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解热作用的药理研究进展

2011-02-10 04:42
中国药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柴胡皂苷内毒素柴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药剂科,广西 南宁 530021)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习称“北柴胡”)或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习称“南柴胡”)的干燥根,性微寒,味苦,微辛,功能轻清、升散、疏泄,既能透表退热、疏肝解郁,又可升举阳气,可治妇女月经不调,临床上常用其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治疗寒热往来、气虚下陷之症。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退烧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1 主要成分[1]

柴胡主要含有皂苷、挥发油、黄酮、多糖等,其中皂苷有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柴胡苷元E、柴胡苷元F、柴胡苷元G、龙吉苷元等。北柴胡挥发油含己醛、月桂烯、柠檬烯、2-甲基环戊酮、长叶薄荷酮、反式-石竹烯、十五烷、十六(烷)酸、桃金娘烯醇、里那醇、α-萜品醇、δ-荜澄茄油烯、β-瑟林烯、百里酚等80多种成分;南柴胡挥发油含有β-萜品烯、柠檬烯、莰烯、长直薄荷酮、β-葑烯、里那醇、γ-衣兰油烯、异冰片、α-胡椒烯等60多种成分。柴胡皂苷的结构均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衍生物,其苷元分为环氧醚、异环双烯、12-烯、同环双烯、12-烯-28-羧酸、异环双烯-30-羧酸和18-烯型等7种类型。

2 解热作用机制

2.1 发热机理

人体发热,是由于致热原(包括细菌及其内毒素,病毒、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激素等)通过内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对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的刺激,将温度调节点水平提高,使体温超过正常范围而引起。发热的主要病因有感染,无菌性组织损伤的炎症,变态反应,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与白血病,内分泌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功能性低热如育龄妇女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等,神经性低热如夏季低热、原发性口温增高等[2]。

2.2 柴胡的解热作用

人体试验及临床研究发现,柴胡皂苷对感冒发热总有效率高达95%,尤其对风热外感发热疗效最佳;对阴虚发热效果较差,对恶性肿瘤、胶原系统疾病所致发热则无明显作用。一般认为,柴胡挥发油的解热作用比较强,是其解热的主要成分;柴胡皂苷、皂苷元也具有一定的解热作用。薛燕等[3]利用腹腔注射柴胡挥发油、皂苷、皂苷元对皮下注射酵母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者都有解热作用。但薛燕[4]同时认为,挥发油或柴胡皂苷可能均不是柴胡解热作用的主要成分,柴胡解热是一种结果,是由于病原体被抑制或杀灭所致。孙秀萍等[5]认为,柴胡的解热作用,是其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影响致热原、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柴胡的解热作用是多种作用综合所致。

2.3 解热作用机制

2.3.1 作用于中枢系统

内热原进入大脑后,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前列腺素E、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等发热正调节介质的释放,从而使调定点上移而致发热;同时也可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等负调节介质的释放,使体温不致升得过高而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cAMP是一种公认的发热中枢正调节介质,脑室注射外源性cAMP可迅速引起发热,且潜伏期也较短;内热原双相热期间,脑脊液中cAMP含量与体温呈同步性双相变化,下丘脑组织中的cAMP含量也在两个高峰期明显增多。许多学者认为,cAMP可能是更接近终末环节的发热介质。AVP除具有公认的收缩血管和抗利尿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研究发现,柴胡挥发油中的丁香酚腹腔注射可使正常大鼠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热敏神经元放电增加,冷敏神经元放电减少,还可抑制下丘脑cAMP含量的升高和促进AVP的释放,从而使体温调定点下移,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加,体温降低;另外,丁香酚还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的转化而发挥解热效应[6]。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王胜春等[7]对柴胡清热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胡并不能直接抑制由致热物质升高体温中枢调节点所产生的热效应。关于柴胡是否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系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2.3.2 抗菌及拮抗内毒素作用

沈亮亮等[8]通过试验证实,柴胡皂苷单体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与头孢唑林有协同或相加作用。另外,体内、外抗内毒素试验证明,柴胡总皂苷具有非常明显的抗内毒素活性[9]。大鼠注射细菌内毒素后,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定量减少,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总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柴胡提取液能明显缩短大鼠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降低总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增加血小板数量。柴胡提取液的浓度对抗内毒素作用强度影响较大,当柴胡提取液的浓度大于25%时,对细菌内毒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10]。

