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找寻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尝试

2011-04-01 19:57汪飞
成才 2011年10期
关键词:东方红老师工作

■汪飞

引领教师找寻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尝试

■汪飞

教育可以是幸福的吗?幸福与痛苦决定于我们选择去开哪扇窗!“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创始人朱永新教授倡导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要用敏锐的视角去审视我们身边的教育生活,引领教师主动找寻职业的幸福感,以昂扬向上的阳光心态投身到工作之中。

【案例一】教师书屋——心灵氧吧

2008年,我们东方红小学在教学用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毅然动用了两间教室,改造装修成了一个教师书屋:优雅的吧屋造型,柔美的灯光,藤制的沙发桌椅;书柜、报架陈列丰富的书籍和报刊杂志;装备了音响、电脑、LED屏;放置了笔墨纸砚、象棋、围棋;配齐了咖啡、茶水、点心……课间休息、午后闲暇,教师们可以自由出入,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声中,或喝点茶水、咖啡,品尝糖果饼干,闲聊谈心;或随手翻阅书刊杂志,放松心情;或手谈一局,挥毫泼墨,其乐无比……这一方天地成了教师们工作之余的心灵氧吧,大家流连忘返、笑颜常开,给工作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快乐。此举也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赏,现已被授予“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

【案例二】心的交融——幸福体验

2010年9月10日早晨7∶30,东方红小学校门口:少先队员代表佩戴鲜艳的红领巾,身披火红的授带,向每一位走进校门的老师敬上一个标准的队礼,问候一句“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校领导亲手给老师们献上一束鲜花和一封慰问信。进门后一面主题为“深深爱生情,浓浓尊师意”的彩虹墙上,一边贴上了孩子们写给老师的心理话,一边是东小老师的庄严承诺:讲台三尺,挥洒教育智慧;黑板一方,演绎美好人生。东方红教师庄严承诺——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爱护自己的职业尊严,以身立教、诲人不倦,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中享受幸福与快乐。老师们欣然提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所有老师脸上漾起了幸福的笑容。

8∶10,东小操场上,一个简短的仪式:老师们在全体学生面前庄严宣誓;五年级同学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献给您,亲爱的老师》;全校学生一起唱起《轻轻走过老师窗前》;各班学生代表向老师献上亲手折好的千纸鹤,并与老师紧紧拥抱……那一刻,老师们禁不住泪光闪闪。

2010年9月17日,东方红小学会议室,“硚口区第三届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日”座谈会正在进行。其中一个环节是每位班主任老师都在精美的贺卡上亲笔写下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合在一起,每人抽出一张,动情地念出一句句真诚而又甜美的文字:“我的幸福写在学生整洁的作业本上,盛开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孩子们每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每一天自信而天真的笑魇,无不让我感到幸福和舒心”;“那一天,小伟同学的爸爸妈妈来到我面前,说感谢老师触动了他们,为了孩子,他们不离婚了,看到小伟欣喜的样子,我的幸福无与伦比”……那一场幸福传递的情境,让我们感到做老师,好幸福!

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仁爱与豁达中来,从沟通与交流中来。一些教师存在职业倦怠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校长和学校管理干部而言,其使命就是要促进管理层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促进教师之间的和谐,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形成全面和谐、相互促进的良好人文环境,将学校打造成为教师生活的“心安之所”、工作的用武之地、心灵的“诗意般栖居之地”。我们要时时刻刻顾及被管理者的内心感受,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做教师的知心朋友。

我们东方红小学已形成惯例:教师生病住院,领导必将问候送到病床前;每逢节日来临,校长必给每一位教师发送祝福的短信;教师良好行为一经发生,校领导一定记得即时肯定、及时表彰或奖励……这样,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赞赏的目光、一次会意的点头、一个笑脸、一个手势,都会使教师心暖如春,工作激情不断提升。

【案例三】智慧回旋——幸福尊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按照区教育局的总体部署,近三年来,我们深入推进“节节课好”主题实践活动,教学管理的重心一直放在“关注常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推门听课”是东方红小学的一道风景。校长身体力行,每周至少听五堂课。清早,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准备当天的课程时,我们便会出现在办公室的门口,笑呵呵地通知其中一位老师,今天要听他的推门课。“提前半个小时左右通知老师,这是对老师们的一种尊重。”我这样认为,“同时我也要告诉被听课的老师,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包袱,我不是要听你的展示课,而是要听你常态下的课,要保证每节课都达到这个水准。”

一次,我点到了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这位语文老师刚刚来到东小不久,“推门课”对于他来说可是第一次。

“为什么要听我的推门课?是不是我的教学出现什么问题了?还是要有意为难一下我这样新来的老师?”各种念头一股脑儿地从这位老师的脑子里冒了出来,他已经完全没有了上课的心思。马上要上课了,这位语文老师却在楼道里拦住了我,难为情地告诉我,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今天能不能先听别人的课。

原以为会遭到我的批评,我却笑着答应了他:“没问题,我今天先去听别人的课。但是你的推门课我还是要听的,不过我不再来找你,我希望下次你能请我来听你的推门课。”

逃过了“一劫”,这位老师开始认真观察别的老师的“推门课”。他发现,“推门课”并非人人害怕的“劫难”,恰恰相反,却是人人争的“抢手货”。

一堂“推门课”,我们并不只是在从“推门进来”到“关门出去”这40分钟里,除了最开始备课,更包括课后的教学研讨,听完课之后,所有参与听课的老师都要对课程进行评价,哪些是精彩的地方,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各个年级组的老师都要参加。在这种活动中,不单单是上课的老师本身得到了锻炼,每一个听课和评课的老师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启发。“推门课”从一开始的“监督”性质逐渐转化为自觉的专业研讨。

不久之后,那位语文老师果然找到了我,请我抽空来听他的“推门课”,我也如约而至。

我暗暗高兴,由于自己的宽容大度,呵护了一位年轻教师的自尊心,从那堂课那位教师的自信表现和明显进步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管理者,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以退为进,给别人一个充足的空间,也是给自己一个智慧的回旋。教师得到理解和尊重,能使教师的个性得到张扬,理念得到提升,艺术得到锤炼,品性得到净化,心境得到调和,有助于教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身教育活动并捕捉到教育的快乐。

人因为幸福而热爱,因为热爱而投入。教师的幸福是相对的。它相对于教师的付出,相对于教育的辛苦,相对于微薄的收入,相对于社会发展的苛求,相对于教育改革的催促。教师的劳动是辛苦的、清苦的,更是细腻的、严谨的。因而,只有那些勤于思索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尾巴;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取的教师才能体验到教育的幸福。教师的收入虽然微薄,却时刻对学生怀有教育责任,他们才能苦中作乐;教师的工作虽然面对无尽的困惑,却时刻胸怀教育良知,他们才能默默无闻于纷杂的浮躁之世,辛勤地耕耘,播种善良,播撒智慧。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洞察教师的内心,充分尊重他们,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广大教师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来发挥他们的智慧。因而,我在工作中时时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并关心每一位教师,注重引导大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增强“一家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的和谐团队意识,这样帮助教师们建立起了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起了“每个人都在为学校工作,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工作”的理念,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热爱学生、愉快工作的积极行动。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教师只有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已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手段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是存在的目的。

(作者单位:武汉市硚口区东方红小学)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东方红老师工作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
“东方红英雄”家族面面观
东方红20周年谱华章
不工作,爽飞了?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