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实施后感

2011-04-13 07:05
化学教与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学法

马 琴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问题教学法”实施后感

马 琴

(泰兴市第二高级中学江苏泰兴225400)

强调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指出在问题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注重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讨论、总结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问题教学;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把教学内容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问题教学法”能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由此,我在化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小纸条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本文就这一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一、学生自学、提出问题

在正式进行问答之前要具备一个问答的前提,即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这一知识的获得,一般是由学生自学。学生在具备有关的知识因而具备回答问题的潜在可能性的基础之上,提出要思考或回答的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通过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成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喜悦感、成就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我们在预习提纲中通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将教材主要内容呈现给学生,强调预习过程中必须尽量解决问题,并提出几个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再组织教学内容。当然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问一答,而是通过学生先讨论,能自行解决的还是让他们自学,然后课堂上就突出的问题及与重难点相关的问题重点解决,通过类比、归纳,学生比较好的掌握了这一知识点,从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充分展示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对于提问题的学生,要以信任的目光、关爱的举止及时加以鼓励。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给提问的机会,经常主动问问他们有什么不懂。只要他们提出问题,都要加以表扬,以保护他们大胆提问的热情,日久天长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提问的良好习惯。

二、讨论、解决问题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问题讨论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学情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首先,设计的问题应符合科学性、探索性、研究性的特点。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解决问题,无论是学生提出的还是老师设计的各种问题,都应该把解决的过程留给学生,而不是答记者问式,老师只是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帮他们总结升华问题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好语言、设备、环境等各种手段,创设符合需要的问题情景。例如在人教版选修五的一节演示实验中我就通过各种问题的设问引起学生观察、讨论的兴趣:乙烯制备教学时,教师在讲台前进行演示实验,实验完毕后,我就指导他们寻找异样并发问。

学生甲:烧瓶内好像出现了黑色,那是什么物质呀?

师:对呀,(手指着烧瓶说道)确实是有黑色的物质,同学们觉得会是什么呢?

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道:是碳。

师:对。(微笑地对甲问道)为什么有碳生成,你能告诉我吗?(适当提示学生根据原子守恒的原理猜想可能的物质。)

学生甲:哦,我明白了,是碳。是浓硫酸的脱水性,使乙醇脱水成碳了。

师:这就对了,还有其他想法吗?既然生成了碳,那么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和浓硫酸怎么反应?(我们这边是三星级学校,学生的基础不是太好,有些内容难以联系,所以需要老师的提醒或指导)

学生乙:反应生成SO2。

停顿,要求学生回忆SO2的性质,这时会有学生提出SO2也会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那就说明不了是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了。那SO2的干扰就不能排除了。

师:能不能设计实验排除干扰呢?

学生丙:应该可以的,先把SO2除掉就行了。

师:如何除,装置该怎么改进?

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围绕着实验现象,同学们的分析逐渐深入。就是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在讨论中发现、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乐于学习。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同学对化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问题性,正是在问题的发现、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研究问题的挑战性、问题解决的成就感相互交融,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可见,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教学法”,可引起学生自动的学习兴趣或好奇心,激发与集中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继续去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动机,增加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可增加学生对问题相关知识的了解,加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的能力等等。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1008-0546(2011)01-0015-01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1.007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解决问题教学法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