2.3.3 抗病毒作用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及二次生成的柴胡皂苷Sb1、柴胡皂苷Sb2、柴胡皂苷Sb3、柴胡皂苷Sb4对Na+-K+-ATP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引起能量和水盐代谢的变化,从而起到抗病毒作用[11]。王胜春等[7]试验证实,柴胡对鸡胚内流感病毒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鼠肺炎病毒所致小鼠肺指数增高,阻止肺组织渗出性变性,降低肺炎病毒所致小鼠的死亡率。李劲等[12]用柴胡水提液进行试验,发现其对人乳头瘤病毒DNA有明显的破坏作用,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为0.2 g/mL。柴胡注射液可协同病毒唑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起抑制作用,协同效果是单用病毒唑的4倍[13]。另有报道,柴胡还有抗麻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14]。

2.3.4 抗炎作用

柴胡皂苷的抗炎作用与其通过刺激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分泌糖皮质激素密切相关。周秋丽等[15]发现,柴胡皂苷是Na+-K+-ATP酶的有效抑制剂,可引起血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加压素、皮质素等激素水平的明显增高,促进糖、盐、水的代谢,同时产生抗炎、抗过敏、抗溃疡、抗病毒等作用。大鼠肌肉注射柴胡总皂苷52 mg/kg或50 mg/kg能明显抑制右旋糖酐引起的大鼠足浮肿;口服600 mg能抑制右旋糖酐、5-羟色胺与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足肿胀;小鼠腹腔注射柴胡皂苷100 mg/kg,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液渗出有明显抑制作用;柴胡皂苷对许多炎症过程如渗出、毛细血管通透性、炎症介质释放、白细胞游走和结缔组织增生等都有影响[16-17]。前列腺素类 (PGs)、白三烯类(LTs)和由前列腺素转化来的血栓素(TXA2)等是重要的炎症介质,可引起血小板聚集。柴胡皂苷a能显著抑制三磷酸腺苷(ATP)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其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且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血栓素的生成[18]。柴胡皂苷不仅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且可提高血清和肾上腺内皮质酮水平[19]。有研究发现[20-21],柴胡皂苷能抑制尿蛋白排泄,降低血胆固醇,显著改善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大鼠组织病理改变。除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增加糖皮质激素分泌外,还可提高糖皮质激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进而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柴胡皂苷元D呈浓度依赖性地促进环氧化酶代谢物生成,其代谢物可抑制介导钙离子载体生成的前列腺素2,从而起到抗炎作用[22]。

2.3.5 增强免疫作用

国内外很多研究显示,柴胡皂苷对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雄性小鼠连续3 d肌肉注射柴胡皂苷d 5~20 mg/(kg·d),腹膜巨噬细胞表现出呈剂量依赖性扩展性增加,吞噬性提高;并且扩展性和吞噬性的细胞结构单位肌动蛋白微丝,在细胞波浪状膜周围区和β-微管在细胞胞浆广泛致密的分布,但细胞数量和细胞结构没有明显改变。有学者认为,与微丝、微管胞浆组织连接的胞膜发生了广泛改变,是柴胡皂苷增强细胞扩展性和吞噬性的原因[23]。Ushio等[24]证实,柴胡皂苷d不仅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扩展性、吞噬性、杀死胞内酵母菌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而且可增加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表达;还观察到巨噬细胞似乎具有增多的细胞表面突起、发达的高尔基体和较大的胞浆空泡。提示柴胡皂苷对巨噬细胞的功能活化作用与巨噬细胞体内超微结构的改变有着重要关系。柴胡皂苷d对鼠胸腺细胞生长反应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有衰减调节作用,对鼠脾细胞的增生反应有上增调节作用[25]。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柴胡皂苷f可增加小鼠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活性及白细胞介素2的分泌水平,使巨噬细胞的扩展性、酸性磷酸酶活性、化学发光和白细胞介素1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柴胡皂苷d可促进白细胞介素2生成及其受体表达,提高c-fos基因转录,但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可使血浆中IgA、IgG、IgM水平提高[26]。研究表明红细胞具有吞噬、清除免疫复合物、增强淋巴细胞功能和调节淋巴因子的功能,红细胞是循环系统中清除免疫复合物的主要因素之一[26]。柴胡对小鼠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具有增强作用[27]。

3 结语

中药成分复杂,各成分之间会有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作用,单一成分或单一药理作用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多种药理作用综合作用于机体才会收到良好功效。研究柴胡的药理作用、配伍关系,将有助于临床的合理用药,为柴胡的有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陈 莹,谭玲玲,蔡 霞,等.柴胡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6,25(2):4-7.

