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穴在急性腹痛治疗中的应用

2011-04-14 01:3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徐春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1年2期
关键词:毫针天枢行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100010)徐春阳

急性腹痛泛指发生在腹部的剧烈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观察到针刺对穴治疗急性腹痛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病例

1.1 针刺天枢、足三里 对寒凝气滞,拘急腹痛之胃肠痉挛具有行气散寒、缓急止痛的功效。病例:患者李某,男,22岁。主诉腹部剧痛2小时。食过冰棍、冰水。舌苔白,脉紧。腹部触诊较凉。诊断胃肠痉挛。证属寒凝气滞,拘急腹痛。法以行气散寒,缓急止痛。取穴天枢、足三里。以毫针刺之,天枢穴处行艾盒灸,留针30分钟后,疼痛消失。天枢位居腹部,距脐中2寸,是大肠募穴,其功能行气通腹,配合艾灸温经散寒。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又是胃的下合穴,其功能行气降气,缓急止痛。两穴配伍,再施以艾灸温通,行气缓急而止痛。另据报道[1],针刺足三里穴的有效止痛率达96%,且起效较快。1.2 针刺水道、蠡沟 对湿热蕴结之泌尿系结石,气滞作痛者有利湿通淋,行气止痛之效。病例:患者潘某,男,46岁。主诉腰腹痛2日,患者一日前腰腹部疼痛,曾针刺腰部腧穴,夜间疼痛发作,阵阵小腹剧痛,难以忍受,小便黄,随来院就诊,舌苔腻微黄,脉弦。诊断泌尿系结石可能性大。法以利湿通淋,行气止痛。取穴水道、蠡沟。以毫针直刺水道约9分,毫针向下平刺蠡沟约6~8分,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针后每日无痛,夜眠安宁;期间腹部平片回报,证实输尿管结石,针刺10次后,因外出停针6~7日,剧痛又作,急返回再针,针刺后整日痛无发作,共计针刺20次,随小便排出结石一块,病愈。

水道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居腹部,功能通利水道,治疗小便不利;蠡沟是足厥阴肝经络穴,别走少阳,与三焦相通,疏利气机,二穴相配,利湿通淋,行气止痛。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运用蠡沟、中封、天枢、水道、关元等穴组方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甚好[2]。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证实,蠡沟、水道穴是治疗泌尿系结石引起疼痛的关键对穴,止痛效果确切。

1.3 针刺归来、蠡沟 主治气滞血瘀,经行不畅之腹痛,具有调气行血,通经止痛之功。病例:张某,女,24岁,未婚。主诉月经来潮,下腹部剧痛1天。患者有痛经史约3~4年。舌苔白,脉弦。证属气滞血瘀,经行不畅。法以行气活血,调经止痛。取穴归来、蠡沟。以毫针刺之,归来穴处施以红外线灯温烤,留针30分钟后,疼痛消除。归来是足阳明胃经穴,位居下腹部,功能活血通经, 是治疗痛经、闭经的专用要穴;配以蠡沟穴疏利气机,两穴相配,使之气调血行而痛除。

1.4 针刺支沟、阳陵泉 主治肝胆郁滞,少阳经气阻滞型胆道蛔虫症、胆结石症、胆囊炎引发的腹部疼痛,具有疏肝利胆,通经止痛之效。病例:盛某,女,40岁。主诉右上腹部疼痛复发5小时。患者痛苦面容,屈曲侧卧位,呻吟不已。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证属肝胆湿热,少阳经气阻滞。法以疏肝利胆,通泄少阳,缓急止痛。取穴支沟、阳陵泉。以毫针刺之,留针30分钟痛除。

支沟、阳陵泉属同名经配穴,循经远端取穴法,二穴配伍疏肝利胆,通泄少阳,缓急而止痛。临床发现,针刺支沟、阳陵泉不仅可有效地治疗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胆囊炎引发的上腹疼痛,还可治疗带状疱疹引起的胁痛及三叉神经痛等。

2 讨论

急性腹部疼痛是临床的常见症状。腹腔内脏器官发生急性功能失常或各种器质性病变,均可迅速出现腹痛;腹腔外其他内脏系统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等,也常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3]。

对穴是指两个腧穴的配伍,不是随意两个腧穴的拼盘[4],而是基于相配两穴功能上相辅相成,治疗上特点突出,疗效上令人满意。前三个病例采用了局部与远端(腹部穴位与下肢远端穴位)腧穴配伍,第四个病例为远端取穴(上下肢远端取穴),均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笔者认为,对穴选穴少,用穴精,治疗急性疾病,不仅疗效好,起效快且无副作用,还可根据病情变化观察有效穴位,便于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医疗水平。

猜你喜欢
毫针天枢行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老师没让坐,就一直站着聊天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尊敬
尊 敬
长寿名穴保健康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