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1-02-10 09:09中国蚕学会办公室
中国蚕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蚕业家蚕蚕桑

(中国蚕学会办公室)

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中国蚕学会办公室)

2011年 3月 19日至 20日,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江苏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承办。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 42家从事蚕业教学、科研、生产及管理单位的代表 180多人参会。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葛世伦教授,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浙江大学鲁兴萌教授,中国蚕学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张国政研究员等出席会议,中国蚕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郭锡杰研究员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江苏科技大学葛世伦副校长对我国蚕业科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并简单介绍了江苏科技大学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江苏科技大学合并后取得的成绩。

中国蚕学会理事长鲁成教授发表讲话。他说,我国已经完成了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等一系列研究,以及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的调研与规划设计。近年来,国家“973”、“863”、“948”、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等重大科技项目相继实施,青年学者们一定要奋发努力,不辱使命,为蚕业科学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特邀嘉宾——来自全国各地的蚕业科学领域的 6位知名学者先后做特邀报告。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北京大学陈建国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胜研究员、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顾世红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冯启理教授、西南大学崔红娟教授分别从家蚕基因组,家蚕与生物多样性,家蚕变态发育,胰岛素信号转导与家蚕的休眠和发育,家蚕翅原基因表达调控,Bmil在肿瘤干细胞的功能调控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175篇,制作了中国蚕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光盘版),有 72篇学术论文参加了分组交流。内容涉及桑树资源育种与栽培、蚕桑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家蚕资源育种与饲养管理、蚕桑病虫害防控、蚕桑综合利用、茧丝、野蚕、蚕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等方面。重点展示了家蚕基因研究、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工程以及资源创新利用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本次会议论文的数量为历届最多,学术水平很高,充分展示了广大青年蚕业工作者近年来在蚕业科学各领域取得的成绩。

猜你喜欢
蚕业家蚕蚕桑
基于SVM的家蚕中毒分类识别研究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四川蚕业》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