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NYSON诗歌中的语音象征选析

2010-11-01 06:32
关键词:辅音雄鹰元音

田 野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TENNYSON诗歌中的语音象征选析

田 野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语音象征;英诗;Tennyson

语音象征指的是音具有意义这样一个概念,英诗与语音象征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诗歌都是通过语音的运用来表达含义。有桂冠诗人称号的英国诗人 Tennyson是成功运用语音象征的典范,通过运用语音象征的理论选析“The Eagle”和“The B reak”两首诗歌中的诗节来说明语音是表意的重要手段。

索绪尔享有“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先驱”等赞誉,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对中西方语言学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一直在语言理论中占统治地位,被认为是语言理论的基石。根据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能指 (signifier)和所指 (signified)的关系是任意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逻辑上的关联。但同为西方符号学奠基人的美国语言学家皮尔斯(C1S1Pierce)却认为语言和符号之间存在象似性关系,也就是说语言符号的意义与声音的结合并不是完全没有理据的,而是有象似性的,比如拟声词的发音就是模仿某个动作或者某种声音,c lank,clang表示金属磕碰声;辅音组合/sn/经常出现在与爬行有关的词汇中,如“snake/snail/sneak”等,在以上的例子中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语音形式会引起某种心理联想,可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语言现象被称为“语音联觉”(Phonaes2 them e),或“语音象征 ”(Sound Sym bo lism)。

语音表意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同时,也是行文写作的重要手段,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语音既可以带来音乐美,又有助于作者更深刻更有效率的表达思想。英国诗人 A lex2 ander Pope曾写道:“The sound m ust seem an echo to the sense1”(转引自王佐良,丁往道:2000)众多大诗人和作家,如A lexander Pope,A lfred Tennyson,Jam es Joyce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善于运用音义原理来创作。Tennyson的诗歌语言极富音乐感和表现力,是成功运用语音象征的代表。艾尔弗雷德·丁尼生 (A lfred Tennyson,180921892)是英国 19世纪的著名诗人,在世时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的诗作题材广泛,想象丰富,形式完美,词藻绮丽,音调铿锵。其 131首的组诗《悼念》被视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哀歌之一,因而获桂冠诗人称号。其他重要诗作有《尤利西斯》、《伊诺克·阿登》和《过沙洲》和《悼念集》等。本文选择 Tennyson的两首诗歌,对其中的语音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刻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作品和进一步探讨英语语音的象征意义。

一 “The Eagle”的语音象征

“The Eagle”创作于 1851年,是一首怀念亡友哈拉姆的悼念诗,哈拉姆是丁尼生的好友,同时他也是丁尼生作品的忠诚读者和鉴赏者,对诗人的创作影响很大。哈拉姆的英年早逝对于丁尼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诗人写了很多诗歌来怀念这位挚友。“The Eagle”是丁尼生没有写完的一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诗人描绘了一个高山雄鹰的形象,诗人的描述充分地展示了鹰的勇猛刚烈性格、独遨长空的气魄和风驰电掣的速度,这里的“鹰”其实就是哈拉姆,诗人歌颂了挚友的非凡个性和出众的才华,表达对亡友的思念与赞赏。这个片段是这位“音乐诗人”诗歌中非常具有音乐美的一首,同时也是诗歌中成功使用语音象征的典范。

He c lasps the cragw ith crooked hands;

C 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ringed w ith the azu rewo rld,he stands1

Thew rink led sea beneath him craw ls:

Hewatches from hismountainwalls,

and like a thunderbo lthe falls1

英语中,不同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效,不同的音效也会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和不同的含义,辅音可以划分成柔软和刚硬,G1N 1Leech(1980)认为以下 4组辅音按序码由柔而刚,逐渐增加硬度:

