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件

2011-04-10 08:32
中国船检 2011年1期
关键词:船级社海事船舶

中国海事“九新”收官“十一五”

安全监管凸显新成效。强化安全管理规律运用;坚持源头和现场管理并举;深化专项整治活动;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在全社会水路运输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十五”末期1.73倍、1.34倍和1.63倍的情况下,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死亡失踪人数、沉船艘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下降37.8%、31.3%、36.3%和34.6%,未发生一起死亡失踪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三个服务”取得新成果。主动发挥专业优势,在有效监管的同时,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主要表现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抗击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帮扶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障重点民生工程和大型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国家权益六个方面。

航海保障奠定新基础。营造了安全、畅通的通航环境,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助航服务,为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撑。推进沿海通航水域规划、维护航路航区通航秩序、完善船舶通信与监控网络、完善助航体系建设、提升测绘现代化程度。

依法行政进入新阶段。确立了符合我国水上安全监管现实状况和特点的法律体系框架,实施执法责任和过错责任追究,行政相对人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海事法规体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基础装备实现新突破。基本建设投资53.5亿元,为“十五”时期投资的2.8倍,已具备立体巡航搜救能力。其中,海事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飞机购置和大中型船舶建造取得突破、溢油应急清除装备建设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

国际地位跃上新台阶。我国连续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国际航标协会理事会主席首次由我国海事官员担任,中国海事履约水平和国际海事影响力显著提升。完成国际海事组织自愿审核机制迎审工作、增强国际海事话语权、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队伍建设达到新水平。深化水监体制改革,优化队伍结构,持续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为海事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优化队伍结构、强化队伍素质教育、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党建工作呈现新气象。各级党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海事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持续加强、效果明显、干部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不断增强、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形象得到新提升。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显著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新闻宣传工作成效明显、政风行风建设持续深化。 (本刊记者 崔 燕)

施耐德电气与中远船务牵手合作

日前,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与中远船务正式牵手合作。据悉,施耐德电气将为在中远船务建造的挪威库娜森航运集团的穿梭油轮“福塔雷萨·库娜森”(FORTALEZA KNUTSEN)提供全套中低压电气解决方案,确保其持续供电能力与高度安全性。“福塔雷萨·库娜森”为我国船厂打造的最大穿梭油轮,填补了我国在先进海洋工程船舶设计建造上的空白,2011年交付后将用于巴西的海洋石油项目。同时,施耐德电气还将与中远船务与挪威库娜森航运集团开展后续合作,包括一系列全球服务以及后续船舶建造等。

“我与世界上很多知名电气厂商都有过合作,但是将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考虑得如此重要和周到的厂家,这是我在20多年的工作经验中第一次见到。我完全相信你们将为我们大型穿梭油轮的建造运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挪威库娜森航运集团项目经理如是说。(杨培举)

2011年春运期间水路客运同比增6%

2011年1月11日,交通运输部召开2011年交通运输春运工作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表示,根据预测,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道路旅客运输量将达25.56亿人次,日均6390万人,同比增长11.6%;全国水路客运量约为3500万人次,同比增长6%。对此,交通运输部采取了周密部署,及早安排;准备充足运力,优化运输组织;加强安全监管,维护行业稳定;强化应急保障,密切部门协作;维护市场秩序,稳定运输价格;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优质服务等有效措施保证每一位旅客走得顺畅,走得通畅。 (崔 燕)

“上海格式”造船合同问世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活动中心与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CMAC)上海分会起草的标准新造船合同,历时3年共10次修改终于问世,并受到了国际海事界的广泛关注。1月4日,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主动上门与CMAC商谈合作事宜,双方有意合作制订发布BIMCO-CMAC新造船合同。

“上海格式”标准新造船合同不仅充分吸纳了我国通用造船合同和大部分国际标准造船合同的优点,而且考虑了国际船舶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和国际海事界陆续推出新规范、新标准的现状,既适用于大型船舶建造,也适用于内河船舶建造,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更符合中国的行业实践和惯例。如,BIMCO版的格式合同中,新造船的航速如达不到技术说明书上的保证航速,就采取“减法罚款”,但如超过却没有奖励,而在“上海格式”中,如实际航速超过保证航速,买方应向建造方支付一定的奖励款项。传统格式中,晚交船有罚款,而“上海格式”增加了提前交船有奖励的规定。

