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色彩规划缺失的原因、意义与规划思路

2011-02-19 16:35天津科技大学孙雪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色彩规划环境

□天津科技大学 孙雪

浅析城市色彩规划缺失的原因、意义与规划思路

□天津科技大学 孙雪

城市色彩规划是一个比较前沿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起步较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城市色彩规划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建筑师与规划师逐渐把城市色彩规划列入了议事日程,为营造一个和谐安居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城市色彩;色彩规划;设计意义;规划思路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建设和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旧城改造、新城开发,一座座新型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人们生活工作居住的环境有了很大提高,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这些新兴城市的诞生,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亮丽的形象工程在成为城市形象亮点的同时,重物相,轻人文,喜新厌旧,导致城市特色一点点地消失,“千城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色彩规划的严重欠缺则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城市色彩规划的缺失,城市色彩规划又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应该如何做好城市色彩规划呢?

一、城市色彩规划的涵义

城市色彩规划包含城市色彩和城市色彩规划两个方面。城市色彩有广义和狭义两层涵义。广义的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呈现出的所有可感知的色彩总和。它包括自然色彩和人为色彩(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自然色彩包括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动态的色彩指的是因日照、季节和气候等因素所导致的色彩变化。静态的色彩则是指土地(含土路)、山石、植被、水系等相对恒定的色彩。人为色彩也同样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定色,指城市中的主体构筑物,所有地面上的建筑物、广场、路面等硬件及配套设施;另外一种是临时色,也可称为“生活态”的色彩,诸如交通工具、街头广告、橱窗、行人服饰、霓虹灯、窗台摆设等。狭义的城市色彩,是指城市中以建筑和道路为主体的部分。

城市色彩规划则是指包括旧城整改和新城开发在内的城市色彩布局方面的规划与设计。现阶段的城市色彩规划主要是在狭义的城市色彩层面展开的。

二、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缺失的原因

1.城市色彩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在国内,对于色彩的研究起步较晚,学科形成方面主要是对西方颜色科学理论的直接引入或借鉴。色彩规划工作更多是由政府牵头,而学术界反应滞后,导致实践的盲目与模糊。

2.城市色彩研究和规划仅停留在美学层面,缺乏系统的认识

当我们讨论城市色彩规划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中国的城市色彩规划缺少的不是理论,缺的是常识。目前城市色彩研究,基本上是纯粹美学意义上的探索,缺乏系统的认识,导致色彩规划常常陷入审美方向上的争论,而未涉及到具体问题的解决。在色彩规划中,要尽量做到使城市色彩从远处看要统一,近处看要丰富,把“和谐”的理念作为城市色彩规划的指导原则,基于此,很多设计师与规划师总是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到如何使城市色彩与自然环境色彩协调,如何使城市内部建筑之间色彩协调等美学层面上的问题。其实,“和谐统一”的要求,本应该是色彩设计层面的基本问题,然而,在色彩的研究规划中,却被当作目标,造成色彩规划浮于表面,无法解决城市色彩规划的本质问题。

3.政府主导规划,有时会导致目标偏颇

城市色彩规划工作很多是由政府主持进行,色彩规划自然也就贴上了政府权力的标签,因而这样的规划功利性、目的性较强,很容易就成为某种利益牵引下的形象工程,或是因追求省事方便而使具体操作走向单一化。如某些城市的色彩规划,总试图用一种“特有”的色彩来代表自己,打造自己的城市形象,却背离了色彩规划的初衷。

4.欠缺让公众亲自参与城市色彩规划的措施

城市色彩同样关系到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目前城市色彩规划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下的专业人员在操作,而公众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言权。

三、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1.城市色彩规划有利于城市建设、城市环境治理、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城市的形象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直接的反映。而城市色彩又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色彩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心理学研究领域,色彩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课程(色彩心理学)而存在,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

