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为主治疗小儿多动症1例

2011-04-13 13:22黄蓉赵彩娇朱丽华董苡余李灿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0期
关键词:黄蓉太溪风池

黄蓉,赵彩娇,朱丽华,董苡余,李灿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多动症1例

黄蓉1,赵彩娇2,朱丽华1,董苡余1,李灿1

(1.广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学院针灸研究所,南宁 530001)

针刺;针药并用;推拿;小儿多动症;医案

患者,男,11岁。2008年10月10日初诊。行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2年余。患者母亲代述患者于2年前出现行为多动,自己难以控制。当时家长未重视,没有治疗。1年来出现躁动易怒现象,情绪不稳,容易激动,易与同学争吵,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听课,成绩较差。患者平素易患口腔溃疡。经广西民族医院诊断为小儿多动症。五心潮热,纳可,眠差,夜晚易惊醒,大便较硬,小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脏躁;西医诊断为小儿多动症。治拟补益肝肾、滋阴养血为主,治疗上运用针刺、推拿与药物综合治疗。针刺取患者来诊时灵龟八法所开的穴位、百会、四神聪、风池(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针用平补平泻法。隔日1次,每星期3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再行捏脊疗法,重复做9次。按、揉、点背俞穴,每穴2 min。然后予捏脐疗法,患者仰卧,以脐周四边穴为捏拿对象,医者先以两手之拇、食指捏住脐左右两边之穴位,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捏拿,轻轻放开,再同法捏拿脐上下两边之穴位,上下左右各捏9次。最后行头部按摩,按揉风池、风府、哑门、天柱等枕部穴位,每穴2 min,之后轻叩脑部运动区。配合药物治疗,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每日早、晚8点用淡盐水送服。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患者睡眠明显好转,夜间未出现惊醒现象,仍有五心潮热,纳可,大便较硬,小便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太冲(双)、太溪(双)、合谷(双)。2个疗程后患者较前有明显好转,注意力较集中,躁动易怒的症状较前明显得以控制。3个疗程后,患者已经能够独立地完成作业,情绪基本得以控制。饮食、睡眠、二便正常。随访1年,患者状况良好,成绩已达班上中等水平,口腔溃疡未再复发。

按 小儿多动症属于中医学“脏躁”、“躁动症”范畴。本病发生多与“肾虚”、“肝余”、“阴不足”相关。在针刺治疗中,灵龟八法所取的穴位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脉交会穴,起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四神聪可调整脏腑精气,填髓健脑;百会可填精益髓补肾,疏通脑络,开窍醒神;风池具有开窍熄风的功效;太冲具有泄肝之功;太溪具补肾之功;足三里、合谷同用则具健脾益气之功;三阴交具有通调肝、脾、肾三脏之功。拿捏脐周边的穴位具有调理后天、健脾胃之功。捏脊疗法刺激了督脉及膀胱经的背腰段上的腧穴,因此可调理脏腑、协调阴阳,从而调整脑部的活动。按摩头部可以疏通头部经络,以达到开窍醒神的效果。六味地黄丸可用于治疗肾、肝、脾之阴不足所引起的多种病症。

2011-01-23

R246.4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0.670

1005-0957(2011)10-0672-01

黄蓉(1985 - ),女(壮族),2009级硕士生

猜你喜欢
黄蓉太溪风池
“君子约定”!派出所收了个“女儿”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猜猜她是谁
温暖手脚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