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安荣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

2011-04-13 08:07魏冬梅指导童安荣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08级研究生银川750004
陕西中医 2011年1期
关键词:浊毒肾衰小便

魏冬梅 余 春 指导 童安荣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008级研究生(银川 750004)

童安荣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

魏冬梅 余 春 指导 童安荣△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2008级研究生(银川 750004)

慢性肾衰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危重,预后不良。但治疗及时得当则能使肾功能保持长期稳定甚至出现逆转,因此应重视本病的早期预防和既病防变,童安荣主任医师运用中医升降理论,调理脏腑气机升降,使清升浊降,在延缓慢性肾衰进展、保护肾功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肾脏疾病引起的慢性持久性肾功能减退,导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呈现全身多系统症状的一个临床综合征,是肾脏及与肾脏有关疾病的最终归宿,预后不良,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1]。根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肾衰属于中医学的“关格”、“肾劳”、“溺毒”、“癃闭”、“肾风”等病证的范畴。导师童安荣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肾脏病研究三十年。笔者随师临证一年余,体会到童老师治疗慢性肾衰,在注重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前提之下,强调中医学治未病、五脏相关理论以及中医升降出入理论在治疗慢性肾衰中的作用,治疗效果明显。

童老师根据十多年来在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中,提出慢性肾衰发病的一个主要中医学机理即是升降出入失常,慢性肾衰的水钠潴留、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是清阳不升,浊阴不能出下窍所致,是产生水湿浊毒瘀血诸邪的本源,其归根结底是在脾肾两虚的基础上而发生的,脾虚者必然是肝来乘之,肾来侮之,而在临床除表现为脾虚以外,还常常同时出现肝和肾的症状,因而在补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疏肝和渗湿的问题。肾虚者必然是脾来乘之,心来侮之,而在临床除表现为肾虚以外,还常常同时出现脾和心的症状,因而在补肾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清胃和清心的问题[2]。因此在治疗中童老师时时注重补肾与调理脾胃,且脾虚易引起肝木所乘,故不忘疏肝,在临床治疗中认为,慢性肾衰客观上存在肝郁脾肾两虚夹浊夹瘀证型。运用中医升降理论调理脏腑气机升降,以达到清升浊降,早期防治慢性肾衰,同时能够缓解症状、延缓病程发展、大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

基本方药物组成及用法:柴胡、山茱萸、大黄、炒枳壳各 12g,党参、黄芪、葛根、熟地各 15g,茯苓、泽泻、炒山药各 20g,焦山楂、砂仁、石菖蒲 10g,丹参 30g,用法:1d1剂,水煎 2次,每次取汁 100~ 150mL,两煎相混分 2次温服。

典型病例刘某,女 64岁。 2001年 6月 4日初诊。患者慢性肾炎病史 8年余,起病时腰酸乏力,晨起双眼睑轻度浮肿。在当地市级医院住院查尿常规示蛋白+~++,隐血+++,24h尿蛋白定量 0.45g,B超示双肾大小形态未见异常,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住院治疗 2月后,不规律门诊治疗。近日患者症状加重,腰酸乏力,头晕,纳差恶心,双下肢轻度浮肿,小便短少,大便结,查 B超示:双肾弥漫慢性病变,左肾大小:8.6cm×4.3cm,右肾大小:8.4cm×4.7cm。查肾功能示:Scr716μmol/L,BUN12.4mmol/L,血 常 规 示:RBC2.78×1012/L,HGB68g/L。 中医诊断:关格(脾肾气虚、浊毒内蕴)。西医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建议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因经济困难要求中医治疗。现腰膝酸软,头晕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大便闭结,小便色黄短少,舌质淡,苔黄腻,脉细弱。治疗予以童老师基本方加减,方药如下:柴胡、半夏、山茱萸、竹茹、陈皮各 12g,炒枳壳、党参、黄芪、大黄、熟地、泽泻、葛根、炒山药各 15g,焦山楂、神曲、炒白术、甘草、石菖蒲、砂仁各 10g,茯苓 20g,生姜、黄连各 6g,丹参 30g。用法:1d1剂,分 2次煎服,每次取汁 100mL,分次温服。用药 8d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喜食清淡饮食,大便通,小便量增加 ,其余症状均有改善。此后又随证加减坚持用药半年,诸症消失,面色渐好转,并可以干适量家务,查尿常规示蛋白-,隐血+ ~ ++,血 RBC3.67× 1012/L,HGB119g/L,血Scr437umol/L,BUN6.8mmol/L,UA374mmol/L,遂嘱长期坚持用药,门诊随访至今。

按:患者因患慢性肾炎 8年余,引起肾功能的进行性损害,最终引发慢性肾功能衰竭,以致二便闭结不通,恶心呕吐等症,中医学中虽无慢性肾衰病名,但据患者临床表现并结合古代文献记载,本患者当属中医学关格的范畴,汉代张仲景认为:“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大便不通谓之内关,小便不通,谓之外格,大小便俱不通为关格也。”童老师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脾肾俱虚,浊毒内壅,瘀血内阻,由于脾肾衰败,大小便失司,代谢产物潴留体内,气化功能障碍,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犯脾胃,因而引发上述诸症,治疗以童老师之基本方加减:方中柴胡、枳壳一升一降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党参、黄芪、山药升阳益气健脾;大黄通腑泄浊,排除胃肠积滞,使浊邪从下窍而出;丹参养血活血通络,改善血液循环;砂仁辛、香窜。补肺益肾,和胃醒脾,快气调中,通行结滞;葛根辛、甘,性平,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能鼓胃气上行,生津止渴;石菖蒲辛、苦而温,芳香而散,补肝益心,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音声,去时逐风,除痰消积,开胃宽中[3]。 诸药配伍,疏肝解郁,健脾益肾,清升浊降,浊毒瘀邪尽去。

[1] 金俊佑.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治疗的思路方法 [J].北京中医药,2009,28(5):360-361.

[2] 童安荣 ,童 楠,梁金香.慢性肾衰中医药治疗中有关几个观点的应用探讨 [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12-13.

[3] 汪 昂.本草备要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20.

肾功能不全 /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童安荣

R69

A

1000-7369(2011)01-0064-02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院肾内科(银川 750021)

(收稿 2010-08-09;修回 2010-09-10)

猜你喜欢
浊毒肾衰小便
核桃低聚肽对亚急性肾衰老大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
为什么人紧张的时候就想小便呢?等
大便便和小便便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Wnt/β-catenin通路在肾衰康灌肠液抑制HK-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肾衰合剂对大鼠肾盂高灌注压损伤的保护作用
饮水
肾衰合并心血管病血液透析治疗40例临床护理
找棵树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