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做企业诚信经营的表率

2011-04-01 19:35李保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北京100053
产权导刊 2011年10期
关键词:诚信经营国有企业

李保民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北京 100053)

(作者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主任)

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忠实履行各种契约的承诺,以体现自身的信用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过程。诚信包含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信在其本质上是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表现。诚实就是在经营中保持真实无欺的道德规范,守信就是恪守承诺,坚守约定。诚信经营是一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维护社会信用的主体。建立现代诚信体系,政府诚信是关键,企业诚信是核心,个人诚信是基础。国有企业应做诚信经营的表率,是由国企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也是国有企业努力做强做优、创造世界一流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1 国有企业性质决定了其应当率先诚信经营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认为国有企业是最守信用的经济类组织。从企业经营发展上看,国企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诚信经营能力,一是由于它是由国家出资和担保的经济实体。应该说,任何企业在制定诚信规则,实施诚信经营时都是需要成本的,但国有企业的诚信成本主要由国家承担,即使是出了诚信危机也会由国家出面解决,由国家的信誉和实力做支撑。二是全社会的支持,巨额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大批人才的加入,这些都促使着国有企业诚信经营。三是国有企业在发展经营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促进国企贯彻诚信理念,提高诚信能力功不可没。国有企业能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信誉、起到表率作用是以上各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企业诚信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首先要求有产权制度作为基础。企业诚信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同资金、品牌、技术、管理、信息等一样,也是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率先进一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明晰的权利责任,切实保护出资者、企业和个人的财产权,就是率先打造了企业诚信经营的制度基础。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如果国有企业丧失诚信,危害的不仅是国企未来的发展,更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因此,应当率先建立企业诚信经营的产权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和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根本目的就是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当国有企业以独立的市场主体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时,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重要性便开始凸显,企业也再没有任何借口让国家来负担高额的诚信成本。国企只能从诚信经营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做起,努力进行企业本身的诚信建设来不断积累企业信誉。一个企业能否成功,从表面上看取决于它在产品和服务上受不受欢迎,核心技术上有没有竞争力,从本质上看则取决于企业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核心价值理念,发展愿景、企业文化、员工素质,以及企业所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走向世界,并在全球市场扎根、开花、结果,必须要有建立在产权制度基础上的诚信经营。否则,不但不可能成为全球化企业,在本国都很难生存与发展。可以说,产权制度建设是企业诚信经营的基础工程,“民有恒产而后有恒心”,只有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才能从体制上克服经济交易中市场主体的短期行为,彻底杜绝“捞一把就走”、“骗一回算一回”的投机心态。

2 国有企业的地位决定了其应当率先诚信经营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随着改制重组的深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大部分集中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领域,其余的也多处于所在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游,对整个行业都形成了影响力和带动力,市场竞争力也明显提升,这些都在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对国企诚信经营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客观要求。因此,国有企业要在现有基础上挖掘和充分利用已有的优势,发挥行业排头兵的作用,传播和扩大诚信经营的先进理念和行为,加深行业内部企业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好这种定位引领优势。另外,国有企业现有的信誉口碑也是一种优势,它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更是其他类型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国企应维系好这种信誉口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同时,要积极配合国家大力宣传诚信作用、维护诚信建设、不断展示诚信成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国有企业的诚信成果也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展示出来,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国有企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国有企业在处理与出资人的关系时,应当自觉维护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权利,并承担对出资者保值增值的责任;在处理与消费者的关系时,应当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质量至上、价格合理、诚实守信、服务周到,以取得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在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时,应依法纳税,自觉接受政府的宏观调控,并抵制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企业在处理与其他企业关系时,应当互相平等、相互尊重、公平竞争、诚信守约、互惠互利、团结协作,反对随意毁约、相互欺诈、恶性竞争;在处理与员工之间关系时,应当热爱员工、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以公正的分配保障员工的利益,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每个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讲求企业诚信经营的积极性。

3 国有企业的作用要求其应当率先诚信经营

国有企业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国企既是发展国民经济、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经济组织,又是实现人们精神追求和价值目标的重要社会组织。国有企业在客观上发挥示范作用的现实必然要求提升企业诚信经营能力。首先是在企业文化上,率先打造诚信经营的核心,有机地将企业诚信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国企加强以诚信建设力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企业诚信文化是在经济条件下,用以支配和调节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信用行为的一种基本理念和规范。其本质内涵是它的共赢性,即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人利益,诚实守信,按约办事,不损害对方和公众的利益。虽然目前国有企业员工形式上已完成了身份置换,但在思想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转换。此外,国企文化的更新与整合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企业文化作为驱动企业诚信经营的内在力量,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及约束作用。国企必须继续克服传统体制下遗留的惰性,努力坚持把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贯彻落实到经营管理各项工作和改革发展全过程中,树立符合市场主体身份的企业文化。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势必会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能力的提升,造就企业诚信建设的辉煌。这不仅增强了企业的软实力,其成果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诚信文化既是经济伦理、企业伦理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基础,要求把诚信经营纳入到核心领域。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企业才能既保持原有的市场,又同时开辟新的市场,最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国有企业率先加强诚信文化建设,不仅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诚信体系的重要方面。国有企业在诚信文化建设中应注重把握三点:一是结合经营实际研究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中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的规律;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的诚信标准,明确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和员工必须遵守的诚信规则,开展企业诚信培训,用事实与实践影响员工,把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与企业信息化、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要树立“诚信第一、品格第一”理念,把诚信文化观念渗透到管理过程中,变成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在掌握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把诚信经营向经营诚信上转化。企业要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必须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从长远考虑,企业若想建立诚信体系,必须将诚信与企业文化紧密相连。只有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的诚信理念,才能真正树立诚信观,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诚信在企业中广泛建立,持久发展。企业要想将诚信落到实处,把诚信贯彻到企业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就必须要在组织内部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内部诚信制度建设,实现内部激励与制衡。

4 国有企业的发展要求其应当率先诚信经营

企业诚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为了最终获得长期、稳定的利益,企业必须诚信为本。国有企业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实践者和引领者,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诚信经营的一个指导原则,一方面要求企业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企业与社会、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企业从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目标,发展到以追求经济效益、解决资源可持续利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多样化目标的统一和均衡,并在此基础上以保持人类生存基础,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目标。

现阶段,国有企业尤其要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表率作用,经营管理时要重在以下四方面下功夫:一是追求经济效益。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在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许可的前提下,企业必须追求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同时,善待竞争对手,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二是提升资源效益。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企业必须全力防止地球生物资源的衰竭和灭绝,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保护环境效益。企业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处理企业与生态关系的道德规范。它要求企业发展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确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纠正企业经营中损害生态的不正义行为,发展可持续经济;四是满足社会效益。企业社会责任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立足于局部和整体、现在和未来、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发展、生态平衡和社会公正发展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方面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表率作用,诚信经营能力的提升上也任重而道远,需要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多方支撑。我们相信,国有企业通过诚信经营能力的提高,能够继续拥有良好的信誉,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诚信经营国有企业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