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新模式的探索

2011-02-19 16:35内蒙古科技大学徐永斌赵宏宇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工厂

□内蒙古科技大学 徐永斌 赵宏宇

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新模式的探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徐永斌 赵宏宇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特色探索建立了一种毕业实习的新模式,以学校发挥主动性为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转变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科研合作关系,转变企业对毕业实习的态度。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解决了企业和学校的科研及就业难题。

生物工程;毕业实习;新模式

生物工程专业是一门以生物技术和理论为基础的工科专业,上个世纪末由生物化学工程、轻工业、发酵工程等经过调整发展起来的。毕业实习作为生物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最后一环,也是关系到学生就业和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1]。

传统的毕业实习主要是由老师带领,让学生在工厂中进行一段时期的生产活动。这种实习方式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落后的技术环境下,曾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学生下厂既得到了实践的机会,也有利于对工厂落后的技术加以创新和改进。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加之工厂自身成熟的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使得这种传统的实习方式已不再为工厂所接受,大多数工厂不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实习,也只是给学生参观的机会,使得毕业实习变成了一种感官教育,流于形式[2]。因此,建立一种新型的毕业实习模式迫在眉睫。

本文提出的生物工程毕业实习新模式,主要通过挖掘学校和企业两方面的因素,以学校为主体,通过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转变企业对毕业实习的态度,共同为学生服务,从而既使得毕业实习环节的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加圆满,也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发挥学校的主体能动性

学校作为教学主体,是一个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以教学为服务产品的机构,是毕业实习环节的主体。这个主体主要由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组成。新模式下的毕业实习,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改变毕业实习的陈旧观念,通过积极准备毕业实习,使毕业实习的收获达到最大化。

1.教师领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实习中,教师扮演着领队的角色,主要任务是与实习单位联系,并带领学生进入实习单位,自身的教学任务相对简单,而将大部分的实习任务交给工厂和学生自己来完成,这种做法起不到真正的安排实习,指导实习的作用[3]。而新模式的毕业实习,则要求教师要担当起毕业实习中主要的教学和指导任务。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工厂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经济的发展,不可能用更多的时间和人才来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担当其指导实习的大部分工作。

第一,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必须要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掌握生物工程专业的教学体系要求。该专业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分离工程五个方向,涉及制药、食品和饮料、日用品、采矿、冶金等多个领域。为此,要求指导教师对各个方向的知识都要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并且能够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加以整合,通过不断学习最先进的专业知识,能够很好地解答实习过程中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实习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基于此,学校应该对指导毕业设计的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保证指导教师拥有较强的专业水平。

第二,指导教师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工厂实践经验。目前,大多数高校主要走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道路,因此,大多数生物工程的教师并不缺乏实验室的实践经验。但这并不能够满足指导工厂中毕业实习的要求。与实验室的设备相比,工厂中采用的设备是经过放大,且属流水作业的形式,以创造最高的经济价值为目的。尽管其操作条件可能不如实验室严格,但操作的安全系数却要求较高,因为一旦操作失误,工厂的损失会很大。这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对工厂大型设备的操作和整个生产工艺有所了解,必须有较为丰富的工厂实践经验,熟悉工厂的操作规程。对于没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提前下厂学习一段时间,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学生毕业实习顺利安全完成。

第三,指导毕业实习的教师应该在实习前一学期制定好实习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工厂的生产计划,选择最恰当的时间指导学生毕业实习,并在毕业实习前做好实习准备。

毕业实习是本科阶段最后一次实践机会,是为毕业设计环节和学生就业服务的。毕业实习前,学生应该完成相应的专业课学习,才能够用专业知识对实习过程中所看到现象和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通过毕业实习,有利于学生对工厂的布局、设备操作要求、生产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从而为能动性地完成毕业设计奠定基础。此外,在工厂的实习过程,也是学生对工厂工作环境和经济效益了解的过程,从而有助于学生衡量和比较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所以,毕业实习应该安排在专业课教学完成之后,毕业设计进行的前期,选择就业的阶段进行。而对于工厂来说,实习的时间应该安排在每年的检修之后,生产的淡季。这样,既能保证实习学生的安全,又能抽出更多的人力来指导实习,进而保证实习的质量。

