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信息化建设 助推吉林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

2011-02-17 15:48丁军徐月菊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长春130021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16期
关键词:省厅试点全省

丁军 徐月菊 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 长春 130021

加快信息化建设 助推吉林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

丁军 徐月菊 吉林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 长春 130021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遵循“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强化应用、注重服务”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建设内容更加贴近交通运输发展需求,推动了吉林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同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为“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交通;信息化;发展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交通运输部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中心任务,遵循“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强化应用、注重服务”的方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全行业管理效能、提升安全监管、服务社会公众出行为中心,以全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为重点,带动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内容更加贴近交通运输发展需求,由单一、分散的业务应用向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实现交通运输管理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变,信息化服务对象从面向行业管理扩展到面向从业者和社会公众,信息化推进方式从分头建设向资源整合、共建共享转变。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推动了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省公路总里程达884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35公里,一级公路1982公里,二级公路8795公里。2010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800公里。

一、通信网络基本建成为,交通信息的传递提供可靠通道

近几年来,全省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省厅与省政府、交通运输部搭建了2M带宽的政务外网,开通了40M互联网访问出口;公路局网络涵盖市(州)公路管理处16个节点;运管局网络涵盖省、市、县三级管理部门61个节点;结合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现了以长春为中心的“五纵五横、二环四联络”的高速公路骨干光纤网络,通信光缆敷设距离已达到近2000 余公里。

二、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交通运输提供大量数据链

我厅于2008年开始对全省信息资源进行了整合,搭建了应用系统运行环境,构建了数据交换、查询、分析平台等应用系统开发工作。省厅数据中心建立了公路基础、空间、营运车辆、经营业户、从业人员五个基础属性数据库和应急指挥调度、行业综合运行分析、公众出行信息服务三个主题数据库。通过整合,全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显著提高。

三、业务管理信息化推动交通运输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政务信息化稳步发展。办公自动化系统为省厅机关工作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手段和环境,极大提高了公文办理效率;2005年分别建设了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两套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省厅与交通运输部、省政府之间的语音、图像的传输,为召开远程会议和培训等各种应用提供技术支持。2010年我省又整合运管局视频会议系统,搭建了省级视频会议系统。

公路管理逐步迈向信息化。普通公路进一步完善了省公路管理信息网络,实现了省局机关办公网络与各市(州)公路管理处办公网络的全面联网;农村公路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农村公路从计划项目制定、审核、实施、验收到入库的一体化作业流程;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采用封闭式半自动收费方式,实现网内车辆通行费计算、拆分、清算、划拨等统一结算服务,对路段路况、通行状况、气象信息、安全保障等实时监控。

运输管理信息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完善了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运政管理信息系统、稽查、经营者经营行为计分考核和“移动运政”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全省二级以上客运站全部实现了微机售票,实现了全省范围内的同城、异地联网售票。建立了省、市、县及企业四级GPS监控平台,初步实现了对全省10080台客运班车、部分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卫星定位监控。物流信息网在9个市(州)建立了办事处,会员达到1430家,日发布信息达3万余条,成交一半以上,实现了省网统一用户、信息共享,有效降低市场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航运(海事)管理信息化在积极推进中。基本实现了水上安全监督系统范围内业务处理的计算机化和信息共享,基本达到水上安全监督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工作目标。为水上安全监督网络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扩充完善奠定良好基础。

四、交通网站成为促进交通发展服务社会的重要支撑平台

吉林省交通网站设置了“网上办事”、“公众服务”、“政策动态”、“政策法规”、“精神文明”、“交通安全”等专题栏目。以网站群的建设方式,公路、运管、高管等业务局在省厅主网站下开辟了各自的门户子站,设立了“政务公开”、“通知公告”、“工作动态”、“总结公报”、“基本信息”等栏目,主要实现发布各行业重要消息、工作动态以及行业统计报表查询等功能和服务。2008年至今,共发布各类信息近20748条,图片332 多幅。

近几年,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以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为重点,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统一推广信息化试点成果,使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主要经验和做法有如下几点:

统一领导,协同推进。针对以往存在着“政出多门,分头建设”的弊端,我省印发了《吉林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纲要文件,明确了由厅科技教育处统筹规划,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州)、厅直属单位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信息化协同工作机制,形成了基于交通运输、面向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合力,有力规范和推动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厅科技教育处会同厅计划处和财务处,对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统一了报请渠道,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有效引导,避免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形成了交通运输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局面,提高了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整体效益。

统一标准,试点先行。为适应我省交通运输在总量、结构、质量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对交通运输信息化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我省采用了多层面的试点先行、总结推广的模式,以提高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如:厅科技处、厅信息中心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白山交通运输局进行的交通网站、局域网试点项目建设,省公路局在东辽、东丰等县进行的省至县养路段专网试点项目建设,运管局进行的联网售票试点等示范项目建设。在试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省厅多次征求各单位对试点项目的意见,确保试点项目取得的成果能够满足各单位要求。试点成功后,省厅组织积极推广工作。

在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的同时,为解决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厅组织编制了《吉林省交通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它包含信息通用标准、信息通信网络标准、信息应用标准、省交通信息通信网络保障规则等七大类,下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有效提高了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统一平台,鼓励创新。为解决交通运输信息化存在的信息孤岛、数据不一致等问题,厅印发了《关于加快信息资源整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全交通运输系统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原则,加快推广试点成功的信息化统一基础平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进行深化应用。统一的基础平台,基本满足了应用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同时,我们积极鼓励各单位在统一基础平台上结合其重点工作进行创新,深化应用,亮点频出。如:高管局与高速公路交警、120急救中心建立的联动救援系统,大大缩短了救援时间;运管局的GPS系统、联网售票系统等得到了全国交通业内的充分肯定;白山交通运输局与电信企业建立合作共建伙伴,互惠互利搭建交通专网,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等等。

“十二五”期间,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将围绕提高运行质量、保障应急安全、强化决策支持、增强服务能力的需求,加大开展有规模效益的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对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使行业管理协同化,应急安全常态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服务社会规范化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在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发展,运输系统智能化研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6.136

猜你喜欢
省厅试点全省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省厅举行“最美国土资源人”事迹报告会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省厅召开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推进依法行政和预防化解行政争议视频会议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
国家级医改试点医院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