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

2011-02-11 04:01张利梅翁双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8期
关键词:胞宫任脉经期

张利梅 翁双燕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原发性痛经多发生于青年妇女,主要表现为经期或行经前后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为阵发性绞痛,重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发凉、恶心呕吐甚至晕厥,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笔者应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观察100例,均系2009-2010年本院妇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17~26岁,平均19.22岁;病程1~5年,平均2.12年;按文献[1]疼痛分析,属轻度痛经14例,中度26例,重度10例。对照组50例,年龄18~25岁,平均18.73岁;病程1~7年,平均2.33年;属轻度痛经15例,中度27例,重度8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予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关元、中极、地机、肾俞、三阴交。经前1周,选用5mL或10mL一次性注射器、5号齿科针头,抽取红花注射液后,快速刺入上述穴位,出现酸胀感回抽无血后快速均匀推药,每穴注射1mL,每日1次,连续注射10d,重复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口服芬必得0.6g,每日2次,共服2d,连用3个月经周期。

1.3 疗效标准 按文献[1]执行。治愈:腹痛及其他症状消失,疼痛程度恢复0分。显效:腹痛明显减轻,其余症状消失或减轻,不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疼痛程度下降1/2。有效:腹痛减轻,其余症状好转,服止痛药能坚持工作,疼痛程度下降1/3。无效:腹痛及其他症状无改变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50例,治愈3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50例,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与情志不畅、精神紧张、摄生不慎等多种因素有关,并与素体及经期、经期前后特殊生理环境有关,各种致病因素影响,导致冲任瘀阻,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其病位在冲任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气血运行不畅是痛经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以活血化瘀止痛为法。

中极属任脉经穴,针之 可通调冲任脉气;三阴交是脾、肝、肾三经交会穴,为治疗妇科疾病的要穴;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针之能疏调脾经经气而止痛;肾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针之可温通经络,调经活血止痛;关元为任脉与三阴经的交会穴,为三焦元气所处;取诸穴作穴位注射,可使冲任和调,痛经消除。

红花有活血通络、祛瘀止痛之效,红花注射液的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2]。本方法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9,4(2):70.

[2]聂琼嵘.红花黄色素的药代动力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503-505.

猜你喜欢
胞宫任脉经期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导法改善PER“胞宫摄精成孕”的网络调控机制研究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基于玄府理论浅析“畅情开玄通轴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理论研讨
女性经期腰背酸痛,捶不得
经期如何穿衣
经期综合症来袭需要多喝水吗
从肾论治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探讨❋
来例假不能洗头?经期洗头到底伤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