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2011-02-01 08:01陈敏华魏国健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008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卡介菌赤小豆风团

陈敏华 魏国健(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0080)

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陈敏华 魏国健1(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广东 广州 510080)

慢性荨麻疹;定痒汤;卡介菌多糖核酸

我院于2008年1月开始,采用内服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经临床观察发现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及控制其复发有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18例。均符合病例纳入标准:①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②慢性荨麻疹临床诊断明确,病程6 w~15年,就诊时可见风团,且入选前1 w内发作次数≥3次。③治疗前4 w内未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药。④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按照PEMS3.1软件产生的随机分配表将其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22例(73.3%),女8例(26.7%),平均年龄(38.43±13.79)岁,平均病程(29.61±30.59)w;对照组男 20例(66.7%),女 10例(33.3%),平均年龄(37.93±14.87)岁,平均病程(34.30±34.88)w。经统计检验,两组患者性别构成(χ2=0.317,P=0.573),年龄(Mann-Whitney U=1 650.00,P=0.868)以及病程(Mann-Whitney U=1 530.00,P=0.4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间具有可比性。观察期为门诊治疗开始至治疗结束后4个月。

1.2 干预方法

1.2.1 治疗组 定痒汤加减。方剂组成:麻黄5 g、连翘10 g、赤小豆 15 g、首乌10 g、苦参10 g、石菖蒲5 g、黑芝麻30 g、蝉蜕5 g、白癣皮15 g、乌蛇10 g、甘草5 g;兼风寒加桂枝5 g,兼风热加银花10 g;服法:每日一剂,每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100 m l,连服4 w。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隔日1次,每次2 m l,连续4 w。注意事项:治疗期间生活规律,停用其他药物,忌食辛辣发物,戒除烟酒嗜好,调解情志。

1.2.2 对照组 口服地氯雷他啶5 mg,1次/d,并臀部深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用法及注意事项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各化验一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观察指标及瘙痒程度分级评分: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包括瘙痒程度、风团的数目和大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等。症状严重程度按4级(0~3分)进行评分〔1〕。①瘙痒程度:0=无瘙痒;1=轻度,不烦躁;2=中度,尚能忍受;3=严重,不能忍受。②风团大小:0=无风团;1=直径<0.5 cm;2=直径0.5~2.0 cm;3=直径>2.0 cm。③风团数目:0=无风团;1=1~6个;2=7~12个;3=超过12个。④发作次数(次/d):0=0;1=1;2=2~3;3为>3。⑤发作持续时间(h):0=0;1=<4;2=4~12;3为>12。⑥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病情总积分-治疗后病情总积分)/治疗前病情总积分×100%。治愈为SSRI≥90%;有效为SSRI 60% ~90%;好转为SSRI 20% ~59%;无效为SSRI<20%。总有效病例数为治愈病例数与有效病例数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连续型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1.5 结果 4 w干预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治疗组干预后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随访4个月后,治疗组的复发率(8.3%,2/24)远低于对照组(52.9%,9/17)(χ2=10.087,P=0.001),提示内服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肉注射疗法具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复发率较低。两组病例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大便稀烂,次数增多;对照组有2例出现轻度嗜睡现象,但不影响治疗,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表1 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n(%)〕

2 讨论

慢性荨麻疹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暂时性的瘙痒性风团,病因复杂,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免疫和非免疫机制均参与肥大细胞活化,治疗上以对症为主,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2〕。

定痒汤为我院中医科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方,组方中麻黄辛温宜发、解表散邪,连翘、赤小豆、苦参清热除湿,首乌、黑芝麻养血润燥,石菖蒲开窍活血、散风去湿,蝉蜕散风止痒,白癣皮清热燥湿,乌蛇祛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麻黄、连翘、赤小豆能对Ⅰ型变态反应产生影响,可明显减少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从而减少组胺释放,减轻变态反应,因此对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病有良好效果〔3,4〕。卡介菌多糖核酸通过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同时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以达到抗过敏作用。

经临床观察,定痒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抑制过敏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沈 辉,刘海琴.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5):330-1.

2 钟 华,郝 飞.荨麻疹的病理生理与临床〔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652-4.

3 邱明义,李小慧,石 拓,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血清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生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5):3-4.

4 扈有芹.加味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皮肤病临床举隅〔J〕.河北中医,2009;31(4):563.

R751

A

1005-9202(2011)12-2343-02

1 中医科

陈敏华(1974-),女,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荨麻疹的中西医治疗研究。

〔2010-12-20收稿 2011-01-20修回〕

(编辑 徐 杰)

猜你喜欢
卡介菌赤小豆风团
一茶一粥 除湿养血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赤小豆粥
中药洗剂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玉屏风颗粒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有痰咳不出服瓜蒂散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