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混合型教学模式研究

2011-02-08 04:25沐永华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课外教学模式英语

沐永华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英语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学习对中国的年轻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力探索基于BB学习平台,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混合学习(Blended/Blending Learning) 理论指导下的“课堂(E-teaching) +课外(E-learning)”混合型教学模式,激发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何克抗认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1]。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又规避了学生拥有无限自主权的纯网络教学的弊端,将教师与学生正确定位,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二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正依据于建构主义理论。所谓混合型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其内涵是“包括了基于不同教学理论 (如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学模式的混合,教师主导活动和学生主体参与的混合,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不同学习环境的混合,不同教学媒体的混合,课堂讲授与虚拟教室或虚拟社区的混合等”[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开放性、灵活性、现代性、交互性、协作性、共享性”等特点的网络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4],教师都开始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建立网络课程或自制教学光盘等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然而,仅仅依赖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堂教学还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更有效的方式是将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延伸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混合学习正是对传统教学改革和对在线学习反思后变革的融合点,它主张把在线学习(课外)和传统学习即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学习(课堂)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互与合作,降低由于完全虚拟学习带来的盲目性、低效性。

我校教师利用BB平台自建的网络课程为师生创设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主要由五大功能区组成:(1)课程内容区:本模块是平台的核心部分,主要供教师发布和管理教学资源,包括教学队伍、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课程特色、教学方法与手段等。(2)课程工具区:本模块可以帮助师生实现随时随地交互,上传下载学习资料,讨论交流。(3)课程选项区:本功能区主要用于管理课程网站、课程资源,包括管理课程菜单、课程设计、循环使用课程、课程复制、导入与导出课程等。(4)测试管理区:本模块主要进行测试题库管理及数据统计管理,如测试管理器、调查管理器、题库管理器、课程统计、成绩中心等。(5)用户管理区:本模块主要对课程的学生用户进行注册或删除,组织管理学生学习活动等[5]。

基于BB平台的混合型教学模式可以采用多种有效形式,如课前网上任务型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课堂表演、课堂辩论或讨论、制作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网站、混合式协作学习、角色扮演、技能训练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多向互动,并将互动的空间和时间从课堂延伸至课外。

二、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混合型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设计

本文从我校英语专业听说课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用建构主义、混合学习理论作为指导,结合一些从事多年英语听说课教学工作教师的教学经验,研究探讨基于BB平台的 “课堂(E-teaching) +课外(E-learning)”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见图1),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馈、修改、完善。

图1:英语听说课混合型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示意图

如上图所示,在混合型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事先在学校BB平台上注册建设英语听说网络课程,将相关教学资源放在网络课程上,供学生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在课程“任务区”提前布置一周听说任务,学生借助网络做好课前的预习准备工作。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在课堂上进行听说技能强化训练。学生课后进行在线自主学习、课外合作学习或通过网际互动进一步加强听说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课堂课外听说训练均需在教师明确的任务指导下进行,任务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皆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本文拟以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英语听说课Unit 5 Social Communication一节课(时长:45分钟)的具体授课方案对该混合型教学模式展开具体阐述。使用教材为刘绍龙主编的《听说教程》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第二册。

学生课前网上任务型预习:(1)学生登录学校BB平台英语视听说网络课程“任务区”查看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小组讨论(5人/组),总结中国和美国的社交礼仪,如宴会礼仪、商务礼仪等,分析比较中美文化差异,选取其中一个国家的一个礼仪制作PPT,准备课堂重点陈述交流。(2)学生在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区”查找观看关于美国社交礼仪的视频“Are you sure it's all right?”,理解主要内容,分组(4人/组) 自编自导故事结尾,准备课堂表演。

教师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校设备先进的语音室授课):

步骤1.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社交网络》 (The Social Network) 的剪切视频(约5分钟),引导学生探讨关于soci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内涵及礼仪等。

步骤2.课堂上任选2组学生代表就课前准备的第一项任务做陈述报告,展开讨论,其余同学的PPT上传至网络课程“数字收发箱”,学生课后互相查看学习。

步骤3.请学生听教材Unit5 Part B关于美国宴会礼仪的英文采访(Dining customs in America-an interview),并完成相应的听力练习。

步骤4.检查学生关于课前第二项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课堂提问关于该视频的听力理解问题,学生依次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教师点评。

步骤5.请学生欣赏由羊毛衫合唱团(The Cardigans)带来的一首优美的歌曲Communication,并完成相应的缺词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主题social communication的理解。

学生课后网上自主学习:(1)按照单双号学号将学生分为两组,课后进行关于“社交问题网上答疑”活动,每组学生用英语写下自己在社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上传至英语视听说课程“讨论区”供另一组同学进行解答,教师参与解答、点评。(2)教师按照学生课堂表现将全班学生搭配分组(6人/组),进行关于美国社交礼仪讨论总结的小组协作学习,在课程工具模块“协作区—虚拟课堂”中进行交流学习。(3)要求学生在视听说课程链接网站“英语在线”、“中国日报”、“普特英语听力”等网站上自主学习关于社交方面的听说材料,将听到的好词好句记录下来,在网络课程“词汇表管理器”里上传,供学生互相学习使用。(4)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制关于社交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听力材料上传至网络课程“题库管理器”,供学生自我测试学习。

以这种形式上完一节课后,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98%的学生觉得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授课形式生动有趣,想听想说的积极性明显提高。91%的学生觉得这种课堂加课外的学习模式让他们觉得收获颇多,学习压力增加,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效率显著提高。总之,学生都非常欢迎在英语听说课上采取这种“E-teaching+E-learning”的混合型教学模式。

以上仅是混合型教学模式在具体一节课上应用情况的个案分析,将此教学模式应用于我校英语专业听说课教学中除倡导每位教师运用此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外,还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大量的课外学习时间,创设各种条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如:(1) 组成一支教学精英团队,负责我校英语专业听说课程的教学设计。英语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内容的提供,网络技术人员在课程中融入视频、音频、Flash等多种媒体类型,开发出适合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的英语听说精品课程,发布到BB平台上,供学生随时随地自主学习使用,最大程度地丰富和更新他们的学习内容,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2)邀请国内外英语学术界名师定期进行同步虚拟课堂授课,教师和学生在虚拟课堂进行实时的交互和讨论,打破名师名校垄断制,给我校大学生提供受业名师的平等机会,这有利于提高我校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增强他们的国内国际竞争力。(3) 开展电子化师徒制指导(e-Mentoring)的实践,借助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导师的指导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查找相关学习资料,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借此部分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可以改善原先自由散漫、学习低效的问题。同时这种网络平台还能加强不同学习层次人群之间的交流,促进相互间的学习与合作。

总之,“E-teaching+E-learning”混合型教学模式的建立将有助于建构师生、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学习的体系,实现我校英语教育资源优化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效果,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学好英语。

三、结语

中国长期以来“重教轻学”,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培养知识应用型人才。但是这种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纯粹依赖于网络的在线学习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将网络技术很好地运用于课堂和课外,即“E-teaching+E-learning”才能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情境,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潜能,形成平等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该混合型教学模式使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二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它不仅在高校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有推广价值,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借鉴意义。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 (3):29-31.

[2]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9):37-48.

[3]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 [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4]桂署钦.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J].高教论坛,2007 (3):101-102.

[5]周红春.基于Blackboard学习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电化教育研究,2011(2):87-91.

猜你喜欢
课外教学模式英语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满课外班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读英语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