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调研与对策

2011-02-19 16:35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宋玲敏
中国轻工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专业课中职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宋玲敏

关于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调研与对策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宋玲敏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也逐渐显露出来。本文主要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现状,从理论课和专业课两个方面,分析了中职学生在课堂学习上面遇到的困难。并研究总结出了学校要调整培养计划、重视实用性、依据学生特点量才育人、强调专业意识、明确学习目标等10个方面的对策。从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保证中职毕业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内,学到适合职业水平要求的知识,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对策研究

近年来,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并从政策对中职教育予以支持,然而,中等职业教育只是经历了“短暂的、基础不牢的繁荣期”,尚未获得长久、兴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受其“生计取向”和“地位取向”的影响,导致其对民众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甚至走向衰落。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影响,也有文化观念和家庭因素的制约。事实上,国家对中职学生的的需求量是庞大的,因为社会上需要大量的从事基层工种的人员。面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下降,以及市场对技术工人的迫切需求,如何做好中职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特点

目前,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差,他们中,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地学习方法,有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正是由于自身基础差,致使其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往往非常强烈,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又没有人对他们加以正确地引导,再加之社会上对中职学生的一些偏见,使得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了自卑感并渐渐地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实践表明,中职学生一般具有以下弱点与不足:即基础太薄弱;缺乏学习兴趣;目标不明确,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没有进取心;没有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的自制力差;学习无压力且不努力。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如若还按照普通高中学生上课的方式肯定行不通的。笔者认为,要想教好中职学生,最为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对每门课程的学习现状。以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例,笔者对他们进行了文化课和专业课学习现状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文化课学习特点

(1)数学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数学课学习有困难是普遍存在的。众所周知,数学是基础性学科,该课程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基础知识点的要求较高。如果基础太薄弱,往往很难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然而,正是因为学生在数学课上屡次受挫,因此,他们不仅对于学习数学兴趣不大,而且缺乏自信。加之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讲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很难适合每个学生。

(2)语文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发现,尽管语文课学习起来相对其他几门课容易一些,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较弱,阅读有困难,课上只能理解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就难以理解。也有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头脑中的知识储备不够多。还有些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写错别字,甚至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不能够根据拼音读出汉字。

(3)英语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困难较大,原因是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接触英语时间较晚,不少学生是从上初中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因此,积累的词汇量少,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差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甚至有些同学到目前为止,连起码的音标都不会认,发音也不准确,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

2.专业课学习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的宗旨是要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要学会一技之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见,专业课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一些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

(1)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够

调查发现,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认识不够,入学之初,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其发展现状几乎一无所知,更不了解将来的就业方向及工作内容,使得学生在入学初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学什么,以及怎样学。例如,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学旅游就是到各个地方游玩,是件轻松快乐的事情。殊不知旅游专业是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其未来的角色是为客人服务,而绝非是自己轻轻松松地游山玩水。他们未来的工作并不轻松。从一名专职导游的角度上说,他们需要身兼数职,既是保姆、保卫员又是协调员。在带团旅游的过程中,要随时记挂着游客的安全,防止游客走失,又要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总之,只有深刻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有主动性,学习目标才会更明确。

(2)综合实践能力的缺乏

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将教学重点放在资格考试培训中。例如,导游证考试培训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一旦学生真正进入到旅行社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就会发现自己适应不了现场的工作情况。诸如不能忍受工作环境的艰辛和失败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善于与人交际,不能很好的和游客相处;当突发紧急事件时,缺乏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头脑不冷静,不能针对不同的游客,提供因人而异的有针对性的服务等等。而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在实践环境中锻炼,仅仅通过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无法获得这种综合实践能力的。

二、针对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的现状,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调整培养计划,重视实用性

针对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特点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应调整各专业的授课计划。坚持以实用性为原则,针对专业特点,降低理论课的难度和学科间的体系性。这样,既降低了课程难度,更便于学生课程的消化和吸收,有利于使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对课本内容重新加以编排优化,剔除与本专业关联不强的内容,并适当降低课程难度。在一节课中,尽量不要涉及太多的内容,对内容跨度大、综合性太强的练习题尽量少许涉及,以免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难以接受,打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

2.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学生在入学之后,学校要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对收集上来的信息及时进行总体地归类和梳理,这样,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取向、就业倾向,设计不同的学习模块,引导学生加以选择,同时,也更大程度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强调专业意识,明确学习目标

学校不仅要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课介绍,更要将专业意识贯穿到学生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特点、将来的就业方向和工作内容,引导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4.分层教学,兼顾各层次水平的学生

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个测验,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可能遇到的困难。针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上可能会出现的层次差距,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适当地调整课程难易程度,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题。这样,既能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树立信心,又能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5.调节课堂气氛,增加教学内容的兴趣点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语言要幽默,可以将一些既符合学生特点,又和课程相关、学生容易感兴趣的知识引入其中,从而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还可以加入一些社会实践知识和生活常识,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

6.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将上课时间尽量控制在15-30分钟之间,因为讲课时间太长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学习效率降低,对于课堂剩余的时间,则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在学习上面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对他们加以指导,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提高学习的效果。

7.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授课时应该积极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讲台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

8.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中职学生仅仅学会课堂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能力强,应该成为中职毕业生最大的特点。如果学生仅仅学会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很难适应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的。为此,学校可以走校企合作之路,在为企业培养有潜力的人才的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宝贵的实践经验。

9.与学生融洽相处,树立美好的教师形象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融洽相处,经常与学生沟通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学习上面的困难。试想,有谁会不喜欢一个关心学生、幽默风趣、博学多才又认真负责的老师呢?但如果一个老师讲课枯燥、呆板,又不自主地经常挖苦学生,这样的老师有谁会喜欢呢?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

10.创建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课堂之外学生的重要时间和空间,既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舞台。在这里,学生不仅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能够能使他们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成为第二课堂中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教育远不同于普通高中阶段,和职业大学的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想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质量,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更大的耐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信任。只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中职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

[1]张文涛.曲錡.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现状与有效性教学方法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5(8).

[2]闽尚贤.运用爱达公式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时效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0(9).

[4]周正.谁念职校-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1).

G712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专业课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