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2011-05-08 07:07马炳永潘荣明吕大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嵊州市嵊州检验科

马炳永,潘荣明,吕大回

(1.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卫生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73;2.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00;3.浙江省嵊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00)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马炳永1,潘荣明2,吕大回3

(1.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卫生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73;2.浙江省嵊州市中医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00;3.浙江省嵊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浙江嵊州 31240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I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轻型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患者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40例及健康对照组人群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3组受试者的血清PCT及CIP,并对MAP组与SAP组患者第1、4、7天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9例AP患者血清PCT及CIP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血清PCT在入院后第1天含量最高,随着炎症的消退而逐渐降低,CIP在第4天达到峰值,至第7天时明显降低。SAP组第1、4、7天的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P患者采取动态监测PCT 及CIP水平,有利于疾病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对判断疾病转归。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C反应蛋白质;降钙素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我消化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种化学性炎症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等。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和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主要以后者居多,且疾病具有自限性,SAP虽然仅占所有AP患者的15%~30%,但是其病死率较高。因此,临床上需引起重视,对于此类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研究发现[2],AP患者发病时机体可出现各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而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I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较为重要的2种,目前关于这2种蛋白与AP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旨在通过对S9例AP患者进行血清CIP及PCT测定,以探讨其在判断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测疾病预后中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卫生院检验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AP患者S9例,男性61例,女性2S例,年龄1S~71岁,平均(49.S±12.3)岁。病因,酒精性3S例,饮食性21例,胆源性1S例,特发性12例;临床分型,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两者兼有即诊断为SAP[3],未满足SAP诊断标准者即归为MAP,本组S9例患者中,SAP组40例,MAP组49例。本次入选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患者有急性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等症状;②入院后实验室检查均提示血、尿淀粉酶升高;③B超及腹部CT检查提示胰腺肿大,胰腺周围有浸润征象;④发病至入院时间均在24h内,且为首次急性发作。均排除合并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慢性炎症性疾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疾病患者。选取健康对照人群50例为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6~69岁,平均(47.S±10.1)岁。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禁食水、胃肠减压及应用生长抑素等内科综合治疗,分别在入院后的第1、4、7天晨抽取空腹静脉血2mL,CIP和PCT的测定均由我院检验科同一工作人员完成,检测仪器采用日立71S0全自动生化仪。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所有患者血清PCT及CIP水平,对MAP组和SAP组患者入院后第1、4、7d血清PCT及CIP水平进行比较。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无1例死亡。

2.1 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及CIP比较AP组3个时间点的血清PCT和CI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水平在第1天即有明显升高,而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CIP水平在第1天即明显升高,而至第4天时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时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SAP组与MAP组血清PCT及CIP比较:SAP组血清PCT在入院后第1、4天均显著高于M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7天时SAP组血清PCT仍高于MAP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血清CIP在入院后第1、4、7天均显著高于MAP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及CRP比较(±s)

表1 AP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及CRP比较(±s)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第1天比较 △P<0.05与第4天比较(t检验)

组别例数降钙素原(ρ/μg·L-1)C反应蛋白(ρ/mg·L-1)对照组500.42±0.252.12±0.6S急性胰腺炎组S9第1天1.72±0.71*75.65±1S.63*第4天1.05±0.45*#92.61±13.26*#第7天0.6S±0.23*#△62.5S1±4.79*#△

表2 SAP组与MAP组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比较(±s)

表2 SAP组与MAP组两组患者血清PCT及CRP比较(±s)

组别降钙素原(ρ/μg·L-1)第1天第4天第7天C反应蛋白(ρ/mg·L-1)第1天第4天第7天重症急性胰腺炎组402.02±0.S71.42±0.361.21±0.42142.35±21.5S165.36±41.6210S.93±2S.76轻型急性胰腺炎组491.65±0.631.20±0.391.13±0.4079.6S±23.7596.S7±30.6154.32±15.69 t 2.6S93.S651.2051S.3710.4112.01 P <0.05<0.05>0.05<0.05<0.05<0.05