d)爆破音:/b/,/d/,/g/,/p/,/t/,/k/(张治国:2001)Tennyson的这首短诗的一个特点就是较多地使用刚硬的音,第一节中,第一行一共只有七个单词,但 /k/这个音就出现了四次;/g/,/p/和 /t/也分别出现了一次,爆破音的发音短促而且有爆发力,气流是冲出阻碍而发出音,这些音的使用充分体现了鹰的威猛和力量,同时也表明极具爆发力的鹰不畏悬崖的雄姿,辅音连缀/k l/和/k r/分别出现一次和两次,当我们发这两个音时舌头必须分别碰到软腭和硬腭,这些辅音连缀的使用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让读者在朗读第一行诗句的时候就强烈感觉到冲突和强硬,充分体现了雄鹰面对悬崖陡壁却毫不怯懦,勇敢的攀登,同时,这些爆破音和辅音连缀的使用也能给读者带来钢爪触碰悬崖的声觉效果。第二行诗句的特点是双元音 /?u/的使用,根据语音象征学理论,这个音暗示的是舒缓和抚慰,但在此处出现的这个音展示了鹰的从容和孤傲。第一节诗句的另一个特点是前元音 /•/使用了六次,这种短促的元音的使用充分体现了雄鹰风驰电掣的速度和雷厉风行的性格。面对太阳,面对大海,雄鹰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当诗歌进入第二节时,音的使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不同于第一节,这一节的特点是元音的使用,首先第二节第一行中长元音是主导,/i:/出现两次,/a:/出现一次,长元音在发音时要拖长,此处出现暗示了大海的广阔无边以及海水慢慢蠕动的含义;第一行的最后一个音是后元音/a:/,在第二行中诗人又反复使用后元音,这使诗歌的气氛从一开始的高亢激昂转变成低沉从容,也暗示了雄鹰在征服了悬崖后屹立其上、俯视浩瀚大海的含义,此处,雄鹰已经是傲然的胜利者,第二行的特点是 /?/音的重复使用,它在同一行中出现三次之多,这个音属于后元音,发音短促,这里暗示了鹰的坚定跟执着,发音短促表明没有犹豫,正如同鹰炯炯的双目。进入最后一行诗句,爆破音 /d/,/t/,/k/等又一次出现,这预示着又一次的翱翔和征服,爆破音的出现又一次表明速度、决心和重重阻力的冲破。

纵观整首小诗音的变化,基本上是从快和短到长再到快和短,这样的一种安排正如人生起起落落和不断地拼搏、停歇、再拼搏、再停歇…,诗人在歌颂亡友短暂而充满拼搏奋斗的一生和他那坚定跟执着的意志品质,同时,诗人也在告知世人,生活是不断的进取,不断的征服,我们要象雄鹰征服蓝天大海一样去征服生活,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我们要有雄鹰一样的高贵品质!

二 “The B reak”语音象征选析

语言学家将语音象征细分为直接语音象征和联觉语音象征:直接语音象征指的是词的语音直接模拟自然的声音,即拟声词;联觉语音象征指一些词,其音不能直接表明词义,但可从语音的音响或发音特征联想到某种意义。(杨艳、李云冬,2006)根据语音象征学,一些音由于其发音特征,常与一定的意义相关联,音义之间的关联可以进一步加深和强化意义,Tennyson的另一首诗歌“The B rook”充分利用了音义之间的关系,通过音表意来深化诗歌主题。例如:

Ichatterover stonyways,

In little sharps and treb les,

Ibubble into eddying bays,

Ibabble on the pebbles1

这段诗生动描绘的是流动的小溪,诗人首先使用 chat2 ter,bubble和 babb le三个拟声词来加以描绘,chatter模拟了说话声,bubb le模拟的是汩汩的流水声;babb le模拟的是河水敲打石子的哗哗声,这些拟声词的使用使他们所表达的语义通过音这个渠道进一步在读者的心理加强。这一节诗的另一个特点就 /l/的大量使用,是该节中用得最多的音,在这短短的一小节诗中,/l/出现了 6次,这个音属于“流音”,(王守元,2000:107)流音在发音时气流通过舌的两侧没有颤动,恰似溪水流动,这个音贯穿于整个诗节,也使溪水潺潺的美妙之音在耳边萦绕。同时,爆破音 /b/出现了 7次,它出现在从第二行到第四行每行中,这个音是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而发出的,这个发音特点使得这个音象征了汩汩的流水声,因而大大强化了诗的效果。诗歌的第一行使用了三个双元音:/?u/使用了两次,/ei/使用了一次。双元音和长元音的使用赋予了诗歌一种“拖慢的节奏”(d ragging rhythm)。(汪晶:2004)这种“拖慢的节奏”拉长了诗歌的节奏,拖长了读者的阅读,同时也表达相应的意义,这个诗句中的双元音象征了溪水的慢慢长路。

Isteal by law ns and grassy p lots,

Islide by hazel covers;

Imove the sweet forget2m e2nots

Thatgrow fo r happy lovers1

从整节诗来看,最大特点就是 /s/音的使用,全节一共出现了 9次之多,而且每句诗的结尾也是 /s/音,因为诗人在本节所描述的是溪水流过草丛、树林和鲜花时的情景,此处大量使用 /s/音象征了河水流过的声音,根据语音象征学,/s/音象征了蛇爬行时的声音、风声或其它的嘶嘶声,这里形象的描绘了溪水滑过草叶、树丛和花朵时发出的嘶嘶声音,这个音贯穿于整节,也使得这个摩擦声在读者脑子里不停地回荡。本节的第一句使用的元音多数是长元音,比如:/i:/,/?:/,/a:/,长元音的使用象征了溪水悄悄地、缓缓地流过草丛的意义,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慢慢体味诗句的含义。第二句元音的使用发生变化,根据语音象征学,/ai/属于悦耳的音素,它表达愉快的含义,第二句中作者连续使用 /ai/音三次:Islide by…,这个音的安排象征了溪水欢快地流过榛树丛,同时,/sl/这个音也与流动有关,除了 slide之外,这个辅音连缀还出现在 slip:滑动,滑倒;slither:摇曳不稳地滑动;slink:溜走等词中。这一句中,元音的使用从 /ai/到 /ei/,再到 /?/,/?/,舌位不断降低、开口变小,声音也从宏亮逐渐变得轻些,这个音的变化象征了从欢乐到平静的转变,这种平静是为了下一句作者的描述做铺垫。第三句的动词诗人选择的是 move,它的元音是后元音/u:/,这个音的特点是低沉,这里象征了从容跟宁静,表达了当溪水流过为爱情而生长的勿忘我时的淡淡的快乐!

