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绩效比较研究

2011-04-14 03:35梁春阳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科研处银川75002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指数值西南西北

●梁春阳(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 科研处,银川 750021)

信息化绩效,是指在信息化进程中,通过有效配置信息装备、信息资源、信息主体,普及信息技术、优化信息环境,以促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效率、效益、公平目标的运行过程和运行结果。①信息化绩效水平的高与低,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息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用发挥的优与劣。

在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殊性,必然会使不同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也会反映到农村信息化绩效方面。在此,我们就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信息化绩效现状进行比较分析,②以便为这两个地区制定信息化发展的针对性举措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绩效比较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直接绩效、间接绩效现状详见表1、表2,图1、图2。

从表1和图1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直接绩效的9项指标中,西北民族地区有6项指标的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66.66%。西南民族地区有3项指标的指数值高于西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33.33%。具体说来,西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目为:(1)每百万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数——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87.87个百分点。(2)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43.18个百分点。(3)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25.55个百分点。西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则是: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其指数值高出西北民族地区近10个百分点。从以上两个地区的相对优势的比较可以看出:西北民族地区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及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规模、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规模等方面的信息化绩效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则在农业科技成果转换领域的信息化绩效水平明显高于西北民族地区。

表1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直接绩效指数值比较[1,2]①

图1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直接绩效各项目指数值比较

表2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间接绩效指数值比较[1]①

图2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经济信息化间接绩效各项目指数值比较

从表2和图2可以看出,在农村经济信息化间接绩效的5项指标中,西北民族地区有4项指标的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80%。西南民族地区有1项指标的指数值高于西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20%。具体说来,西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目为:(1)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37.85个百分点。(2)农业经济转化效率指数——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18.48个百分点。西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则是:“公司加农户”生产方式的村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北民族地区近4个百分点。从以上两个地区的相对优势的比较可以看出:西北民族地区在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经济转化效率等方面的信息化间接绩效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则在“公司加农户”生产方式方面的信息化间接绩效水平略高于西北民族地区。

2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绩效比较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直接绩效、间接绩效现状,详见表3、表4,图3、图4。

表3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直接绩效指数值比较[1-3]

图3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直接绩效各项目指数值比较

表3和图3显示,在农村社会信息化直接绩效测评体系的9项指标中,西北民族地区的指数值全部高于西南民族地区,其中,优势比较明显的项目为:(1)有图书室(文化站)的乡镇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44.44个百分点。(2)百万人涉农网站拥有率——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37.50个百分点。(3)举办过农业技术讲座的村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29.69个百分点。(4)县级政府网站绩效指数——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23.05个百分点。以上较明显的相对优势,反映出目前在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中,西北民族地区在传统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现代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绩效水平高于西南民族地区。

表4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间接绩效指数值比较①

图4 西北民族地区与西南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信息化间接绩效各项目指数值比较

表4和图4显示,在农村社会信息化间接绩效测评体系的4项指标中,西北民族地区有3项指标的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75%。西南民族地区有1项指标的指数值高于西北民族地区,占比较指标数的25%。具体说来,西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目为:(1)农村社会保障网络指数——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25.50个百分点。(2)农村劳动力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比重——其指数值高出西南民族地区14.28个百分点。西南民族地区比较明显的优势项则是: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其指数值高出西北民族地区8.98个百分点。从以上两个地区的相对优势的比较可以看出:西北民族地区在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等方面的信息化间接绩效水平明显高于西南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则在农村政务透明度方面的信息化间接绩效水平明显高于西北民族地区。

[注释]

① 梁春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绩效评估[R].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06XTQ010) 研究报告,2009。

② 西北民族地区指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西南民族地区指广西、贵州、云南、西藏四省区。

[1]国家统计局.中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刘世洪.中国农村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139-140.

[3]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350.

猜你喜欢
指数值西南西北
“潮”就这么说
一座西北小城
Country Driving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对?
西北不惑
要控血糖,怎么吃水果才对
黔西北行吟
一路向西南——然乌湖、米堆冰川
西南丝绸之路及其对西南经济的影响
西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