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放疗后复发再放疗75例

2011-04-13 13:29
山东医药 2011年28期
关键词:靶区总量食管癌

(涟水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23400)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家,我院低处苏北,又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临床上常遇见食管癌放疗后再发的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旨在为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提拱帮助。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75例患者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45~70岁、平均57.5岁。颈段9例,上段25例,中段30例,下段11例。入组条件:75例患者食管癌首程治疗均为单纯放疗,疗效达到基本治愈或明显缓解,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经病理再次找到癌细胞而确诊复发。复发时间在首程治疗结束后8个月以上。卡氏平分>70,无明显远处转移,无明显穿孔征象。将符合上述条件的病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普通放疗常规分割,B组:普通放疗超分割,C组:三维适形放疗超分割。3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初程治疗:在模拟机下定位,等中心直线加速器外照射,病变上下各放4~5 cm,野宽结合CT检查6~8 cm,部分常规分割,部分后程加速超分割,总量55~70 Gy,5~7周。②二次治疗:A组:在模拟机下吞钡定位,等中心治疗,机臂角度尽量不与初程相同,脊髓受量<36 Gy,野宽5~7 cm,根据CT情况适当增减,病变上下各放2~3 cm。常规分割1.8~2.0 Gy/f;总量:21 例48~60 Gy,4 例 <30 Gy,这4位患者因进食梗阻感无改善,同时出现心慌胸闷等不适而放弃继续治疗。B组:定位方法同A组。超分割1.2 Gy/f,2次/d,间隔6 h,每周5 d,总量45~62 Gy。C 组:做胸部体摸固定后做好标记点后做CT,3~5 mm薄层扫描,图像经三维计划系统进行重建,由两名放疗科医师共同勾画靶区,在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5~10 mm构成临床靶区(CTV),在CTV基础外再放5~10 mm形成计划靶区(PTV)。设4~6共面或非共面适形照射野,90%等计量曲线包绕PTV,通过TPS计算结果,最大限度减少正常组织受量。采用超分割方法,同 B组,总量48~65 Gy。

结果:A、B、C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56%、68%、80%,根据食管癌放疗疗效评估标准,C组局控率最好,组间比较P<0.05。3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0%、12%和4%,B组分别为48%、20%和12%,C组分别为60%、24%和16%,C组1、2、3年生存率高于A、B组(P<0.05)。

讨论: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病灶周围组织纤维化,血供差,再放疗疗效很差。对放疗后复发患者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工作中的难点。超分割治疗改变细胞周期再分布,对氧依赖性小,可以提高对乏氧细胞的杀死率,另外,尽量减少正常组织受量也是二程放疗的重点之一。本研究分3组治疗方式,对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患者都能取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3组治疗显示了不同的治疗结果。普放常规分割1、2、3年生存率为40%、16%、4%,普放超分割组1、2、3年生存率为48%、20%、12%,三维适形超分割组1、2、3年生存率为60%、24%、16%。可见采用三维适形超分割方法治疗比常规普通放疗疗效好,生存率提高,同时并发症降低。

综上所述,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再程治疗问题是临床工作的难题,我们认为如何提高食管癌首程放疗的疗效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复发的患者不应轻易放弃,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超分割方法放疗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有效手段,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靶区总量食管癌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MRI影像与CT影像勾画宫颈癌三维腔内后装放疗靶区体积的比较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