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36例

2011-04-13 08:07朱生岗丁红娟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医医院射阳224300
陕西中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利胆流性疏肝

朱生岗 丁红娟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医医院(射阳 224300)

柴胡疏肝散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36例

朱生岗 丁红娟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中医医院(射阳 224300)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降逆和胃类中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枳壳、陈皮、黄芩、香附、川芎、郁金、青皮、木香、生姜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临床症状及胃镜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利胆,降逆和胃的功效

胆汁反流性胃炎也称碱性返流性胃炎,系指由于胆汁返流入胃所引起的上腹痛、呕吐胆汁、腹胀、体重减轻等一系列表现的综合征,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多因原发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术后引起胆汁和碱性肠液倒流入胃所致。2005年 7月至 2008年 6月,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经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72例,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6例,男 12例,女24例;年龄 20~ 66岁,平均 40.2岁;病程 5个月~14年。 对照组 36例 ,男 13例 ,女 23例;年龄 21~ 65岁 ,平均 41.6岁;病程 6个月~ 1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胃脘部灼热(烧心)、胀痛、恶心、嗳气、口苦、嘈杂、纳差或有呕吐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电子胃镜检查,见胃黏膜弥漫性充血,并有不同程度的黏膜皱襞水肿,或有糜烂,胃腔内有部分或较多的黄绿色潴留液,幽门口松弛或处于开放固定状态,十二指肠蠕动时有黄色的泡沫连续反流入胃。活检证实为慢性胃黏膜炎性改变,排除恶性病变。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中医证型属肝气犯胃型,宜疏肝解郁,利胆和胃。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柴胡、白芍、枳壳、陈皮各 15g,黄芩 12g,香附、川芎、郁金、青皮、木香各 10g,生姜、甘草各 6g。随证加减变化情况:口苦明显者,加丹皮、山栀各 10g;泛酸者加煅瓦楞子 30g;胃脘闷胀症状突出者加枳实、厚朴各 10g;伴有胸骨后疼痛者加乌药 10g,赤芍 15g;嗳气呕恶甚者,加旋覆花(另包)15g,沉香末 3g。 1剂 /d,水煎 2次,取汁混匀,分早晚 2次温服;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国药准字 50021189),1g/次,3次 /d,饭后 1h嚼碎服用,多潘立酮片(国药准字 10910003),10mg/次,3次 /d。两组疗程均为 4周,服药时间 1~ 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

疗效标准[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及胆汁反流消失;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胃镜复查活动性炎症有所好转,胆汁反流减少或消失;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胃镜复查无变化。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 18例,好转 16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4.4%。对照组治愈 15例,好转 13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 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4.18P<0.05)。

讨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胃痛、嘈杂、呕吐等范畴。《灵枢◦四时气》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厥阴司天,风淫所胜,民病胃脘当心而痛”[2],说明本病与木气偏旺,肝胆失于疏泄,肝气夹胆汁横逆犯胃,胆胃失和有关。肝郁气滞、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从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运化失司;或肝气久郁化火,肝火犯胃,肝胃郁热,胃热蕴蒸所引起。其临床表现多有烧心、口苦、暖气、胁肋胀满,且多数患者有情志致病因素存在,其发病与肝之气机顺畅、肝之疏泄功能正常与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本病病位虽在胃,但与肝、胆关系密切,肝胆互为表里,胃胆同属六腑,均以通降为顺,胆汁的生成、排泄依靠于肝的疏泄,若情志不遂或手术损伤导致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胃失和降,则胆汁反流,上逆为病。治疗应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为法,方选《景岳全书》柴胡疏肝散加减[3]。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利胆;香附、郁金行气解郁、舒肝利胆;陈皮、枳壳理气调中;川芎、青皮、木香行气止痛;黄芩清胆和胃;生姜降逆和胃止呕;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收敛胃气,调和肝脾,柔肝止痛;诸药合用,共凑疏肝利胆、和胃降逆之功。本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现代医学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多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和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4],常见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幽门松弛、胃肠功能紊乱、胃大部切除术后等患者,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因主要为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以及幽门功能失常和慢性胆道疾病等[5]。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临床症状为胃部饱胀感或不适,往往饭后加重,或有胃痛,可伴腹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肠鸣、排便不畅、食欲减退和消瘦等,严重的还可有胃出血,表现为呕血或排黑便(柏油样便)以及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首先要有幽门功能丧失或幽门关闭不全的基本条件,如在胃切除或胃肠吻合术后胆汁可直接反流入胃;某些病人并无手术史,十二指肠内容物可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反流入胃引起反流性胃炎;胆囊切除后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如通过关闭不全的幽门而反流入胃同样可以引起反流性胃炎。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 上海中医学院.内科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0.

[3] 许济群.方剂学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0.

[4]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303.

[5] 李怀斌 ,张文武.消化系病急诊 [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122.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疏肝解郁剂 /治疗应用 @柴胡疏肝散

R57

A

1000-7369(2011)01-0017-02

(收稿 2010-06-13;修回 2010-07-30)

猜你喜欢
利胆流性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HPLC法测定和肝利胆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利胆退黄夸茵陈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