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沼-茶”循环利用模式显高效

2011-02-11 05:24宋顺达戴企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1年9期
关键词:余杭区沼液沼气

文|宋顺达 戴企平(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畜牧兽医局)

宋继鸿(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局物流中心动植物检验检疫站)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环境战略的实施,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着养殖污染的挑战。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不少成功的养殖模式和经验,猪、“三沼”、茶循环利用模式即是典型一例。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黄菊芳生猪养殖场,创建于2003年。由于区块种植条件差,一直未被村民开发,竹园村委会为提高荒山利用率,由业主黄菊芳承包了荒山210亩,开荒种茶并创建了黄菊芳生猪养殖场。该场以“猪-沼-茶”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为切入点,实行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协调发展,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已成为解决养殖污染,改变畜牧养殖方式,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效益

2010年,该场年出栏生猪1500余头,获利36.8万元,开采茶园170亩,年产径山茶3500千克,收入80.5万元,创利15.2万元,猪、茶年总收入达380余万元,年创总利润52.0万元。

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一是通过种养结合,解决了养殖业与周边环境污染的矛盾,促进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种养循环生态模式的建立,猪肥(沼渣、沼液)改变了荒山土质,节约了茶园施肥成本,增加了种茶收入;三是沼气解决了职工的餐饮等生活能源,有效地节约了能源;四是茶园基本不使用化肥,改善了土地肥力,并能提高径山茶质量,为生产绿色有机茶产品提供了有效的物质保障。

二、“猪-沼-茶”生态循环模式流程

茶园养猪,采取猪舍雨污分流,猪粪尿干湿分离。将干粪统一收集在干粪房,经堆积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入茶园等;猪尿及废水统一纳入沼气池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气直接进入储气罐,供照明、炊事等使用,沼渣定期清理供茶园作有机肥。沼液泵入沼液灌溉池,经地下管网喷灌茶园。同时,利用茶园套种青菜萝卜等青绿饲料喂养生猪,从而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要求。因此,该种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三、主要措施

1.设定养猪比例。根据茶叶面积年需肥量,按照生猪年粪尿排泄量计算养猪比例。经实践,每亩茶园存栏5~6头为宜,可实现生猪饲养与茶叶种养协调、循环发展。

2.合理规划布局。猪场根据茶园地形和防疫、生产要求,进行整体统一规划,养殖、管理、生活及粪尿、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区块合理布局,做到科学、规范。

3.建设必须设施。按该场种养实际,建有沼气池150立方米、沼气储罐50立方米,建有12个沼液灌溉池180立方米,合理分布在茶园,埋设沼液输送管网1200米,并采取雨污分离的技术工艺,把粪沟做成暗沟,有效防止猪粪尿随下雨水污染,同时也防止了沼气池进入雨水。这样,形成“猪-沼-茶”的整个资源生态型模式,从而实现对沼气、沼渣、沼液、干粪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4.实施科学防治。在生态种养结合过程中,该场应用太阳能灭虫灯,采用中草药预防猪病,解决药物残留问题,充分考虑资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并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生猪免疫程序,做到定期检测免疫抗体,同时抽查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投入品,确保产品食用安全,将质量安全控制贯穿于生产各个环节。从而生产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畜产品。

猜你喜欢
余杭区沼液沼气
余杭区为城市新中心建设展现排头兵担当
微藻处理后的沼液对水稻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读迷作品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中国沼气》征稿简则
新龟兔赛跑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
能喝到几瓶可乐?
沼液喂猪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