[2]黄 亮,曹春水.发热[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14(4):20-22.

[3]薛 燕,白金叶.柴胡解热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1):11-12.

[4]薛 燕.柴胡的解热作用药效学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1):1 897-1 959.

[5]孙秀萍,张 宁.柴胡解热的物质基础、机制及影响因素探讨[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345-346.

[6]尹长江,杨坤宝,叶 红.丁香酚对致热家兔下丘脑cAMP及腹中隔区AVP含量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8,25(3):319-320.

[7]王胜春,赵慧平.柴胡的清热与抗病毒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1998,9(5):418-419.

[8]沈亮亮,叶元康,潘胜利,等.五环三萜类柴胡皂苷单体抗耐MRSA活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3):15-46.

[9]刘云海,陈永顺,谢 委,等.柴胡总皂苷抗内毒素活性研究[J].中药材,2003,26(6):423-425.

[10]刘 萍,杨芳寅,周素文,等.中药柴胡抗细菌内毒素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24(8):627-628.

[11]Chiang LC,Ng LT,Liu LT,et al.Cytotoxicity and anti-hepatitisBvirus activities ofsaikosaponins from Bupleurumspecies[J].Planta Med,2003,69(8):705-709.

[12]李 劲,罗奎章,林 奕,等.柴胡对人乳头瘤病毒杀灭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3):171-173.

[13]廖传胜,余道文.柴胡注射液和病毒唑联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2):230-231.

[14]廖传胜,余道文.柴胡注射液和病毒唑联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抑制作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2):230-231.

[15]周秋丽,张志强.柴胡皂苷和甘草甜素抑制Na+-K+-ATP酶活性的构效关系[J].药学学报,1996,31(7):496-497.

[16]郭继贤,潘胜利.中国柴胡属19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0,17(4):278-279.

[17]阴 健,郭力弓.现代中药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542.

[18]大田康幸.生药の环状スウシォチト系に对する作用Ⅲ柴胡[J].和汉医药学志,1986,3:231-233.

[19]服部智久.植物成分的抗肾炎效果与疗效研究[J].日本药理学杂志,1991,97(1):13-20.

[20]Hattori T,Naganatsu T,Ito M, et al.Studies on antinephritic effect of TJ-8014 and its mechanisms(2)effect on the release of corticosterone from adrenal glands[J].Folia Pharmacol Japan,1991,97:13-14.

[21]Hiai S,Yokoyama H,Nagasaua T,et al.Stimulation of thepituitary axis by saikosaponin of bupleuri radix[J].Chem PharmBull,1981,29:495-499.

[22]怡 悦.柴胡皂苷元D的新抗炎机制[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3):170-171.

[23]Chong A,Parish CR,Coombe DR.Evidence that the cytoskeleton plays a key role in cell adhesion[J].Immune Cell Biol,1987,65(1):85-95.

[24]Ushio Y,Abe H.Effect of saikosaponin on the functions and morphology of macrophages[J].Int J Immuropharmacol,1991,13(5):493-499.

[25]Ushio Y,Abe H,Oda Y.Effect of saikosaponin on the immune response in mice[J].Int J Immunopharmacol,1991,13(5):501-508.

[26]杨志刚,陈阿琴,孙红祥,等.柴胡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兽药杂志,2005,39(5):27-30.

[27]闫玉仙,孙建波,叶路,等.柴胡滴丸对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2,30(2):3-4.

猜你喜欢
柴胡皂苷内毒素柴胡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皂苷⁃白芍总苷对大鼠肝微粒体CYP450酶活性及肝功能的影响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HPLC-CAD法测定不同产地柴胡药材中柴胡皂苷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消癥微丸中4种柴胡皂苷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