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

2011-05-04 09:59李彦云
饲料博览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仔助产成活率

在猪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哺乳期是成活率最低的时期。要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必须注重提高仔猪哺乳期的成活率。

1 哺乳期仔猪死亡的原因

1.1 母猪疾病的影响

在母猪配种前或妊娠期间疫苗免疫不到位、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母猪发生传染病或慢性中毒、受外伤等引起死胎是造成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

1.2 仔猪先天不足

因营养或母猪年龄偏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仔猪的初生重低于900 g、仔猪低血糖等,如果得不到及时护理,尤其遇到寒冷的气候,仔猪往往在3日龄内死亡;仔猪出生时或在出生后12 h内生活力低下,遗传性畸形、先天性震颤麻痹等遗传缺陷均可造成仔猪死亡。

1.3 机械性损伤

指被母猪压伤、踩伤、夹伤、挤伤、仔猪串圈被母猪咬伤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仔猪死亡。机械性损伤多发生在产后36~46 h和母性不强、老龄或胎产仔猪数超过11头的母猪所产的仔猪中。

1.4 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

每头仔猪被产出的平均时间为25min,而母猪产死仔比产活仔的时间长。分娩时间延长,脐带过早断裂,从母体流向胎儿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受阻,胎盘与子宫间的联系脆弱等都可导致胎儿窒息,曾窒息过的新生仔猪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常常表现活力低下。助产不及时、助产方法和催产药使用不当也是在母猪分娩过程中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因素。

1.5 仔猪染病

有14%~19%的仔猪断奶前死亡是由疾病引起的。其中红、黄、白痢,消化障碍和传染性疫病是导致一窝乃至全群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1.6 管理缺陷

仔猪因饥饿引起死亡的损失可占所有哺乳仔猪死亡数的17%~21%,饥饿仔猪在体格上与正常仔猪无区别,在吃奶上没有明显的机能障碍,只是因为得不到充足的乳量而导致死亡。出生后24~48 h没能竞争到乳头的仔猪,由于饥饿或不能得到充足的初乳,其自身能量贮备被迅速耗尽而患低血糖症、受到创伤及染病而发生死亡。因寒冷引起的死亡可占10%~19%,仔猪若在冬季出生,出生时身体湿、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而易受到寒冷的伤害。

2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2.1 强化母猪妊娠期管理

在母猪配种前根据既定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种,预防发病引起流产和死胎。在母猪妊娠期饲喂配比合理的饲料,按照妊娠母猪高、中、高的营养原则,保障母猪妊娠期间的营养需要;在母猪配种后待第2个情期不返情,确定配准后,将妊娠母猪赶进固定栏单个饲养,以防争斗引起流产和死胎;将妊娠母猪在预产期前1周赶到产床上饲养,上产床之前,要做好母猪的驱虫、淋浴、体表消毒以及产床的消毒、清洁工作,以避免交互传染疾病;避免母猪在妊娠期间食入对胎儿有害的物质和滥用有害药物影响胎儿健康。

2.2 做好母猪的接产工作

在母猪分娩前1周,经过清洗、消毒进入产仔舍待产,准备好接产用具;及时助产,当胎位不正时,要消毒好器械和手臂及时进行矫正和人工助产,对不能正常生产的母猪尽量避免人工掏仔,要及时清理新生仔猪口鼻中的污物和痰液,及时除去仔猪身上的胎衣并擦干黏液,并将其放入育仔箱,催产素的使用要待母猪生产无力或产5头仔猪时再行注射,剂量要适当,不可太大,在母猪子宫颈口未开放时不得注射催产素;在仔猪断脐、剪牙和断尾时要严格消毒,避免感染,断脐时,要尽量将脐血挤向仔猪腹部方向后结扎、断脐、消毒,以满足仔猪吃初乳前的营养需求,仔猪出生后必须将其犬齿剪断、磨平;在猪瘟流行期间要对仔猪施行猪瘟疫苗超前免疫;育仔箱内和产房温度要适宜,育子箱第1天35℃,以后每间隔2 d下降1℃,直到达到产房温度约22℃;扶助弱仔吃乳;选择性寄养,在母猪产仔过多或无力哺育自己所生的仔猪时,应将这些仔猪过哺到其他母猪哺育。

2.3 搞好母猪生产中异常情况的处置

仔猪出生后不呼吸但有心跳的称为假死仔猪,对假死仔猪必须尽快尽快将仔猪口鼻中的黏液弄出,用左手倒提仔猪两后腿,右手拍其背部,左手托起仔猪臀部,右手托其背部,两手同时作前后运动,使仔猪自然伸曲,亦称人工呼吸,用棉签蘸上酒精或白酒涂抹仔猪的口鼻处部,刺激仔猪呼吸。母猪因分娩时间过长而感到口渴,可喂少量温开水(水温20~25℃)。母猪分娩无力时,可随着母猪腹部动作,用手托住其腹部向腰角方向轻推,或学仔猪吃奶动作刺激母猪乳房,如果发现仔猪头或后肢出来了又缩回去时,要迅速帮助拉出,但拉时要随母猪努责动作进行,不能强拉硬扯。胞衣下来后,要清点数目,看是否与所产仔猪数相符。产完仔后要及时清扫产房,给母猪注射抗生素以防子宫炎,并肌注VADE促使母猪尽快恢复健康。

2.4 做好母仔的保健工作

在产仔当天母猪非常疲乏,不想吃食,感觉口渴,可以喂给清洁饮水,或喂给加盐麸皮水,产仔后2~3 d,不能用大容积的饲料,以便母猪子宫恢复正常状态。同时应避免乳汁分泌过多,仔猪不能全部吃完而导致乳房炎。如果母猪瘦弱,乳少或无乳,可增喂些动物性饲料或喂催乳药。母猪产后3~4 d,只能让母猪在圈内休息,到第4天以后,如天气晴朗,就可以让母猪出圈运动,后再进入圈内哺育仔猪。母猪产仔5~7 d内,体况好的母猪日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饲喂量可视情况逐渐加大。产后10~15 d内,应喂稀粥饲料,如喂稠粥或干料则应充分供给清洁饮水。

猜你喜欢
产仔助产成活率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母猪产仔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提高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如何抓好羔羊的疾病预防和提高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