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生态位内涵与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2011-04-12 11:44方立峰王颖晖
山东社会科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集群文化产业资源

方立峰 王颖晖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3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文化产业生态位内涵与空间格局构建研究

方立峰 王颖晖

(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63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72)

生态位概念描述了生物体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反映了生物对资源及环境变量的利用情况,文化产业具有许多与生物相似的特性,包括竞争性、共生性、传承性等等,这决定着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会经历与生物种群相类似的演化过程。

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生态位构建;空间格局

当前文化产业在全球已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其空间集聚特征日益引起各界的关注,成为国际文化产业研究的新趋向。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培育阶段,各地方政府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业,出台各种政策给予扶持,为了充分发挥文化产业企业之间的群聚效应,将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的首选方案。但是很多涌现的文化产业园区有的是变相圈地,有的没有清晰的定位而仅作为单纯的旅游开发资源,缺乏集群内外部环境动态适应与创新能力。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运用生态位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竞争优势培育进行研究,文化产业高度知识密集性与价值关联性使其在资源控制与利用、环境适应方面具有典型的生态位内涵,生态位思想强调外界环境因素对产业的选择与利导影响,对于研究文化产业的生存战略和成长机制起着很大的作用,从生态位视角研究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能够突破以往文化产业集群研究重个例、重区域,而忽视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适应与资源拓展等普遍共性问题。

一、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内涵

生态位是一个即抽象又含义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①胡成功:《生态位理论与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方略》,《中国软科学》2000年第6期。,同时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客观实在,反映了环境所提供的资源系统和生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宜度。在全球竞争格局下,单个产业的竞争优势难以形成并长期保持,需要超越产业自身的视角,关注于整个产业生态系统的协同演进。生态位现象不仅适用于生物界,而且适用于文化产业组织。

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包括了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娱乐业、艺术业、广告业等六大产业,它们以“创意”为核心的特征表现突出。这六大产业最能体现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基本特点:创造性和精神性,其发展状况也最能反映一国文化创新能力。文化产业集群的外围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业、会展业、博彩业、竞技体育业和网络业等。它们起着重要的服务社会功能。文化产业集群的边缘产业主要是指相关支撑机构,往往包括了为使文化产业集群获得可持续发展所需的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机构的总和,包括图书馆业、文物业、群众文化业、博物馆业、咨询业、文化科技与科研、文化交流、文化经纪与代理等。这些都属于文化支持行业。

完整的文化产业集群如同一个生态系统,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构成种群,具有某种文化特征的企业集合构成文化产业集群。自然生态系统内部成员之间既具有优胜劣汰竞争关系,又具有协作共生关系,文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也具有品牌竞争与价值合作关系。文化产业集群内部从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到服务主体、产业延伸,都体现着典型的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相互竞争的特征。

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Niche)是指文化产业集群自身演化中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所占据的地位。它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态”,一个是“势”。文化产业集群的“态”指的是文化集群内部资源的禀赋、知识密集度、创意与制作上的组织匹配与协调性,文化产业集群的特色以及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态”;“势”指的是集群与外围环境的物质、信息、价值的交流转换状况,体现着对各种资源选择和利用的能力,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于“势”的因素。“态”反映着集群内部产业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定位,是此文化集群区别于彼文化产业集群的特征或符号;“势”反映着集群扩展的能力,持续发展的能力,价值市场化的能力,也是文化价值扩散与人文意识消费者内化的能力。文化产业集群必须通过“蓄态扩势”,即挖掘内部文化资源、提升集群生态链的协调共生能力,增强产业集群对外部环境影响力和作用力,有助于优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空间,提高文化产业集群选择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资金、人才、社会网络等)的能力,促进集群内部主体要素的不断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的有序稳定。

二、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的类型

由于文化产业集群体现出鲜明的知识密集、创意人才集聚、组织柔性强等特点,集群内的各种企业不仅要适应多变复杂的外部环境,还应该创造和调整自身的生态位资源,从而找到自己的生态对策。文化产业集群是一个多因子系统,文化资源、文化内容、文化传播技术构成文化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相对应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文化产业集群市场生态位、文化产业集群技术生态位这三种类型的生态位。