在物质高速膨胀,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巨大的社会压力让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渴望那种诗情画意般幽然、安详的栖息环境。这样高标准的要求,在当今世界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发达国家可以部分实现。尽管这些发达国家的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其普通建筑质量并不比我们高多少,但其城市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气息的感觉。而这,正是与其城市环境色彩规划设计息息相关的。诸如当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时,完全感受不到混乱无序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阻隔视线。整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了他们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便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2.色彩规划有利于保护地区文化和历史传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网络的使用,使得人们的沟通成为瞬间之事,国家间、地区间、文化间的界限在逐渐模糊,未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时空消亡的时代。作为各种政治、经济、技术、文化活动的载体,城市形象的趋同也成为了无法逃脱的事实和趋势。但在此起彼伏的保护环境的呼声中,保护地区传统文化的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色彩强烈的地方性、民族性特征,使得它在城市景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城市色彩来展现城市地区文化内涵,已成为在全球化形势下获得地区个性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3.城市色彩规划有利于人们免遭“色彩污染”的侵害

“色彩污染”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而出现的新问题,是从满足人们对城市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的这种升华的“衍生品“。色彩污染是指在城市环境中,由于色彩使用不当而对人们的生理、心理感受产生不良的影响,对城市景观造成破坏的现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广告充斥着大街小巷,只要人眼视线能触及到的地方都布满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广告,构成了一个杂乱无序的“花花世界”,这无形之中就会给人们的视野造成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原本就充满压力的都市人群显得更加压抑。所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高品质居住环境的渴望程度也在与日俱增,而色彩污染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色彩污染的现象是在缺乏系统性控制和统一管理下的自主形成的结果。实践证明,为了快速改变城市面貌而各行其是的“城市换妆”,或出于种种原因轻率地为城市“规定主色调”等行动都是危险的,如果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下盲目进行实践,便有可能适得其反,造成更大量的城市色彩污染。因此,以科学的研究和论证为理论基础,运用强有力的、可操作的城市色彩规划,可以解决色彩污染这一问题,从而能够建设一个具有和谐统一、美丽宜人并能够恰当反映地方文化和传统的良好城市环境。

四、城市色彩规划的解决思路及建议

1.改进色彩规划的理论方法,搭建合理的规划技术框架

城市色彩规划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工作量巨大,需要色彩研究领域与规划专业领域的积极配合才能完成。现有的独立场所环境色彩设计、建筑色彩设计以及城市总色谱的提出和确定,远远不足以系统地、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色彩,因此,要达到对城市色彩合理规划和控制的目标,首先必须搭建合理的色彩规划技术框架。

2.跳出美学层面看城市色彩问题,明确色彩规划的目标色彩是信息,因而必然存在管理

环境色彩管理应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基础,系统控制为目的,生理心理平衡为目标,预测引导调节为方法,法规制定为手段,组织机构建立为保证,从而对于色源及其传播渠道和范围进行的管理,它分为对色彩管理和利用色彩进行管理两个方面。其意义在于通过色彩管理发展经济,增进人类健康,愉悦生活,达到改善环境和选择生存之目的。

3.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弥补公众参与评价环节,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需要政府(权力)、企业(资本)和公众三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如果把这三个力量比作一个板凳的三条腿的话,三条腿的长度相当,才能共同支撑起和谐稳定的城市环境。然而,现在这条板凳,政府这条腿是又粗又长,企业这条腿也非常粗壮,而公众这条腿却又小又短,这样的一种社会组织结构显然是很不稳定的。因此,迫切地需要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弥补公众参与评价环节的缺失。

城市色彩规划不仅仅是美学意义上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政治、宗教、经济、技术等各个方面,因此,显得十分复杂,解决此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合作,通过城市色彩规划为大家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1]杨曾宪.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及原则[J].城市,2004(1).

[2]陈飞虎.建筑色彩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苟爱萍.从色彩到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4]唐碧云.城市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J].科技咨询导报,2007(15).

J59

猜你喜欢
色彩规划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神奇的色彩(上)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