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斯多德自然学说的存在学解读

2011-04-07 08:38李晓兰
关键词:论题海德格尔异质

段 纯,李晓兰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兰州 730000)

【思想发见】

亚里斯多德自然学说的存在学解读

段 纯,李晓兰

(兰州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兰州 730000)

以重新解读亚里斯多德的自然学说为契机,沿着海德格尔对亚氏自然学说的分析思路,对(自然)与(技术)的本质进行现象学追问,提出了由与开启的两个存在学论题。与这两种不同的制造方式属于同一种原始建构,“异质同构”是对其的扼要叙述,而且这两种不同的解蔽方式最终把诸种存在者带入相同的无蔽状态。

亚里斯多德;海德格尔;自然学说;存在学

自然学说是亚里斯多德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对自然学说的许多传统解读要么拘泥于笛卡尔以来的二元论,要么局限于机械唯物论,都有失偏颇。海德格尔立足于现象学方法剖析亚里斯多德的自然学说,自成一家之言。形式显示是海德格尔提出的重要现象学方法,这种对实际生活经验原始开显的运思在其论文《论的本质和概念》(以下简称《自然》)与《技术的追问》(以下简称《技术》)中均有体现。基于海德格尔对(自然)与(技术)之本质的追问,我们可以看到自然与(自然存在者)的存在学差异,进而探寻技术与(制作物)的存在学差异。澄清自然与技术的本质后,就能领会到前述两种存在学差异,才能先行把握这两个存在学论题的“异质同构”性。

一、追问自然与技术的本质

在对自然的本质有了最基本的把握之后,海德格尔接着思考自然的存在问题,同时对自然展开更深刻的追问。他断言:“之存在和作为存在的始终是不可证明的,因为毋需证明;而且,它之所以不需要证明,是因为,从而来的存在者无论在何处立身于敞开域中,它都已自行显示出来并且可以一目了然了。”[1]304由此观之,当海德格尔点明是——即某个存在者之存在,而且该存在者之存在已在其自身中先行得以视见,自然就是存在,是那种标志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东西,我们不会觉得突兀。海德格尔有意避开希腊文的流行翻译,诸如“实体”、“本质”之类,而独辟蹊径地找寻并开启了其特有的解释——存在。

另外应该看到,当下之物之所以被叫做当下之物,是因为它作为个别事物逗留于外观或形式中,保存着它的逗留或在场化,从这种外观或形式之保存而来在外观或形式中,并且出于外观或形式而立身,用希腊文来讲就是“存在”。因此,关于海德格尔对自然的第二个本质规定——将其界定为(形式),即入于外观的设置就变得容易理解了。一般被译为形式,海德格尔在这里亦有自己的解释。

海德格尔现象学分析至关重要的是他提到亚里斯多德的话:剥夺、拒绝也是某种外观。在在场者的被感触者中,同时也有某种东西不在场(如对冰冷的水而言,热离场了),而且我们恰恰是根据不在场化才特别地感触到如此在场者。索科洛夫斯基亦有言“在场与不在场分别是充满的与空无的意向的物之关联”。[2]33“事实上,不在场却通常被我们忽略与回避了:我们倾向于认为,我们意识到的每一物必须实际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不可能认为我们真的可以意向那些不在场的东西。”[2]36须知,作为一个通行的术语,意向性既包括空无的意向,又包括充满的意向。

综上,自然可以理解为那种从自身而来、向着自身行进的它自身的不在场化的在场化。但海德格尔警示我们不可把诸如不在场的在场化之类消解于一种轻浮的、辩证法的概念游戏中,而守不住它的奇特之处。

二、由自然与技术开启的两个存在学论题

我们一般熟知的存在学论题是存在相对于存在者的优先地位,存在者作为被问及者,是存在的物之关联,而由自然与技术所开启的存在学论题往往被忽视。在《自然》一文中,海德格尔指出:“预先显示自身的东西,诸如中的,诸如一切历史性过程中的历史,诸如一切艺术作品中的艺术,诸如一切生命体中的‘生命’,这种已然收入眼帘的东西最难被看到,最少被把握,几乎总是被伪装为某种纯粹事后追加的东西,因而恰恰被忽视了。”[1]305在此,海德格尔认为自然、艺术、生命都是预先显示自身的东西,却不说制作物的也是预先显示自身的,因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会触及自然与技术、自然存在者与制作物的本质区别,并全面展开由自然与技术开启的两个存在学论题及其存在学差异。