经学校与工厂协商定好实习时间后,需要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在实习前一个月布置学生查阅实习工厂的相关资料,阅读生产工艺的相关文献;实习前一周可组织学生观看实习工厂提供的影像资料或者为学生讲解实习工厂的生产流程;实习出发前一天组织实习动员大会,调动学生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并强调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下厂第一天,可安排工厂专业人员与学生见面,为学生讲解生产安全和实习要求。安排学生分组并确定小组负责人,确定车间轮换顺序;实习过程中,轮流指导各车间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每天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日记并讨论总结;全部实习结束后,请工厂专业人员总结并讲解实习工艺并解答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写出实习报告,以巩固实习成果。对于教师而言,其所写出的实习总结,主要涉及实习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与实习单位合作关系的发展,以及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从而为下一期毕业实习做好准备。

2.学生毕业实习主动学习意识的加强

大学教育除了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尤其面对新时期社会的竞争,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显得至关重要。而毕业实习是学生大学期间对于主动学习能力最大的一次考验。在实习准备阶段和实习过程中,善于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成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4]。

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前,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完成全部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完成实验、工程教育、生产实习等其他实践教学活动,为毕业实习环节做好准备。在毕业实习前,学生还应该首先了解毕业实习的整体安排,对实习的各个环节有所了解,明确实习的目的和任务。其次,应该对实习单位的生产情况有所了解,主要包括:企业的规模,产品的种类,生产工艺,企业制度等。只有对实习的各个环节有充分地了解,才能够在保证毕业实习过程安全进行的基础上有所学,有所获。对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实习单位往往是以生物发酵为生产基础的制药厂、食品厂等。这种类型的企业,往往生产周期比较长,学生要想在毕业实习中真正学到东西,一般需要连续完成至少一个生产周期的实习,因而,在实习前必须做好相关资料和知识的准备,否则,在实习过程中由于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很难及时地获取资料学习。

对于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学生要先通过所学知识的思考来解决。其后再及时向工厂的技术人员或者指导老师求教。每天的实习结束后,应该对当天的实习内容加以总结,并在老师的组织下,通过讨论提问,解决实习中未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实习结束后,应在一周之内完成实习报告,总结所学内容。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实习工厂的简介,生产工艺的介绍,实习的心得和所学等,并附厂房布置简图、主要生产设备简图、物料流程图等。

二、选择实力企业建立战略关系

企业是完成毕业实习的主要基地,是影响毕业实习的关键因素。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实习企业涉及范围较广,包括食品厂、制药厂、日化厂等。针对毕业实习,应该尽可能选择发酵工艺及下游处理完整、开放性和安全系数较高的企业联系实习。除此以外,还应考虑接待实习的企业距离学校的交通便利程度、企业的规模、企业文化和就业需求等。通过选择合适的企业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既有利于保证毕业实习的圆满完成,也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学校互惠互利的目标。

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经济效益,而高校则是培养人才并推动技术发展的主力军。校企之间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既有利于推动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学校的科技创造成果尽快地转变成现实生产力,进而提高企业效益。通过与相关单位进行科研合作,更有利于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科研特色,开发适于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的生物技术产品和工艺。

通过校企科研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保障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适时参加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教师的讲座,或者提前进入实验室协助部分科研工作等途径,有利于学生对科研内容和技术成果的接触和了解,也有利于学生尽快地了解操作工艺,圆满完成毕业实习的内容。企业则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可以很好地实现技术革新,特别是可以通过毕业实习的途径,使企业更具体地考察和培养有意向来企业工作的大学生,为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引进工作奠定基础[5]。

生物工程专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普遍存在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践环节形式化,实践方式机械化等弊病。新的毕业实习模式,从以学校为主体出发,通过与企业建立科研合作关系,改变企业对待毕业实习的态度,这样,既符合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要求,又保证了学校毕业实习的教学成果。

实践表明,在新模式下培养的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强,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更符合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也缓解了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着我国国情和生物工程专业的不断发展,新的毕业实习模式也需要适时而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生物专业人才。

[1]刘石泉,赵运林,雷存喜.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浅析[J].广州化工,2011,39(2):133-134.

[2]徐德福,赵小丽,方华.工科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27:162.

[3]曾谊晖,鄂加强,朱浩,等.高校工科专业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11(4):230-231.

[4]邓静,吴华昌.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及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4):55-57.

[5]周庆元,包文姝.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2(2):229-230.

G642.0

项目名称: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度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项目号:JY2010016。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毕业工厂
我们今天毕业了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毕业季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实践探索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