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选修课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1-02-17 15:48刘振优徐凭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6期
关键词:学分专业课程

刘振优 徐凭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公共选修课管理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刘振优 徐凭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为适应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需要,为培养新世纪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普通高校纷纷制定了新世纪的专业培养方案,并明确将公共选修课列入培养方案中,体现了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但从这几年的实际运行来看,公共选修课在设置、运行及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公共选修课的管理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以期共勉。

公共选修;问题;分析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与科技竞争日益剧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公共选修课在各高校中也就应运而生。公共选修课的开展不但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开阔了学生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且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起到很好的裨益,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但从这几年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公共选修课和当初的预期存在一定偏差,在课程设置、运行和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作者结合学校公共选修课的开展、运行、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1. 我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培养适应21世纪的新型实用人才的需要,我校于1999年制定了“21世纪初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并提出了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制定了新世纪的教学计划,并将选修课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按人文社会科学、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等5大类设置,并制定了公共选修课管理规定,要求五年制本科学生公共选修课必须修满20学分、四年制本科学生必须修满15个学分才能够正常毕业。自2000级学生开始进行公共选修课教学以来,到目前已有10个年级学生进行了选修课程的修读,公共选修课也由最初的46门发展到目前的95门课程。通过这几年的运行来看,我校选修课的开展确实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开阔视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学校新开专业的不断增多,学生规模的扩大,教师及学生认识等原因,公共选修课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课程设置有待优化,授课师资结构不合理

我校已开设了五轮公共选修课,从开设的课程来看,大部分是人文社科类与公共基础类课程,而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边缘交叉类课程及技能型课程较少,这种结构不利于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对基础类选修课程缺乏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教师申请开设选修课的情况来看,高职称的教师开设选修课的热情不高,主要是讲师及以下职称的人员申报开设选修课,甚至有一部分是刚毕业的研究生,这种教师的构成也将影响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导致学生学习选修课的热情下降。

1.2 制度执行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为更好地对选修课进行管理,学校制定了《赣南医学院选修课管理规定》,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制度形同虚设,执行不严格。按照规定学生每学期只能够在一定学分范围内(如2.5~3.5学分)选择修读选修课,且毕业时未修满相应学分不能够正常毕业,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有的学生一学期内超额修读选修课,部分学生毕业前未达到规定学分也没有任何影响。由于制度执行不严,导致学生不重视选修课,上课经常迟到、早退,旷课,甚至有的学生就干脆不修。由于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一般是安排在周末或者晚上,学校未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存在教师未进行备课,上课随意性较大等问题。

1.3 教师授课热情不高,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消极对待

我校每门选修课一般只有14学时,课时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精炼教学内容,做到通俗易懂,上课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要做好这些,教师就必须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搜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部分教师常常以日常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任务繁重为由,敷衍了事,对申报开设选修课也缺乏热情,甚至对课堂也不进行管理,学生迟到、旷课不管不问,考核也比较随意。学生对修读选修课目的不明确,随意性较大,甚至出现新生根据老生经验,哪一门课程容易通过,哪一门教材费便宜就选哪一门的情况。学生修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学分,“上不上课不要紧,最后考核通过就行”,这种思潮在学生中非常盛行。

2. 对策

2.1 修订培养计划,将部分课程列入必选范畴

我校原有专业较少,选修课的管理模式较粗糙,不同的专业共用同一模式课程体系,且多为医学相关的课程或专题。随着专业的增加,特别是非医学专业的增多,原有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不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方向的发展。为打破这种局面,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我校从2008年开始将公共选修课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必选选修课,即学生必须选的选修课,这些课程设置主要考虑到对专业知识的拓宽和补充,是由一些与专业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专题组成,学生通过获得学分,未通过必须补考通过;另一种是自选选修课,这类课程主要是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的课程组成,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和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学生通过获得学分,未通过也不必补考。通过这种模式的运行,有效地解决了非医学专业在选课时出现的问题,解决了后期没有和本专业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可选的问题,提高了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2 加强对选修课教学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必修课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进行监控和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我校参照必修课的监控和管理模式对选修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督导专家随机听课,到课人数和课时酬金挂钩,教务处出卷抽查考核等方式进行监控;对于学生反应较大、消极对待的教师给予警告,累次不改的取消其开设选修课的资格;对于毕业前未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按照规定进行缴费重修,直至修满学分等措施,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2.3 加大经费的投入,鼓励高职称的教师开设选修课

为提高选修课的含金量,学校加大了选修课经费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如对于开设选修课的教师在晋升职称或续聘时优先考虑,优先进修或参加学术会议等,课时费单独核算,比日常课时津贴高等规定。通过这些措施的设施,选修课的申报开设工作有了重大突破,由过去高级职称教师不愿开展选修课到新一轮选修课申报占有率过半,由过去教师对选修课不重视,抱怨选修课教学太累,现在都愿意参与到选修课的教学当中去等等。

2.4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选修课的教学当中,教显得非常重要,教学水平不足必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影响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我们通过选修课集体备课,选修课教学研讨会等形式,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诙谐的语言,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事例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在活跃的情绪下掌握知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2.5 加强沟通,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选修课的学习当中

为提高学生对选修课的认识,我校积极探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到选修课的学习当中。首先编印了《赣南医学院选修课指南》,指南中详细介绍开课教师的工作历程及取得的业绩,选修课程的内容及潜在的意义,让学生在了解开课教师的情况下根据课程的内容及实用价值有目的选择所修课程;其次邀请即将毕业或刚毕业的学生做经验交流,介绍他们在自主择业过程中或在工作过程中选修课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师哥师姐的言传身教,学生更能够理解选修课的作用和意义,从而自觉地参与到选修课的学习中去。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公共选修课在设置上应更加灵活,更注重实用性和连续性,注重和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要避免因追求知识的全面而导致知识点太多、太杂、不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选修课应有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1]郭学勤.关于高校选修课课程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3)

G640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6.108

猜你喜欢
学分专业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学分美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