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院校的招生
——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2011-02-21 09:20杨黎明
职教论坛 2011年12期
关键词:学分证书职业院校

□杨黎明

关于职业院校的招生
——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杨黎明

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又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职业院校的招生问题如同就业问题一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年轻人总体不尽如人意,入学基础较差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没有分数线的,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分数线相对也是比较低的,应该说这种情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还会继续下去。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招生的主流倾向是学生选择职业教育,选择职业教育的专业,而不是职业院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选择学生,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是被选择。客观地说,类似的问题不仅仅只有我国存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也同样存在。在欧洲和其它一些国家,职业教育被人们戏说为没有门槛的教育,凡是想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只要愿意都可以不经过入学考试直接进入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教育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

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无疑是正确的,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容易实现的,难的是如何让那些400分、300分、200分、100分,甚至100分不到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里接受同样的学习。学习有效性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基础。教师在教室上课时,通常是以中间状态的学生作为参照系的,这样,400分、300分的学生因为听懂了不要听;100分、100分不到的学生因为听不懂也不要听;剩下200分左右的学生,还有部分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教师教学的效率低下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教育目标既定的情况下,400分左右的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可以完成学业并得到相应的证书;300分左右的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协力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可以完成学业并得到相应的证书;但是对于200分、100分、100分以下的学生来说,一般是很难完成学业并得到相应的证书的。降低教育目标,让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并得到相应的证书,不仅危害学生本人,危害企业,也危害职业院校的声誉和整个职业教育。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入口的生源基本相同,但出口的处理方法则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做法是一个门进来,一个门出去;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做法则是从一个门进来,最后依据所得学分的高低依次从不同的门出去。拿到足够学分的学生可以兑换相应最高的证书如毕业证书,拿不到足够学分的学生只能暂时兑换较低层次的证书如资格证书,仅仅拿到很少学分的学生只能暂时兑换更低层次的证书如上岗证书。对于后两类学生,可以在已有证书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直到拿到足够的学分兑换较高层次的证书;也可以以普通工的身份进入劳动力市场,享受较低的工作报酬。

建立不同的职业教育学制也是较好的处理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以德国为例,除了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之外,还有一年制的职业基础培训年,参加职业基础培训年培训的学生,可以较早的进入劳动力市场,也可以进入全日制或双元制职业教育继续学习;完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进入劳动力市场,如果愿意继续深造的话,也可以进入专科高中补习一年或二年文化课程,然后进入高等专科学校或5年制大学继续学习;即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工作的人,如果还想继续学习的话,可以通过师傅课程、技术员课程的学习,最终进入高等教育学习。

至于高等职业教育,到底是招高中毕业生好还是招职业学校毕业生好,一直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笔者认为,两者皆可,但无论招的是高中毕业生还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需有个前提,凡是招高中毕业生的,需要若干企业实践;凡是招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要若干文化基础。但就具体的专业而言,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别的。一般来说,工科类专业,动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如机械制造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等等,以招职业学校毕业生为好;文科类专业,认知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国际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以招高中毕业生为好。

学制也好,招生对象也好,一定要随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猜你喜欢
学分证书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WJCI 收录证书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录证书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分美食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