(一)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

它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能被文化产业实际和潜在利用、占据的,能够产生精神价值与经济价值以提高人民文化欣赏与修养水平的环境因素的总和。这里的资源并非生产资料类型的资源,而是文化价值资源。苏州园林文化资源、汉长安大遗址文化资源、宜兴紫砂文化资源,这些都是该区域产业集群的资源生态位。在多元文化发展的现代社会,文化资源在产业环境中介入的程度越深,文化资源向产品形式转化的难度越小,文化企业对资源的控制能力越高,其资源生态位也就越高。文化产业资源生态位是区域文化价值、管理水平、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函数。一般来说,影响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的高低取决于该集群核心文化价值的风格特色与价值禀赋。盛唐文化核心价值的大明宫遗址文化集群,淡泊恬静的苏州西山茶文化集群,这些都是基于文化价值内涵的生态位。其二,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的高低取决于该产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够从外界取得资源(资金、人才、信息)的能力。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效率、优化效果,从而相对提高资源生态位,文化产业集群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对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具有决定性作用。其三,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是提升高文化产业集群资源生态位最为直接的办法。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文化形式、新的商业模式、新的运行机制以及更低的价格、更丰富的文化选择,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获取更大的利润,从而提高文化产业集群的资源生态位。

(二)文化产业集群市场生态位

市场生态位是指文化产业集群为避免在文化市场上与强势竞争对手发生正面冲突而受其攻击,采取的某种利用自身特有的条件,选择竞争对手力量薄弱的生态位市场作为其专门服务对象,全力予以满足该市场的各种实际需求,以达到牢固地占领该市场的生存方式。市场生态位的起点是目标市场的更加细分,选择一个合适的文化消费目标市场,集中全部资源,在局部形成优势,这是市场生态位战略的核心思想。

市场生态位包括文化消费差异化和市场关注。差异化的市场定位使得文化服务的接受者能够清晰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文化服务形式,企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便于能够敏捷、灵活的适应其服务的市场分割的环境改变。例如百老汇戏剧创意集群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岛中心地带,38个营利性的剧场集中在纽约第大道至七大道、四十二街至四十七街的繁华商业区内,周边还分布着120多家非营利剧院。由于地处纽约最繁华的闹市区域,创意戏剧的发展拥有广阔的市场。该地区聚集着众多的剧作家和各类艺术家,有千余家专业公司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分工明确、结构严密。每年专为到百老汇看演出而来纽约的人约有500万。①[美]理查德·E·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孙排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三)文化产业集群技术生态位

技术生态位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如一个地区或国家)内技术环境所提供的各种可利用科学技术资源的集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演化形态,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一样需要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带来的外在动力,科学技术决定着文化产业的产品形态、产品更新发展速度、市场竞争状况以及经营管理的方式,决定着国家、地区和不同文化产业间的力量对比。从文化产业集群个体角度来看,技术变迁是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变迁的主要途径。文化的传播不仅需要利用传统的市场媒介,还需要借助具有高度技术支持的制作手段。动漫创意产业集群就深刻反映了这一点,它具有丰富的科技内涵,动漫产业集群的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软件服务、硬件传输设备、网络技术,北京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新址的建设就带动大量上下游企业的发展,电视制作、广告代理、出版、印刷、广告、动漫、网游等相关文化产业公司纷纷迁往其周边地带,从而带动节目制作、大型活动策划、广告传媒、教育培训、影视经纪人等各类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影视、传媒服务为主要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目前,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技术生态位的开发利用,通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技术生态位的构建,各种有限的社会文化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充分利用。文化产业集群运用技术生态位不仅能够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还能够通过开发和创新技术生态位创造新的需求。这一点是前两种类型的生态位所不具备的。互联网技术就为影视制作、广告、出版、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网络平台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虚拟空间,数字化电影、网络电视、网络报纸以及网络广告等以高科技为载体的各种新形式文化产品纷纷出现。这些产品不仅改变了文化理念,而且还激励消费者产生新的需求。集群技术生态位竞争的实质是技术资源的转化竞争,占据最前沿的文化传播或者文化固化技术才能打造现实的生态位。

