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居民安全用药现状调查

2010-11-02 00:52陈连珊王嘉君孙玥宋华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0年9期
关键词:受访者公众药品

文◎陈连珊 王嘉君 孙玥 宋华

去年,北京药监宣武分局启动了安全用药知识宣传“百千万工程”,即:向辖区的一百个社区、一千户家庭、一万个居民发放分局自行编印的《用药常识200 问》、《健康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用药知识宣传、讲座活动,以期正确引导广大群众安全、合理、科学用药,实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用药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护的目标。时隔一年,此项活动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宣武分局对此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1031 份,回收有效问卷1015 份,回收率达98%。调查对象为社区居民,受访者中男性约占47%,女性占53%;年龄20 ~50 岁和50 岁以上者分别约占58%和42%;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者分别约占8%、23%和69%;职业为工人、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和其他的分别约占19%、41%、15%、20%和5%。本次调查内容涉及药品一般常识、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宣传效果、药品广告的公众影响及用药维权意识等方面。

近半数受访者对药品是否过期判断有误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87%的人知道药品应该有批准文号;98%的人在购买、服用药品时阅读药品说明书;93%的人知道药品分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并知道如何自行购买、使用处方药;89%的人在家庭备用药品时会注意其储存条件和有效期,51%的人能正确认识药品标注的有效期限。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百千万工程”使群众用药安全系数增大。但与此同时对某些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偏颇,如对问卷中提到的药品失效时间问题,近一半受访者判断错误,说明在宣传内容上还要进一步细化。

对中药的安全使用容易被忽视

调查表明,受访者中86%的人知道药品不良反应这一概念,87%的人对不良反应的定义认识正确,99%的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时能采取正确做法。而对于中药比西药绝对安全、中药是否剂量越大疗效越好以及滋补药会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的问题,回答正确率分别为44%、79%、70%。这一结果说明,对于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多数受访者有明确认识,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普遍能采取积极、有效、妥善的处理措施。说明公众已认识到,药品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又可致病,即便是安全药品也应安全使用。同时,在中药使用的问题上,多数受访者已转变认识,不再认为中药绝对安全。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关于中药的安全使用问题仍需加强宣传。

安全用药社区宣传方式效果好

公众对药品信息关注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关注药品方面的信息动态,其中55%认为社区宣传方式(讲课、发放宣传材料)效果最好。这一结果表明,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增加和药害事件频发,有关药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已为广大公众所关注。“百千万工程”这种直接面向大众的人际传播方式,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直观性和感染性,易使受众在健康传播方面由自发走向自觉,主动参与到健康传播过程中。

部分受访者会被药品虚假广告蒙蔽

调查显示,在回答购买、使用药品时是否受药品广告影响的问题时, 37%的人表示不受影响,50%的人表示有时受影响,13%的人回答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药品广告宣传对于公众选择药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部门除应加大药品广告的规范与监管力度之外,还应以培养成熟的消费者为切入点,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识别药品广告信息。

公众对药品监督的参与性有待提高

受访者在回答当发现黑诊所、黑药店、个人收售药品等违法行为时,是否会主动向药监局等有关部门反映问题时,32%的受访者未选择主动向药监等有关部门举报。这一数字表明,公众对药品监督的参与性有待提高,公众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意识还有待加强。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公众提高参与意识,形成群监群管的社会监督体系。

猜你喜欢
受访者公众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