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引导务实高效彰显特色
——“十佳”备课组长的几点做法

2011-04-01 19:57向文
成才 2011年10期
关键词:优质课备课组教案

■向文

教研引导务实高效彰显特色
——“十佳”备课组长的几点做法

■向文

一、注重教研,走务实之路,落实备课组的各项活动

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历史备课组长雷学明,在集体备课上,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教研活动,形成了常青第一学校《历史》备课组特有的备课模式及实用的备课流程。

(一)确立“三四五式”的备课模式

1.做到“三统一”

“三统一”即统一时间地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要有法、但无定法”的教学理念。确定每周三上午9点在预定办公室召开备课组会,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教材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在备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框架,确定本周的教学进度;最后统一教学思想,初步形成各年级一周的教学思路,各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教学环节。

2.做到“四明确”

“四明确”即明确课标、明确教材、明确学生、明确重难点。备课时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钻研教材,备学生,做到因材施教。然后明确重难点,如何去突破。走“务实”的教学之路,克服“满堂灌”的思想,不是就课讲课,而是寻找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学校“高效课堂”的具体要求,

3.做到“五落实”

“五落实”即落实基础知识、落实能力的培养、落实重难点、落实教学评价、落实学生反馈。为了检验集体备课质量及教学效果,备课组认真备好“五落实”,此次备课要围绕上次备课确定的目标一一加以落实,看是否到达预期目标。“反思教学”是教师真正做到“五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回授和分析,写出教学反思,提出“补救”措施,同时又为下一轮备课及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几年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总结出的“三四五式”备课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三个年级尤其是九年级在期中、期末及中考中的成绩都位居江汉区前列。

(二)务实的备课流程的实施

1.个人初备

个人初备时,一定要在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做到“四明确”“五落实”。要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2.集体研讨、磨合

组内教师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确定中心发言人,备课中允许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只有教师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3.确定教学思路及教案

中心发言人说课后,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做到“四明确”“五落实”。最终确定教学思路及教案,真正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实用、务实。

4.课堂演示(授课)

课堂演示就是指备课组确定教学思路后,正式面对学生上课。组内教师要参加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

5.课后交流与反思

课后交流,就是对备课阶段的总结。教师在上课后,备课组要及时进行交流,趁热打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求真务实,走高效之路,成绩斐然

创建高效的备课组是备课组的工作目标。雷学明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贯彻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去。他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他认为教师是学校为学生减负的关键,所以苦练内功。他采用的“六步教学模式”(“导读”→“质疑讨论”→“精讲”→“小结归纳”→“识记”→“测评”),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受得学校领导及学生的一致好评,并被作为江汉区的经验推广。雷学明老师还应邀在江汉区《历史与社会》教师培训上作了“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效率”的报告,得到与会全体教师的高度评价。

正是在创建高效的备课组的活动中,备课组教师在市区优质课、论文及教案评比中成绩斐然。如:在“高效课堂竞赛”中,周小林获得校级一等奖,她的优质课《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获区级一等奖;雷学明老师的优质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洋务运动》分别获市区优质课一等奖、二等奖;向文老师获湖北省级论文一等奖,江岸区教案评比一等奖等;谭洁老师的优质课《地球之旅》获市级一等奖;王松稷老师的优质课《长征》获市级一等奖。

三、落实“青蓝工程”,走师徒结对之路

《历史》备课组是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集体。作为备课组长,要求老教师能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能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无私的帮助。中年教师能起到协调作用,青年教师能以老教师为榜样,刻苦学习,勇于钻研,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此,我组实施了“青蓝工程”,走师徒结对之路,每年开学初签订师徒合同,学期末落实师徒合同的成效。雷学明老师与青年教师谭洁签订了师徒合同。在“备”“教”“批”“辅”“导”“析”等方面给她指导。谭老师也是一名很有上进、勤奋好学的青年教师,她很快在教学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全市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备课组充分发挥组内各教师的特长,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老带新、师带头的传帮带机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许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四、承担教研活动,走科研创新之路

为把《历史》备课组建设成为一个科研型、创新型的备课集体,雷学明老师在抓好教学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从事教科研研究,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科研型、创新型的教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工作。为了这一目标,他要求备课组教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创新教学方面下功夫。作为组长积极参加市区教研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如在开始使用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时,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如对“社区”的教学,能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效果显著。他直接用“常青花园”社区组织教学,深受学生的好评。其论文《如何选取乡土化案例》得以在《成才》杂志公开发表,该文章也被武汉市基础教育课程《历史与社会》综合课程一书收录。

他还注重校本研究。自2006年秋季实施新课改以来,全组加大了校本研究的力度,取得了一定成绩。“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模式”是创新的体现之一。该模式在我校的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深受广大教师及学生的欢迎。教师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1)开发文字资源:通过集体备课,结合学生的实际,历史组已经初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电子教案”,包括七、八、九年级的备课教案、学案。如李老师精编版的电子教案;雷老师的系统化的学生笔记等。

(2)开发音像资源:为了直观教学的需要,教师们制作了许多音像资源。如李老师制作的教学VCD,基本能供给三个年级的教学使用。向老师、谭老师精选了许多电影、电视节目录像供教学之用。

五、发挥各自特长,走教学资然共享之路

雷学明老师非常重视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特长,调动每一个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们都能自觉收集各种教学资源,并主动放在我校“教师共享”上,供每一个教师使用。例如:李晓平老师几乎制作了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历史》课件,放在我校“教师共享”上,毫无保留地提供给本组老师在教学上使用。为了保持这些教学资源,李老师将这些课件制成光盘,编成目录,供大家随时查找、使用,老师们也自觉地把自己在使用课件后的一些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李老师,李老师在听取意见后及时对课件也进行了改进,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武汉市常青第一学校)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优质课备课组教案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