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方法研究

2011-02-10 02:12李川李素华杨悦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1年12期
关键词: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处方

李川李素华杨悦

(1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2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1)

WHO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评价方法研究

李川1,2李素华3杨悦1

(1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2沈阳军区总医院药剂科;3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01)

通过查阅世界卫生组织(WHO)合理用药相关文献,对WHO制定的评估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情况的指标及其干预措施进行研究,为我国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

世界卫生组织;合理用药;评价指标;干预措施

合理用药关系到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切实加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管理可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本文通过介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合理用药指标,以期为我国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合理用药的定义及存在的问题

WHO将“合理用药”定义为:患者所接受的药物治疗方案符合其临床需求,药物剂量满足其个体化需求,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具有最低的成本[1]。

不合理用药是指不符合上述定义的其他药物使用行为。在世界范围内,多于50%的药品被不合理的处方、调剂和销售,同时50%的患者不能正确使用药品。更重要的是,大约1/3的世界人口不能获得基本药物[2]。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包括:用药过多;不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注射剂滥用;不按照临床指南进行处方;不适当的自我药疗,尤其是处方药。

2 WHO国际合理用药指标

为改善医疗机构的不合理用药问题,WHO于1993年制定了《医疗机构用药调查指南》,提出了国际合理用药指标。制定该指标的目的就是监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行为,并且管理者也可以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段的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的情形。该指标能够快速有效地应用于很多不同的情况,来评估潜在的药物使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该指标主要包括:处方评价指标、患者关怀指标、管理指标[3]。

2.1 处方评价指标

很多临床问题都是由医疗卫生工作者是否采用了合适的诊断程序及是否根据特定问题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等引起的。处方评价指标从若干关键方面监测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药物使用行为。该指标考察在给定的情形下的普遍给药趋势(特异性诊断除外)。

2.1.1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 该项指标的目的是限制大处方,考察医疗机构门诊药物基本使用情况及联用情况,受疾病谱和疾病模式的影响。使用该指标应注意,联合使用的药物作一种药物计算。计算方法:用整体的处方药品数量除以被调查的患者数量,不考虑患者实际上有没有用药。WHO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使用标准是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4]。如果患者使用的药物品种数过多,会增加各种不恰当的联合用药的可能性,若必须联合用药则应控制在5种以下。

2.1.2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 该项指标的目的是考察医疗机构以通用名进行处方的趋势。使用该指标应注意,患者在处方中应明确的看到药品的通用名,而不是仅仅能够获得该药品的商品名。计算方法:用以药品通用名进行处方的药品数量除以处方药品的总数量。该指标是WHO评价处方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006年 WHO平均值为72.3%[5]。

2.1.3 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和注射剂使用百分率 这两项指标的目的是考察这两类重要,但又经常被滥用并且价格较高的药品的使用水平。计算方法:处方中有注射剂或抗菌药物的患者数量除以被调查患者的总数量。对于抗菌药物在数量上的使用程度,WHO制定的标准为20%~26.8%[3],对于注射剂有无过度使用的情况,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定的标准为13.4% ~ 24.1%[4]。

2.1.4 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 基本药物使用率反映着医疗机构在医疗实践上遵从国家药物政策的程度。计算方法:处方中位于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数量除以处方药品总数。WHO制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应为86%~88%[3]。

2.2 患者关怀指标为了理解药物的使用情况,需要从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患者两个角度来考虑。患者都是带着症状来就诊的,对其所获得的治疗抱有期望。患者关怀指标调查了患者在就医经历中关键的方面,以及他们将准备如何使用医师处方的药物。

2.2.1 平均就诊时间 该项指标考察医疗卫生工作者在进行患者咨询和处方时花费的时间。使用该指标应注意,该时间段指的是进就诊室和出就诊室之间的时间段,等待时间不计算在内。计算方法:系列就诊总时间除以就诊的次数。该指标客观的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2.2.2 平均发药时间 该项指标目的是考察医疗卫生工作者进行患者发药所花费的时间。计算方法:系列发药总时间除以发药次数。该项指标主要考察患者与药师或医师交流程度。

2.2.3 药物调配百分率 该项指标用于监测医疗机构能够提供处方药物调配的水平,需要获得在所处方的药品中,实际在医疗机构进行调配的药物数量。计算方法:实际在医疗机构进行调配的数量除以处方药物总数。

2.2.4 药物标示完整率 该项指标考察医疗卫生工作者在调配药品时,药品包装上是否有相应的重要信息,是客观评价医疗机构人员工作作风以及药品质量把关等问题的指标。计算方法:药品包装上至少含有患者姓名、药物名称和服用时间信息的药品包装数量,除以调配的药品包装总数量。

