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

2011-04-08 23:15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年14期
关键词: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王 莉

王莉:女,本科,护士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高危足);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是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1]。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共收治28例糖尿病足患者,根据经典Wagner分级法[2]属2~5级,对其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16例,女12例。年龄45~79岁,平均62岁。糖尿病病程5~25年。血糖12.3~24.8 mmol/L。足部破溃就诊时间为5 d~6个月,溃疡直径1.5~8 cm,溃疡深及皮下、肌腱及骨膜不等。

2 病因

目前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多是中、小动脉硬化闭塞与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3]。动脉及小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发生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产物的排除,导致肢端缺血、缺氧、营养障碍,局部失去活力。加之神经病变抵抗力下降,痛、温觉障碍或消失,因此发生严重的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甚者需要截肢。

3 治疗

尽早使用胰岛素,根据血糖情况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或安装胰岛素泵,尽可能使血糖降至理想水平,采取空腹、三餐后2 h、睡前及凌晨3:00监测血糖,及时处理血糖过高或过低。治疗上辅以敏感抗菌药物抗感染、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药物及相关支持治疗。局部治疗用我科自制的治疗糖尿病足的药水:生理盐水100 ml+庆大霉素16万U+胰岛素24 U,定时滴注到糖尿病足患者创面上,行无菌纱布湿敷。

4 护理

4.1 局部溃疡的护理

白天创面尽量暴露,行0.5%活力碘消毒,每1~2 h向创面滴注我科自制糖尿病足药水,无菌纱布湿敷。夜间可根据创面选择合适的敷料。行多处切口清创引流者,在创面潜道内填入溃疡糊及引流条,确保引流通畅。创面有坏死腐烂组织时,用无菌棉球加生理盐水除去溃疡表面的脓痂,彻底清洗痂皮及其下的坏死腐烂组织[4]。创面的坏死组织需用无菌剪逐步修剪。创面无坏死腐烂组织时,在表面喷洒表皮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的生长及修复。局部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为30~50 cm,每日2次,每次15 min。对小的溃疡用红外线照射加白蛋白、氯霉素粉外敷可加速创面愈合[5]。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和颜色的变化以及动脉搏动情况、溃疡坏疽程度等。

4.2 饮食护理

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6],讲解饮食疗法的重要性,向患者提供常见食物的热能值及含糖量。指导患者三餐定时定量,根据个人的饮食要求、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总量,以1/5、2/5、2/5分配于早、中、晚3餐,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平衡,以控制良好的血糖值。糖尿病足部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10% ~20%。此外,还应帮助患者戒烟,烟草中含有尼古丁,可引起周围血管痉挛,加重病情。

4.3 运动护理

根据患者溃疡情况,指导并协助其做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多做肢体屈伸功能练习,以免下肢发生失用性功能减退、肌萎缩等。嘱患者每日适当做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 min,如甩腿运动等,平时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溃疡患者创口稳定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4.4 心理护理

患者面对疼痛、有可能截肢、病程漫长及经济方面等多重压力,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影响睡眠和饮食的质量,从而影响血糖的变化。可以采用以下护理措施:(1)认真做好入院宣教,使其熟悉医院的环境及所负责的医护人员的姓名,并产生信任感,解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消除对医院的恐惧心理。(2)与医师沟通,让患者积极地参与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3)在对其护理时给予屏风遮挡。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态度要亲切,耐心细致地讲述该病的病程规律,可向其介绍已治愈糖尿病足患者的案例,树立患者的信心,使其安心配合治疗。(4)告诉患者情绪不稳定可影响血糖波动,不利于治疗。

4.5 健康教育

糖尿病足从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而致的,故糖尿病足是在防治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健康教育[7]。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可大大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包括:(1)入院时向患者宣教糖尿病足的成因、治疗原则及可能的预后,特别强调糖尿病足的预后缓慢,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及信心。(2)对糖尿病饮食、运动、用药、并发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针对患者的个体具体知晓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3)糖尿病足可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加强对可能发生糖尿病足患者的教育。糖尿病足的临床症状常见为肢端供血不足,局部皮肤浮肿,足部出现、麻木、感觉迟钝或部分丧失,并伴有疼痛,尤其夜间明显。患者平时不仅要注意血糖值,还应该定期做预防检查以及时刻留意身体的变化,如果下肢突然出现发凉、发麻、发肿、知觉不灵敏,应该引起警觉,如果反复出现,很有可能是发生糖尿病足病的隐性期症状,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4)足部保健教育:告知患者对任何小的足部损伤都应该重视。糖尿病患者平日做好足部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注意足部清洁,可使用润滑乳液经常擦试足部皮肤,保持皮肤的柔软润滑。修剪脚趾甲时不应用锐利的剪刀,以免刺破皮肤,不要穿过紧的、不透气的鞋袜,不要光脚走路和光脚穿鞋,穿鞋要合适,应选择面料软、透气性好、厚及软底鞋,以避免足部受压损伤。有脚癣应及时治疗。禁止在足部放置热水袋、热垫,以免烫伤足部。定时做足部的检查,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挤压伤、红肿或溃疡。

5 结果

28例糖尿病足患者经采用降糖、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创面护理、肢体锻炼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后,除1例患者创面较大,转入外科行植皮术,1例患者感染严重,全足坏疽,行截肢手术,其余26例经2周~3个月的治疗,均已愈合。

6 结论

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作,护理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足愈合的好坏,护理人员应加强专科知识学习,平时在护理糖尿病及糖尿病足患者时,应做到细心观察、精心护理、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就能积极控制和消除易发因素,有效的控制糖尿病足患者的病情发展,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1]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793.

[2]文 静,刘 敏.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6,5(3):58 -60.

[3]张培华主编.临床血管外科学[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212-2215.

[4]孙晓洁.糖尿病足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63-64.

[5]尹淑丽,阮江华.红外线照射加白蛋白、氯霉素粉外敷治疗糠尿病足[J].护理学杂志,2003,18(11):829 -830.

[6]庄茹娟,冯继红.糖尿病足28例预防治疗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75 -76.

[7]卫 红.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9 -51.

猜你喜欢
坏疽糖尿病足溃疡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都是“溃疡”惹的祸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