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开展药物咨询工作的回顾性分析

2011-02-10 04:42许群芬
中国药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药师咨询药品

邓 芳 ,徐 凌 ,许群芬

(1.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药剂科,重庆 408000; 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

目前,医院药师的工作已由单纯的保障供给服务型向合理用药的技术型转变,因此,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成为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于2006年开始在门诊大厅开设药物咨询窗口,由具有经验的药师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回答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的各种用药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药物咨询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咨询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重庆市涪陵区中心医院2006年至2009年的门诊药房咨询记录,共877例次。将这些由医务人员和患者咨询的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按咨询基本情况,患者性别、年龄,咨询内容,咨询药物类型,咨询的解答方式,咨询中发现的用药误区进行归纳整理和讨论。

2 结果

咨询者分类:患者 768例次(87.57%),医务人员 109例次(12.43%)。

咨询内容统计:用法用量259例次(29.53%),不良反应219例次(24.97%),相互作用 187 例次(21.32%),适应证 97 例次(11.06%),价格(是否医保)73 例次(8.32%),特殊人群用药 27 例次(3.08%),购药及其他 15 例次(1.71%)。

咨询药物类型统计:抗感染药物223例次(25.4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138例次(15.74%),内分泌系统药物 131例次(14.94%),消化系统药物 104例次(11.86%),呼吸系统药物 82例次(9.35%),心血管系统药物66例次(7.53%),泌尿系统药物31 例次(3.53%),皮肤、五官科用药 24 例次(2.74%),中药、成药78 例次(8.89%)。

咨询问题解答方式:药师直接答复559例次(63.74%),借助工具书答复266例次(30.33%),借助网络查询文献后答复33例次(3.76%),与临床医师或专家沟通后答复19例次(2.17%)。

对咨询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常见的用药误区及不良后果有:抗菌药物滥用,易产生耐药性与不良反应;多药同服,可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增加;药物存放不当,可使药物变质、药效降低;自行加大剂量服用,可增加毒副作用;自行停用药物,会延误疾病治疗;认为中药无副作用,可能导致中毒等不良后果。

3 讨论

在877例次药物咨询中,咨询人员87.57%为患者。这是因为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重视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希望了解更多的药物知识,享受到更加周到、细致的用药指导。医务人员咨询109例次,主要是咨询患者在特殊生理和病理状况下的用药选择,以及用药一段时间疗效不佳后其他药物的选用,另外咨询比较多的问题是对某些疾病可供选择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相关知识。

由咨询内容统计可见,患者最关心的是何时服药合适。药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及时辰药理学,正确指导患者选择最佳的服药时间。给药时间主要是根据药物的血浆半衰期而定。一些药物1日服用2次,一些药物1日服用3次,大多数药物是餐后半小时服用,而许多胃药是餐前服用。老年人多看不懂“mg”或“mL”,不会用“mg/kg”换算服用量,药师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1日几次、几粒给患者交代清楚。总之,药师需要正确理解药品说明书和医嘱,给患者以满意的用药指导。药品不良反应已引起患者的普遍重视。有些药品说明书不规范,对药品不良反应介绍不多或没有介绍,需要药师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有些患者对药品说明书上所列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的较多内容存在顾虑,药师应详细讲解,以减少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恐惧。还有部分患者主诉服药后出现一些过敏反应或身体不适症状,此时药师应建议暂停服药,如果情况较严重则应建议患者到临床科室诊治。中药与化学药能否合用是一部分患者关注的问题。临床治疗中,中药与化学药合用非常普遍,这可能导致许多未知的药物相互作用。由于中药组分复杂,加上人们对中药活性成分认识的局限性,对多数中药药代动力学参数、代谢机理、作用机理均不清楚[1]。因此建议中药与化学药不要同时服用,给药时间间隔2 h比较安全[2]。咨询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价格、是否为“医保”目录内药品等一般性问题的患者也较多。要解决这类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引入药物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应认真贯彻实施《处方管理办法》,以改变“一药多名”的混乱现象。

由咨询药物类型统计可见,咨询抗感染药物者最多,占 25.43%,是因为该类药物在治疗中应用普遍。临床实践中,不仅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血液科等科室经常应用抗感染药物,其他科室由于手术预防、并发症及院内感染等也需应用。由于各个科室的医务人员对抗感染药物的了解程度和临床经验不一,不合理应用问题较突出。虽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临床实践中能够真正做到合理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药师应在减少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和合理应用方面作出努力。咨询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药物的例次居第2位和第3位,与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升高有关。这些疾病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因联合用药较多,出现的用药问题也较多。这些都是临床药师的工作重点。

记录表明,对大部分的咨询问题,具备专业知识的药师在第一时间均可直接解答;如需借助工具书,也能在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答复;咨询后若药师无法迅速查阅到正确答案,需要借助网络或查阅文献后再给予答复的问题较少;药师需要与临床医师或其他专家进行沟通后再给予答复的更少。说明药师的专业技能在一般问题的解答方面可以满足要求,对特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还需掌握更多专业及其相关知识。

在药物咨询服务中,笔者发现不少患者在药物使用中存在各种不合理用药问题。而实际上,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非常普遍[3],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误用与滥用)带来的严重危害包括致残、致死等。随着患者采用非处方药进行自我药疗的增多,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对7个城市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能读懂药品说明书中60%及以上内容者为58%,有15%的被访者表示仅能读懂药品说明书中不足20%的内容[4]。因此,亟待加强对公众的药品知识教育,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以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有现实意义,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药物咨询,可使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做好用药指导,纠正患者用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患者合理用药意识,对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有正确认识,解除不必要的顾虑,提高用药依从性,以获得良好疗效[5]。药物咨询也提高了患者对药师的信任感,并可促进药学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为进一步开展药学服务奠定基础。

[1]陈江飞,胡毅坚,苗彩云.中、西药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12):1 348.

[2]孙桂凤,项 硕.开展药物咨询的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8):1 151.

[3]王海莲,陈莲珍.不合理用药调研概况与干预策略[J].中国药师,2005,8(4):335.

[4]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致联市场研究有限公司.2003年最新中国主要城市药店店员导购行为及消费者用药习惯研究调查报告(概要)[J].医药世界,2003(7):30-31.

[5]张燕娥,郑 军.我院400例门诊药物咨询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1):817.

猜你喜欢
药师咨询药品
药师“归一”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咨询联盟大有可为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
药品集中采购将走向宽松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韩药师交流签约活动在京举行
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