2.2.5 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的患者的百分率 该项指标考察患者获得信息的有效率,患者是否能够理解自己所服用药物的使用信息。计算方法:能够充分说出药物使用信息的患者数量除以被调查患者的总数量。患者是否了解正确用药信息直接关系到患者治疗的结果,同时该指标也体现了患者和医师或药师交流的程度。

2.3 管理指标

2.3.1 医院有无处方手册和基本药物目录 该项指标考察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或处方手册的可获得程度。医疗机构必须要有自己的基本药物目录和处方手册,否则该指标结果为“无”。

2.3.2 关键药品使用的百分率 该项指标考察那些推荐用于治疗常见健康疾病的关键药品的可获得程度。计算方法:所存储的关键药品总数除以药品清单上的药品总数。

3 WHO合理用药的干预措施

WHO对合理用药的干预始于1977年,WHO制定第一版基本药物目录,并协助其他国家制定自己的基本药物目录。1989年,WHO又成立了国际合理用药监测网络(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Ratiorlal Use of Drugs,INRUD),进行合理用药多学科的干预研究,以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WHO目前提倡的合理用药干预措施[1]包括:

①要有相应的临床指南。临床指南(标准治疗指南)中有系统的治疗陈述,以帮助临床医师针对特定的临床问题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基于实证的临床指南对于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②根据治疗的情况首选基本药物。使用基本药物目录可从很多方面方便药物的管理,包括药物的购买、存储和运输等。同时也能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者处方和调配药物的工作效率。

③组建具有代表性的药学与治疗学委员会。委员会应由各个领域的专家和管理者组成。主要职责是制订与修改医院的标准治疗指南(通常参照国家指南进行改编),此外还要对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进行监控并采取措施、评估药品的使用及与相关委员会沟通(如抗菌药和感染控制委员会)、开展同行评议及医学继续教育等,以此提高医疗机构用药质量、同时减低医疗费用。

④加强公众用药教育。如果不能充分了解药物使用的风险和收益,以及何时、如何使用药物,公众将不会获得期望的治疗结果,并且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政府在此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仅应确保药品的质量,还应确保患者获得药物信息的有效性。对药品广告进行监管,并开展一些公众教育活动等。

⑤政府补助应充分,确保药物的可获得性。缺乏基本药物,将会导致使用非基本药物;缺乏医疗卫生专业的人员将会导致非专业人员的不合理处方行为。更严重的是,缺乏充足的财政保障,就不能实现合理用药的目标。政府应确保投入必要的资金,确保所有的医疗器械都有合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使用,基本药物具有充足的数量、可负担的价格。

4 结语

我国在药物使用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如过度医疗造成药品的浪费,或药品供应不足而致延误病情;药品的用法不当、用量过大、使用时间过长或无指征用药,尤以抗生素及注射剂的使用最为突出。药品误用或者滥用导致了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逐年增多。不合理用药不仅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滥用药物增加了社会资金的支出,导致了自然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浪费,对当代人及子孙后代的身体素质、生存质量影响巨大,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从上述介绍可知,合理用药是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医药工作者关注的重点。WHO已建立完善的合理用药指标及相应的干预措施,由于我国目前在此方面缺乏实践经验,可借鉴WHO的标准,并结合自身的国情,来对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行为进行干预,以充分利用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减少患者资金浪费,维护患者健康。

[1] WHO.Promoting rational use of medicines:core components-WHO Policy Perspectives on Medicines[R].Geneva:WHO Publications,2002.

[2] 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国外合理用药概述[J].中国执业药师,2011,8(2):14-16.

[3] WHO.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Selected drug use indicators[R].Geneva:WHO Publications,1993:12-24.

[4] 李洋,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

[5] P Ravi Shankar.Medicines use in primary care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 countries.Fact Book summarizing results from studies reported between 1990 and 2006[R].Geneva:WHO Publications,2009.

Study on the WHO Evaluation Method of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Li Chuan1,2,Li Suhua3,Yang Yue1(1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Liaoning Shenyang 110016,China;2 Pharmacy Dept.of Shenyang Military Hospital;3 Pharmacy Dept.of Zhongshan Hospital Attached to Dalian University,Liaoning Dalian 116001)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of WHO relevant documentations,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indica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made by WHO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so as to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of our country.

WHO;Rational Use of Drugs;Evaluation Index;Intervention Measure

2011-10-14)

李川,女,硕士。研究方向:医疗机构合理用药。E-mail:jk_lc1977@sina.com

杨悦,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药事法规与药品政策。通讯作者E-mail:yyue315@126.com

猜你喜欢
卫生工作者医疗机构处方
“蜘蛛侠”
第二针
人间处方
世界家庭卫生组织(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医疗之家服务团队社区卫生工作者服务模式及工作内容调查研究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处方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