三、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构建的空间格局

生态位构建(niche construction)是指生物进化过程中,有机体改变或修复自身环境的过程。①李自珍、韩晓卓、李文龙:《具有生态位构建作用的种群进化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应用数学和力学》2006年第3期。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构建是指文化产业集群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自身所处环境的部分构造以及对环境的改变,并通过剔除或引入产业个体,选择确定其自身生态位的组织演变现象。生态位构建可以影响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流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产业集群的生存能力,拓展市场空间,改变文化产业链的循环模式。②李文华、韩福荣、王立志:《企业聚集共存机理分析与实证》,《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文化产业集群在其生态位构建过程中,通过集聚与扩散(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集中与分散(concertr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分化与整合(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形成新的产业空间格局。不仅包括产业更新,而且包括新的工作组织模式、新的企业组织模式和新的企业之间交易组织模式的出现。

按照产业空间的演化机制,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构建的空间格局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具有新的产业组织模式的新产业区。该形态强调地方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通过新的内部文化组织机制实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建立在新制度与政策基础上的各种新型开发区。该形态强调政策与政府的作用,通过降低制度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实现集聚效应。

前者的主要方式是以核心文化价值为集群运营理念,结合文化特色进行资源整合与产业链构建,典型的方式是以资源生态位和技术生态位模式进行集群空间构建。例如以历史遗迹为核心展示区域,周边构建相关文物保护、文物鉴定、收藏品拍卖、文化旅游服务、主题文化公园等产业组织。以动漫制作工作室为核心,周边构建与动漫有关的音乐、出版、广告、主题公园和旅游等相关行业。

资源生态位与技术生态位的文化产业集群多采取这种空间格局。因为该种格局取决的主要因素包括:①文化资源本身价值。文化资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文化资源的稀缺性、独特性、资源对消费者的吸引能力,体现了文化资源本身的精神价值。②文化资源开发潜力(文化的技术支撑力)。这包括文化资源的传播能力、文化产业化的难易程度、文化资源的可传承性、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体现了文化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文化产业集群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第二种空间格局构建的主要方式是在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下,通过政府规划设计文化产业园区,设立文化产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文化机构、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以西安曲江文化产业园区为例,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涵盖旅游、会展、影视、演艺、商贸、餐饮等行业,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打造统一的“曲江”文化品牌,使用统一文化符号,还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吸引大品牌、大企业入区,形成“文化+旅游+人居+商业”的文化产业集群运营模式。市场生态位文化产业集群多采取此种格局,因为政府扶植文化产业园区的本质还是市场机制下的企业独立运作商业模式,只是政府作为治理者提出战略性的规划和优惠政策,商业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市场条件。这里的市场指的是文化消费目标市场,即文化资源所处的区位条件、目标市场的需求潜力、社会对文化消费的意识与认知程度。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文化价值的体现。

四、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优化策略

文化产业集群生态位代表着产业集群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状况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拓展资源的能力,其生态位的高低决定了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系统中获取与配置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等综合能力的大小。优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文化核心价值的提炼。很多文化集群的产生最初是沿着既有的产业类型展开的,单纯的同行业企业集聚,之后随着经济利益的驱使,企业涉足更宽泛的文化支撑产业,形成大而全的文化集群,没有一个核心的文化价值作为集群发展的战略愿景,也就失去了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凝聚力。因此从资源生态位层面,对于文化资源的控制与核心价值的提炼,正是集群生态位“态”的优化。

其次是提升文化产业集群人力资源生态位。文化产业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才,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教育培训的投入,以培养适合文化产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大力吸引、培养优秀文化产业人才。第二,营造宽松自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个性和激励创新的氛围,摒弃传统文化中不利于个人潜能发挥的评估标准和落后习惯。第三,为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优势要素资源,以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生态位的整合作用。

文化产业集群的资本生态位同样不可忽视。从美国、日本、韩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中,我们可以收获它们对于文化产业吸引投资的很多办法。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融资支持政策应该包括税收优惠、成立文化产业机构并设立了多种专项基金,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出版基金等,同时进行其他产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的路径优化,防止文化产业集群的房地产化。

最后是营造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环境。不仅要营造文化产业的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还要营造金融支持环境、信息服务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以及来自国外的竞争环境等,最终目的是建立一种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创新和发展的激励机制。

G114

A

1003-4145[2011]12-0051-04

2011-10-28

方立峰,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博士。王颖晖,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蒋海升)

猜你喜欢
集群文化产业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资源回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