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2011-01-24 07:00吴礼红
对外经贸 2011年6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支配协整

吴礼红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一、引言

一直以来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特征,安徽省也如此。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随着安徽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3778.86元增加至2009年14085.74元,年均增长9%;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1302.8元增加至2009年4504.3元,年均增长9.3%。由凯恩斯消费理论可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会导致相应的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但由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很大,截至2009年安徽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1301元,14年间年均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683元,年均增长7.8%。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由1995年的2.65:1上升到2009年的3.07:1(设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1),差距在扩大。为了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本文借助协整分析,通过建立城乡居民消费和收入影响因素之间的经济计量模型,并运用1995—2009年安徽省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差距对安徽省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着力点。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围绕的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即收入,而收入因素中具有影响力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收入分配差距。因1995—2009年中国经历过高膨胀时期,为确保实证结果的准确度,所有的数据均经过价格指数平减,并取自然对数。首先,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分别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990年为100)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表示。

(二)城镇居民消费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1.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Logupcs、Logupdi和Logx在10%的显著水平下的二阶差分系列都是平稳的,因此各变量均是二阶单整过程。由于不平稳性时间序列是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的,所以需要先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Logupcs与Logupdi、Logupcs与Logx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特征根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拒绝零假设,这就说明变量 Logupcs、Logupdi、和Logx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因此建立的回归模型不存在伪回归问题。各变量之间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模型通过初步检验且系数符号符合经济理论和预期。截距和各个解释变量系数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t检验,说明所有解释变量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有显著性影响。F检验概率值为零以及R2的值为0.941406,表明Logupdi和Logx对Logupcs的联合影响效应显著,并且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

2.城镇居民消费回归模型的分析

(1)回归方程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970190,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970190个百分点。(2)收入分配差距的回归系数为-0.943674,说明收入分配差距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每扩大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来减少0.943674%。(3)从影响的绝对幅度来看,城镇居民消费受可支配收入的影响程度比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程度大。

(三)农村居民消费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1.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Logipcs、Logipdi和Logx在10%的显著水平下的二阶差分系列分别是平稳的,因此变量Logipcs是一阶单整过程,Logipdi和Logx均是二阶单整过程。由于不平稳性时间序列是不能直接进行回归分析的,所以需要先检验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对Logipcs与Logipdi、Logipcs与Logx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无论是特征根迹检验还是最大特征值检验都拒绝零假设,这就说明变量Logipcs、Logipdi、和Logx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稳定关系,因此建立的回归模型不存在伪回归问题。则各变量之间的回归结果如下:

回归结果显示,各变量均通过t检验,说明所有解释变量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都有显著性影响。F检验的概率值为零以及的值为0.856308,表明Logipdi和Logx对Logipcs的联合影响效应显著,并且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

2.农村居民消费回归模型的分析

(1)回归方程中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为0.750891,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略小,这说明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另外,根据凯恩斯理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随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下降,所以目前安徽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还相对较低。(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增加0.750891个百分点。(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与收入分配差距之间呈反方向变动,且两者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013342,即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每扩大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平均减少0.013342%,同时表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反应程度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小得多,从而说明公平收入分配有利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且影响力大于农村居民消费。

三、结论

以上实证检验结果使得理论分析得到了验证。解释变量均能影响城乡居民消费,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最大。安徽省要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一方面应促进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特别是要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根据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应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布局;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省应积极发展跨地区就业培训服务业,提高农村劳务服务质量,并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应加快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从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各级政府应积极引导农民在传统消费观念的基础上,逐步接受先进的消费理念。

[1]辛永荣,肖俊泽.安徽省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关系的计量分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5).

[2]矫聪.基于ELES模型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3]李鑫懿.浙江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统计,2009(8).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支配协整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跟踪导练(四)4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基于决策空间变换最近邻方法的Pareto支配性预测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