府必须明确自己应有的地位和职能,将各种经济问题主要通过市场的方式来解决,放松政府对服务业的管制是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吉林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繁荣。

(注:本文是吉林省科技厅项目:吉林省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080644。)

[1]Singelmann J.: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in seve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1920-1970[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8.

[2]李京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城市化互动共进[J].理论与现代化,2005(7).

[3]李江帆: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分析(上、下)[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4]刘秉镰、王家庭: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范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4(1).

[5]郑吉昌:服务经济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

[6]王晓波:服务业与工业化、城市化的互动——1980—2005年山东省服务业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单位根协整城市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STAR模型下退势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比较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面板单位根检验
ESTAR模型的单位根检验统计量及其功效比较
欠发达地区R&D要素、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协整关系分析——以新疆为例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