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技术训练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2010-12-08 06:58上海体育学院王卫国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0年2期
关键词:机能身体素质负荷

●上海体育学院 王卫国

专项技术训练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上海体育学院 王卫国

专项技术训练是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如何提高专项技术训练质量是每位教练员经常思索的问题。为了让教练员拓宽思路,在此提出若干专项技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处理专项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之间的关系

1.1 树立专项技术训练为核心的训练指导思想

专项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是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紧密结合的两大训练内容。专项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和专项技术水平。专项技术训练水平的提高过程除取决于训练过程的合理性外,还取决于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而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除依赖于专项技术训练的合理负荷及结合专项特点的练习手段外,还依赖于合理发展的一般身体训练水平。

由此可见,教练员首先应树立专项技术训练为核心,身体训练为提高专项技能服务的训练指导思想。其次,在训练安排上应围绕提高专项技能展开,尽量避免为提高一般身体素质而影响专项技能发展的不合理的训练目标、任务制定、训练时间分配、训练负荷安排、训练方法选择等。

1.2 合理安排专项技术训练和一般身体训练内容

就专项技术练习手段的功能而言,不仅是完善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手段,也是提高专项身体素质的最佳方法。因为每完成一次技术动作都是运动员全身运动系统协调配合用力的结果,它对参与动作的肌群和全身各机能系统的工作能力有直接提高作用。所以,运动员通过专项技术练习可以提高自己的速度、力量、协调等专项身体素质,甚至能提高一般身体机能水平。而一般身体训练手段却不存在提高专项技能的功能,这由一般身体训练手段与专项技术在动作结构、动作节奏和发力特点上的不一致性所决定。

因此,安排内容时应突出“经济性和实效性”原则,避免由于一般身体训练内容过多和负荷过大,直接或间接地挤占了专项技术训练的时间和内容,从而影响专项技术训练的质量,甚至造成运动员机体常用关节的慢性劳损和身体机能状况的恶化。

2 正确处理专项技术的基本要素和个体特点之间的关系

所谓专项技术,是指运动员按照理想的动作模式,充分发挥机体的各种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各种专项竞赛所需动作的方法。理想的动作模式必须是能充分体现人体运动规律和运动员个体潜能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模式。不同个体的运动员存在着形态、机能、学习能力、运动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差异,其专项技术必然具有个体特点。

高水平运动员的专项技术不仅要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一般原理,更能充分表现其自身形态、身体素质特点。所以,高水平运动员所追求的专项技术不但表现在完整技术动作结构的合理性,更重要的是用符合个体特点的最佳专项技术的动作速度、幅度、节奏来充分表现其身体运动能力。

因此在专项技术训练中,应考虑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因人而异地采用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技术训练,不应按照一成不变的技术模式进行,有时某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动作不完全符合专项技术规范,但这些专项技术动作对该运动员来说可能是合理的。应注意技术训练的个体化,建立个体技术模式。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基本技术是今后形成个体技术模式的基础。所以,初学者和低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应突出基本技术训练。专项技术训练必须围绕专项技术规范动作的姿态、轨迹、速度、节奏和发力特征等基本要素展开。

3 正确处理外部运动负荷、内部运动负荷和百分运动负荷之间的关系

在专项技术训练负荷日趋被广大教练员重视的今天,怎样合理安排专项技术训练负荷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解答此问题必然包含专项技术训练的全过程安排、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及个体差异性。尽管很难全方位解答,但把正确处理外部运动负荷、内部运动负荷和百分运动负荷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则较易理解专项技术训练负荷安排的一些主要特征。

外部运动负荷是指训练外环境各因素对人体所施加的刺激,是运动员机体活动量的总称。内部运动负荷是指运动员机体承受外部刺激时表现出来的机能状态的反应程度。百分运动负荷是运动员机体承受外部刺激时所表现的机能状态反应程度的定量等级。

专项技术训练的负荷内容、负荷量度和负荷强度构成外部运动负荷。在专项训练中应首先根据阶段训练任务和运动员需要,选择合适的专项技术训练内容;其次,根据训练时间在年度训练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和运动员机能状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量度。内部运动负荷是运动员机体对外部运动负荷作出的生理和心理应答反应,但并不一定存在线性关系。不同竞技水平的运动员、同一运动员在不同的机能状态下承受相同外部运动负荷刺激后,生理、心理应答反应程度具有差异性。在训练实践中应贯彻“区别对待”原则。

百分运动负荷反映外部运动负荷和内部运动负荷之间的量化关系。在专项技术训练中运用百分运动负荷监测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机能状态变化程度,能合理调控专项技术训练的负荷和保障高强度专项技术训练负荷的实施。

外部运动负荷、内部运动负荷和百分运动负荷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训练实践中遵循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规律,是合理安排专项技术训练负荷的前提条件。高栏间节奏,完成青少年栏到成年栏的过渡;继续提高腰、髋力量,加速肌肉力量的发展;参与国际赛事,培养竞技能力。110m栏1米栏成绩在13.7s左右,110m高栏成绩在14s以内。

4 结 语

世界110m栏的技术特征正在向简练、高效、放松、高速的方向发展,我国运动员要坚持走技术节奏路线,在速度和力量上缩小与欧、美选手的差距,以优秀的身体素质支持技术节奏,向高效、高速发展,全面提高全程各环节的衔接和速度利用率,这对运动员的选材和多年系统训练提出了更高、更科学的要求。坚持选材高标准、严要求,培养适应世界110m栏技术发展趋势的优秀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机能身体素质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Opening flexible resources by integrating energy systems: A review of flexibility for the modern power system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锻炼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SGT5-4000F(4)燃气轮机夏季最大负荷研究及应用
每月新鲜
刑法机能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