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2010-12-08 02:40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三原县单体旅游

郑 娜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2.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郑 娜1,2

(1.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2;2.湖北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根据《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与评价研究,发现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有7个主类、13个亚类和21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的 87.5%、41.94%、13.55%;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及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进行因子评分,综合评价出三原县优良等级旅游资源9个、普通等级旅游资源65个;同时表明三原县已开发了的旅游资源占少数,总结出三原县旅游资源的总特征.

三原;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单体

旅游资源是指能激发旅游者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切物质和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1]. 为评估三原县各旅游资源单体在旅游开发中所处的地位,准确把握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笔者根据《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三原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

1 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1.1 三原县旅游资源的类型

三原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系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国家标准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要求,对三原县进行了旅游资源调查,如表1所示.

表1 三原县旅游资源基本情况表

?

1.2 旅游资源组合状况

三原县共有74个资源单体,按国家标准分类,拥有7个主类、13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 如表2所示.

表2 三原县旅游资源数量及类型

三原县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但人文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 13个亚类中,人文类有10个,占76.92%. 74个单体中,人文类有70个,占94.59%.

人文旅游资源类型全面,内涵丰富,涉及到4个主类和10个亚类,在国标84个人文类的基本类型中有18个,占21.43%,集中在文化层、墓和墓群等方面. 在三原人文旅游资源中,久负盛名的城隍庙、三原小吃、于右任故居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三原县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三个主类,但只涉及到3个亚类和3个基本类型,在自然旅游资源类71个基本类型中仅占4.2%,单体数量很少,对组合开发不利.

1.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有助于对旅游资源进行后续开发,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三原县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发现,已开发的资源占极少数. 只有城隍庙、李靖故居、于右任故居等少数景点初步开发.绝大多数旅游资源没有被开发利用,也没有很好的保护措施. 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完善配套. 但是三原县旅游业已经起步,县委、县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发展潜力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2.1 选定评价方案

旅游开发是旅游资源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一项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2]. 旅游资源自身条件固然非常重要,但仍受许多外部因素,如交通条件、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等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对旅游资源的外部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非常重要.

由于三原县旅游资源数量较多,对每一处旅游资源进行详尽的定量评价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因而规划组在对三原县所有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遵循上述旅游资源评价指导思想,结合三原县实际,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评价.

首先,根据旅游资源的品质及其在三原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对三原县 74处旅游资源进行初步筛选,经过三原县旅游规划组专家的模糊综合评判,其具体过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专家分析阶段、定量评价阶段和定性结论阶段,得出21处重要级旅游资源单体和53处普通级旅游资源单体. 然后,将选出的21处品质较高的重要旅游资源作为定量评分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评价因子模型树,采取规划组专家征询法,对遴选出的 21处重要旅游资源进行因子评分,计算各资源单体的总分,以反映旅游资源的品质高低[3].

2.2 重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试验参数、示意图及结果见图8、表2。回转支承式架车的转接件与拉力表安装在图6中所示三角架与牵引杆连接处。表 2中测得的操作力为目测所得均值。

其基本形式为:.其中 E:综合评价值,n:被评价对象的指标数,wi:权重,ai:评价指标的评价值.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wi均在0-1之间,权重之和为1;得分区间在0-100分之间,满分为100分,分值越大,则表明该旅游资源品质越高、开发价值越大.

2.2.2 建立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确定因子权重

评价模型的一级因子权重及二级因子的确定如表3所示.

表3 旅游资源评价权重表

旅游资源自身的品质是决定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最主要因素,在规划期内,三原县的旅游发展应采取资源型战略,所以资源价值所占的权重较大. 按照三原县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有一定能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但目前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开发程度较低,因此引入开发条件和市场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开发顺序、产品结构等,使评价结果在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依据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赋分评价结果如表4、表5、表6.

表4 旅游资源价值权重赋分表

评价因子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与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总分古龙桥 78 78 78 76 77 77 85 50.69嵯峨山森林公园 90 78 75 90 90 85 75 54.25刘老阁民俗文化村 82 72 78 76 80 74 80 50.20三原小吃 86 86 84 84 86 90 92 56.18于右任书法拓片 74 72 70 70 70 72 78 47.04于右任纪念馆 84 82 83 85 86 82 92 54.3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84 78 72 78 80 68 72 50.16清河食品工业园区 80 77 72 72 82 72 77 49.50清峪河 82 74 74 83 81 76 73 50.46宏道书院遗址 75 76 74 73 73 72 80 48.51西郊水库水上乐园 80 80 70 80 78 75 70 50.16献陵 80 88 76 80 80 88 90 53.90庄陵 78 84 76 75 72 78 86 51.37端陵 78 84 76 75 72 78 84 51.31永康陵 78 84 76 75 72 78 84 51.31墨玉工艺品系列 70 78 70 68 76 68 84 46.94