不难得知,通向自然的自然道路是进入在场化出现的一种方式,其中在场化的去处、来处和方式始终如一;而通向技术的技术道路却无法变成一种走向在场的方式,根本原因是技术放弃了对真理本身的认知和建构,因而被存在之本质拒绝。这正是自然与技术的本质区别。而自然存在者与制作物的本质区别也恰恰在于前者运动状态的起始与支配尽在自身中,后者由之而取得其起始和开端的那个东西并不在它们本身中,而是在建造者中,在那个支配着作为的的建造者那里。但当也指那种使真进入美的产出的时候,当也指美的艺术的创作的时候,当艺术仅仅被叫做的时候,仍然被存在拒之门外吗?当然不会,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是一种唯一的、多样的解蔽。艺术是虔诚的,是顺从于真理之运作和保藏的。“不仅手工制作,不仅人工创作的使……显露和使……进入图像是一种产出,即。甚至是最高意义上的”。[3]930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技术放弃了对真理本身的认知和建基,但这种放弃并非原始的、根本的、无法挽回的,技术能否预先显示自身并没有一锤定音,当工匠向艺术家蜕变,技术品向艺术品升华,技术向艺术过渡的时候,存在之门便又向技术敞开了。

因此,如果说由自然开启的存在学论题是从自然而来存在的自然存在者中的自然的物之关联问题,那么此时的问题就是自然存在者的自然性。如果说技术开启的存在学论题是指在建造者(艺术家)作用下,从技术而来存在的制作物(艺术品)中的技术的物之关联问题,那么,尚需进一步探讨的就是制作物(艺术品)的艺术性。两种存在学差异就分别是自然存在者与自然的差异,自然相对于自然存在者的优先地位以及制作物(艺术品)与技术的差异,技术相对于制作物(艺术品)的优先地位。如果说自然预先显示自身,那么作为艺术的技术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异质同构

我们现在已经澄清自然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尽管二者都先行显示自身,因而存在之本质在其中显明,但毕竟自然与技术属于存在者存在的不同门类。而我们试图阐述的“异质同构”中的“异质”恰恰就是自然与技术的本质差异,“同构”既是指从同一种原始的建构中分裂出来的两种制造方式,即自然存在者是从自然而来存在的,自然对自然存在者的建构起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制作物(艺术品)是在建造者(艺术家)的作用下,从技术而来存在的,技术决定制作物(艺术品)的建构,又是指存在先行于自然存在者与制作物(艺术品),因而在二者的原始构建中是最本质的要素。

既然两种不同的制造方式属于同一种原始建构,那么这种原始建构是如何发生的呢?海德格尔认为:“引发关涉到一向在产出中显露出来的东西的在场。产出从遮蔽状态而来进入无蔽状态中而带出。唯就遮蔽者入于无蔽领域的到来而言,产出才发生。这种到来基于并且回荡于我们所谓的解蔽中。”[3]930

最后,在海德格尔看来,自然就是某个存在者之存在,而且该存在者之存在已在其自身中先行得以视见,“是一种解蔽方式。它揭示那种并非自己产出自己并且尚不眼前现有的东西,后者因而可能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地表现出来。……之决定性的东西绝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上面所述的解蔽。作为这种解蔽,而非作为制作,才是一种产出”。[3]931自然存在者由于自然的自行解蔽而存在,制作物(艺术品)从艺术家的技术之解蔽活动而存在。就此意义而言,存在先行于自然存在者与制作物(艺术品)。但尤须注意的是,海德格尔主张“存在之本质乃是自行解蔽、涌现、显露入无蔽域中——即”。[1]351作为一种解蔽方式的技术并非自行发生,而是由于艺术家的缘故。解蔽,希腊人以表示,罗马人以“真理”(veritas)翻译,德文则是“真理”(Wahrheit)。正是作为一种解蔽的技术才恰恰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认知和建基,因而技术与自然异质同构地产出存在者,一道体现了存在之本质。

综上,自然与技术只是产出之本质的不同方式,二者属于同一种原始建构,即属于原始的产出,是两种不同的解蔽方式,把不同的存在者从遮蔽状态带入无蔽状态。海德格尔对亚氏自然学说的存在学解读和阐释是所有哲学家中最为深刻的,可谓振聋发聩。阅读海德格尔的著作可以获得对亚里斯多德的重新理解,认识到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方法的重要性,而真理与存在之光也才会进一步敞亮。

[1][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Robert Sokolowski.Introduction to Phenomenolog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3][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M].孙周兴,选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An Ontological Explanation on Aristotle’s Theory of Nature

DUAN Chun,LIXiao-la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Aristotle and Heidegger’s contribution to Theory of Nature,this paper phenomenologically interrogates the nature ofandand creatively advances two ontological subjects opened byand.The two differentways of coming to being ofandbelong to an identical primitive construction and‘the-different-nature-and-the-same-construction’is a brief summary of it,and these two different ways of revealing finally bring diverse entities to the same unconcealedness.

Aristotle;Heidegger;theory of nature;ontology

B5

A

1672-3910(2011)05-0029-04

2010-03-08

段纯(1988-),男,土家族,湖北来凤人,硕士生。

猜你喜欢
论题海德格尔异质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关于一道数论题的思考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论题的价值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