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43例

2011-03-06 03:27
中国药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卡压肌电图传导

(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浙江 丽水 323800)

笔者比较了局部应用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对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其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19~65岁,平均37.8岁;肘管综合征48例,腕管综合征22例,腕尺管综合征16例;所有患者均有相应神经支配区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并经肌电图检查证实;病程1个月到5年,平均3.2年;有外伤史者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成手术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行神经松解术:上臂绑止血带,根据部位采取相应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针对不同病变,分别松解神经周围粘连,切除增生机化组织,切除囊肿,沿神经走行彻底松解直至外膜色泽正常处,压迫严重者行神经外膜松解,肘管综合征者同时行尺神经肌内前置,术后屈肘90度位石膏托外固定2~3周。治疗组在术中将甲钴胺注射液0.5 mL注入松解处受损尺神经周围,然后缝合手术切口,术后隔日肌肉注射甲钴胺注射液0.5 mL,连用4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英国医学研究院颁布的感觉、运动分级标准评定疗效。优:自觉症状消失,肌力M4以上,感觉S3以上,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大于5 m/s或恢复正常;良:自觉症状减轻,肌力M3~M2,感觉S3~S2,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但小于5 m/s;差:肌力M0~M1,感觉S0~S1,自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以前两者合计为总有效。对86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3.6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χ2检验和 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与疗效比较见表1和表2。

3 讨论

对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治疗,早期患者可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临床症状明显者,则需行手术松解神经,术中对受压神经要显露充分,尽可能探查并消除一切引起压迫的因素[1]。对于肘管综合征患者,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尺神经前置术以解除尺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发病因素[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尺神经 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正中神经 运动神经末梢感觉神经末梢37.67 ±2.32 40.20 ±5.37 40.66 ±3.74 37.40 ±5.84 43.86 ±2.84*47.15 ±5.81*45.87 ±5.49*44.16 ±5.69*37.32 ±2.68 40.12 ±4.56 40.99 ±4.01 37.88 ±5.42 39.86 ± 2.68*42.54 ± 4.59*44.25 ± 2.64*40.38 ± 4.03*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甲钴胺作为一种内源性辅酶B12[3],是通过甲基化参与体内甲基转移,易转移至神经细胞的细胞器,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与髓鞘的形成(磷脂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改善神经传导速度;还可通过甲基转移来刺激神经膜细胞蛋白质合成,以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和神经传递物质的减少,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在受损神经周围局部封闭注射甲钴胺的方法,人为地使局部环境保持相对较高的甲钴胺药物浓度,使受损神经组织易于摄取利用。因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手术治疗者。

[1]黄国华,陈德松.肘管综合征50例术后随访分析 [J].实用骨科杂志,2001,7(2):88-89.

[2]钟世镇.临床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765-770.

[3]顾玉东.提高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水平[J].中华创伤外科杂志,2003,5(1):1-4.

猜你喜欢
卡压肌电图传导
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神奇的骨传导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卡压性神经损害的另类发现*
剪切波弹性超声评价神经慢性卡压的弹性变化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与观察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