表5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权重赋分表

表6 旅游资源市场条件权重赋分表

评价因子 市场前景产品功能多样性服务质量可达性行游比运营管理市场规模 总分李靖故居 86 86 88 90 90 84 88 13.20孟店民宅 84 84 85 88 85 80 82 12.77于右任故居 88 86 88 92 88 88 88 13.36文峰木塔 84 84 82 90 82 80 82 12.78古龙桥 80 82 78 90 80 78 78 12.48嵯峨山森林公园 90 88 86 82 88 78 86 12.82刘老阁民俗文化村 80 84 85 84 85 82 84 12.49三原小吃 90 88 90 94 90 86 90 13.62于右任书法拓片 68 68 70 78 72 76 68 10.88于右任纪念馆 86 85 86 86 80 86 82 12.7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84 86 78 84 82 78 78 12.42清河食品工业园区 76 72 74 80 75 76 68 11.40清峪河 84 88 74 82 80 78 84 12.34宏道书院遗址 72 72 72 76 72 75 72 11.03西郊水库水上乐园 82 80 70 72 78 78 80 11.50献陵 86 80 82 84 84 84 82 12.54庄陵 68 70 70 78 78 78 70 11.08端陵 68 70 70 78 76 78 70 11.04永康陵 68 70 78 76 74 78 70 10.98墨玉工艺品系列 72 70 70 70 72 78 76 10.74

2.2.4 资源综合评价结果

汇总各级评价因子的权重和赋分,得出三原县21处重要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及排序. 如表7所示.

表7 三原县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排序表

结合上述的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对三原县旅游资源进行分级. 首先将53处普通旅游资源定为三级,然后根据21处重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得分,将三原旅游资源进行聚类,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三原县旅游资源单体综合评价结果

由表8可知,城隍庙等9处旅游资源单体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交通和食宿十分便利,但运营管理方面尚有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经定量评价为一级; 清峪河等12处资源单体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但由于开发程度较低或者尚未开发旅游,景区周边环境较差,客源及运营管理方面欠缺,经评价为二级. 邓宝珊旧居等 53处资源单体在现阶段尚未显示出较大的开发价值,作为后备资源,定为三级.

3 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

三原县是一个以人文景观为主,兼有自然风光的旅游地. 其旅游资源总体特征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三原县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三原县古建筑、文物、遗址、石碑石刻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数量丰富且品质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2)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看,三原县旅游资源相对集中. 城关镇和陵前镇集中了三原县一半以上的旅游资源单体,给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带来了一定的便利[4].

3)旅游资源同质性严重. 旅游资源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原县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之间的雷同,表现在帝陵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与关中地区出现同质;二是三原县域范围内各旅游资源单体的雷同,表现在唐陵、名人墓地、遗址遗迹、建筑小品等雷同.

[1] 林南枝. 旅游市场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2] 张结魁.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想与实证研究[J]. 资源科学, 2003, 25(3): 90-98.

[3] 江金波. AHP法在梅州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中的应用[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1, 17(2): 92-97

[4] 郑 娜, 王 帆. 陕西省三原县旅游市场分析与定位[J]. 商场现代化, 2007, 28 (517): 301-302.

(责任编辑:陈 丹)

Investigation and Estimation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Sanyu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ZHENG Na1,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442002, China;2. Facult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74,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tional Standards (GB/T18972-2003) “Tourism Resources Classification,Investigation & Evaluation”,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Sanyuan County(Shaanx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classified and evaluat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urism resources of Sanyuan County include 7 main categories, 13 sub-categories and 21 basic types, accounting for 87.5%,41.94%and 13.55% of the total natural tourist resources in China respectively; by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xpert-consulting method to grade factors, it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excellent-level and ordinary-level resources were 9 and 65 respectively. The developed tourism resources are in the minority. Finally,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anyuan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are concluded.

Sanyuan County;Tourism resources;Tourism resources monosome

F590.3

A

1009-2854(2010)11-0078-06

2010-09-06;

2010-10-10

郑 娜(1979— ),女,河南邓州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湖北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三原县单体旅游
乡村振兴需要“硬”引领——三原县陂西镇党建、产业、民生一体推进
产业的“鞋”应当适合农民的“脚”——三原县陂西镇乡村产业发展调查
单体光电产品检验验收方案问题探讨
旅游
相变大单体MPEGMA的制备与性能
巨无霸式医疗单体的选择
类姜黄素及其单体对β-内分泌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土生土长,雅俗共融:陕西三原县柏社村地坑窑茶馆设计
窑居里的荣光岁月:陕西三原县柏社村“习仲勋旧居窑洞”环境改造与室内设计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