Islip,Islide,Igloom,Iglance,

Amongm y sk imm ing swallow s;

Im ake the netted sunbeam dance

Againstm y sandy shallow s1

这一节是“The B reak”一诗中使用语音象征的又一个典型的诗节。第一句中两个辅音连缀重复使用,第一个是/sl/,上文中提到这个音象征流动,它在不同词中出现象征溪水或急或缓,或在高处或在低处,或在丛林或在草间不停地流动。同时 /gl/这个音也是重复用了两次,/gl/表示“静态的光 ”,如:glare(发出耀眼的光 ),gloom(昏暗 ),gleam(微光),gloam ing(黄昏),glimm er(微光),此处这个音的出现象征溪水或在夜晚发出朦胧的光,或在白天闪闪发光,不论昼夜,溪水的光芒都在不停照耀。这两个音的重复使用使得溪水流动和发光的含义通过语音得到进一步深化。从元音的使用上分析,两组次分别从 /i/变成 /ai/,从 /u:/变成 /a:/,张口由小变大,这样音的变化象征溪水由缓变急,天由明变暗,也正如人的生命起起落落的变化。第二句中出现/sk/,这个音表示与表面接触,比如:skate:滑水;sk in:擦伤;ski:滑雪 ;scrape:刮 ,削 ,擦 ,紧跟其后的音 /sw/也有触碰之意,比如:swat:猛击;sweep:清扫;sw ipe:重打,这两个辅音连缀的使用象征了燕子掠过水面的意义。本节的后两句描述了阳光照耀沙滩的景象,此处作者使用的最多的音仍然是/s/,两句里出现五次,当阳光在溪水上跳跃和射向海滩的时候应该是没有声音的,但诗人想用这个音表示一种动感或者音乐性,似乎这些动作发出了嘶嘶声,读者在读两句诗歌的时候不可避免在脑中形成阳光跳跃、照射沙滩的形象,耳中似乎听到来自溪水之上的阳光的声音。

三 总结

Tennyson诗作甚丰,拥有非常广大的读者,但是反对丁尼生的人也不少,逝世以后曾受到好多人的批评,直到 20世纪后半期才得到公正的评价,但是这位伟大诗人诗作的音乐性却一直受到忽略,他可以说是运用语音象征的楷模,作品中语音表意想象随处可见,而且也极为成功。本文只是选取个别诗节做了简单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音是表达意义的一个重要手段,诗人运用了与主题相关的音来表达意义,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诗歌含义,体会作者写作意图,Ten2 nyson不愧为一名“音乐诗人”。从分析中我们也可以得知语音象征也是重要的表意手段。

[1] 王佐良,丁往道 1英语文体学引论[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1

[2] 张治国 1“浅析丁尼生短诗《鹰》的音乐美和形式美”[J]1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51

[3] 杨艳,李云冬 1“论布里尔小姐的语音象征”[J]1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8)1

[4] 王守元 1英语文体学要略[M]1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1071

[5] 汪晶 1“音美、形美、义美的完美统”[J]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1

An Selective Ana lysis of Tennyson’s Poem s From a Perspective of Sound Sym bo lism

TIAN Y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 ic,Hangzhou Zhejiang 310018,China)

sound sym bo lism;English poem s;Tennyson

Sound sym bo lism refers to the concep t that sounds can exp ressm eanings1English poem s are c losely relat2 ed to sound sym bo lism1M any poem s conveym eanings bym eansof sounds1Tennyson,known as PoetLaureate,is a typ icalpoetw hom ade use of sound sym bo lism successfu lly1The fo llow ing passagew ill selectively analyze hispoem s“The Eagle”and“TheB reak”from a perspectiveof sound sym bolism1The purpose is to letusknow sound isa sig2 nificantw ay of deliveringm eanings1

H 311

A

167322804(2010)0120136203

2009204212

猜你喜欢
辅音雄鹰元音
失去爆破和不完全爆破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BR Sounds
英语的辅音连缀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辅音连缀全接触
郐振明 (国画)《雄鹰》
康巴雄鹰
Playing with “ar”
画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