LNG动力VLCC概念船设计引人注目

与使用传统燃料 的VLCC相 比,世界上首个以LNG为动力的无压载水系统VLCC,其日常动力成本会节省13%,在整个20年的运营周期内,可为船东节省2400万美元运营成本。DNV(挪威船级社)称,与传统应用重质燃油花费37000美元/日的VLCC相比,未来LNG动力船成本为32260美元/日。基于对未来燃料价格的估算,在船舶运营周期内,节省的成本将会更加可观。DNV发言人称,LNG与重质燃油和船用柴油的差别预计会不断增大,未来会更加偏爱LNG燃料。与传统VLCC相比,Triality概念船按照每天用50吨LNG燃料,每吨570美元计算,减少了25%的能源消耗。除了应用LNG燃料外,VLCC每日也用约4.7吨的船用柴油,花费约为800美元。相比较来说,一个传统的VLCC每天将耗费掉74吨重质燃油,每吨花费为500美元。DNV工程团队称,Triality概念船目前还没有进入船厂设计,最早可以在2012年开始订购,第一艘以LNG为动力的油轮将于2014年下水。据预测,这种船的造价可能比普通VLCC新造船高出10%~15%,大约为1亿美元。到2020年,接近一半的新造船都将以LNG为燃料,到2050年,以LNG为燃料的船舶将覆盖至整个船队。Triality的概念来自于2010年4月份DNV新概念集装箱船“Quantum”的研究设想,新概念船Triality长330米,宽60米,设计载重300000吨,并且载重13500立方米LNG燃料,续航能力24000海里。 (史婧力 编译)

碳作战室在网上公布船舶碳足迹

最近,非盈利组织碳作战室在网站上公布了6万多艘商船的能效数据,此举为租船人和其他利益方提供了对比相似船型和规格的可能性。EEDI公式问世以来,许多组织开始使用它来计算现有船舶的能效。碳作战室发布的船舶能效数据,涵盖从马士基的Emma Maersk号大型集装箱船,到较小且船龄较长的船舶。马士基对碳作战室的这一努力表示欢迎,同时指出马士基航运成为世界上首个拥有自己碳足迹的船公司,该碳足迹已经得到清洁货物工作小组的证实,马士基航运甚至可以向货主提供其装载的集装箱的碳足迹。

碳作战室希望租家和货主通过这个系统选择到更具效能的船舶,从而为顾客节省费用,同时,它还希望港口应用这个系统推助实现清洁空气的行动计划。碳作战室希望资料的发布能驱动船东重新受到激励,从而安装、应用技术或规程来提高船舶效能。碳作战室首席运营官表示,如果船东改进了环保技术,网站将帮助公布更新的信息,他承认,EEDI并不完美,但它是目前业内最好的能效指数。尽管意图是鼓励船级社在未来推动数据的核实,但他承认船舶能效网站上的数据是未经核实的预测。 (史婧力 编译)

岸电标准有望今年获批

岸电作为一种减少航运业造成港口污染的措施,近来得到越来越多提倡。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一系列岸电连接标准草案,同时致力于单独标准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又对标准制定进行了补充。如果没有进一步修订,该文件将成为最终版。目前,不能确定今年一月份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投票能否通过这75页文件。即使草案不能获得通过,岸电使用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展。目前,至少有11个欧洲港口以及美国港口具备关闭船舶发动机安装岸电的水平。各船级社已经开始制定指南供船舶使用。美国船级社已经完成一套指南确保将船舶连接到电源及切换系统时的安全操作。频率问题是船舶使用岸电全球标准发展的主要障碍,另一个困难在于变压器的需求及码头周边系统的成本。 (张向辉 编译)

海兰信HLD-SC 200型船舶操舵控制系统获GL证书

2010年12月21日,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HLD-SC 200型船舶操舵控制系统顺利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GL)认证,获得由其颁发的产品型式认可证书,同时获得了GL代表EC(欧盟)颁发的型式测试证书及生产质量保障证书。

HLD-SC 200是HIGHLANDER品牌操舵控制系统的第二代产品,历时2年研发,在继承了第一代优秀航向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加强了在安全性、便利性、节能环保性方面的改进。通过GL的验证,对操舵控制系统走进国际市场来说意义重大。该操舵控制系统于2010年7月获得了中国船级社产品证书,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德国劳氏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并获得EC认证的船舶操舵仪产品。

《自动超声探伤技术在自动焊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国内领先

2010年12月29~ 30日, 中国船级社技术处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试验室/科兰世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承担的“自动超声探伤(AUT)技术在自动焊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验收评审会。评审组由来自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海油蓝海工程检测技术服务公司、中石油管道局、江苏中特、欧宁检测技术公司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组专家听取了AUT技术研究报告、AUT工艺开发报告和基于Focus LT主机的AUT系统开发报告,观看了设备操作演示,经现场质询及充分讨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评审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并结题。(杨培举)

猜你喜欢
船级社海事船舶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从规范要求看各船级社对柴油机认可的差异化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信息精要与海事扫描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 扬帆奋起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