3 讨 论

AP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发病后易引起机体生理紊乱,导致多脏器损害,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AP临床分型可分为2种,即MAP和SAP,MAP多具有自限性,病死率较低,但临床经验表明,轻症者依然有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重症型;SAP由于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可达10%~30%,因此,对于AP如何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疾病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轻型水肿型胰腺炎早期症状不典型,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麻烦,而传统的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升高作为其确诊的重要标准之一,特异性并不强,AP之外的其他疾病如胆石症及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穿孔等多种疾病均可表现为血、尿淀粉酶升高[4],有研究表明[5],血、尿淀粉酶升高程度并不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CIP及PCT作为AP发病时的2种急性时相蛋白在患者发病早期就可迅速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的关联。

PCT是一种主要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一种炎性反应标记物,健康人血清中PCT在0.1μg/L以下,有学者[6]曾经对PCT与其他炎性标志物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PCT对细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其他炎性指标高。SAP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旦发生,患者病死率较高,而PCT在AP患者发病后由机体内毒素诱导产生,在最初24h内即可将SAP与MAP患者加以区别,从而对于早期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发现[7],无菌坏死性胰腺炎及感染坏死性胰腺炎患者PCT水平增高明显高于水肿型胰腺炎,且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升高最为显著,结果表明PCT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相关性极强。因此,PCT在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预测是否会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AP患者PC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SAP组明显高于MAP组,PCT在入院后第1天达峰值,随着疾病治疗而逐步下降,且与患者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CIP是在机体组织受到创伤、炎症或感染等多种炎性因子诱导下,由肝细胞迅速合成分泌的一种即性时相蛋白,其峰值一般在发病后4S~96h,在AP患者中基本上都会出现血清CIP增高的现象,且疾病发作4Sh后CIP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监测疾病发展的重要参考指标。CIP血清水平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已被证实,SAP患者CIP浓度增高到150~300mg/L,目前,将CIP血清含量为100~120mg/L作为预测SAP的指标[8]。从本结果可以看出,AP患者较对照组CIP显著增高,且在患者入院后第4天达高峰,SAP组增高较MAP组更为显著,且与患者疾病程度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对AP患者采取动态监测血清PCT 及CIP水平,不仅利于疾病早期诊断,而且可通过观察其动态变化对判断疾病转归及观察疗效有重要意义,为患者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1]戴伟,唐永煌.C-反应蛋白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内科杂志,2005,5(1):13-15.

[2]AETZIS DA,TIGANI GS,COSTALOS C.Immunologic markerS in theneonatal Period:DiagnoStic value and accuracy in infection[J]. Expert Iev Mol Diagn,2005,5(2):231-239.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1):727-729.

[4]杨丽华,潘静,魏明竞,等.C反应蛋白和胰蛋白酶原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意义[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1057 -105S.

[5]KAYA E,DEIVISOGH A,POLAT C.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findingSand ScoringSyStemSinoutcomepredictioninacute pancreatiti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22):3090-3094.

[6]IAU BM,KEMPPAINEN EA,GUMBE AA,et al.Early mSmellt of pancreatic infectionS and overall prognoSiS in acutepan-ereatitiS by preoalcitonin(PCr):n proSpective international mul-tieenter Study[J].Ann Surg,2007,245(5):745-754.

[7]殷常康.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AIDS关系的研究[J].胰腺病学,2007,7(3):157-159.

[8]SPONHOLZ C,SAKI Y,IEINHEIT K,et al.DiagoStie value andprognoSticimplicafiooSofSemmprocalcitonindtereardiae ma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rit Care,2006,10(5):145-149.

I576

B

1007-3205(2011)07-0S07-03

2011-05-17;

2011-07-03

马炳永(1973-),男,浙江嵊州人,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卫生院主管技师,从事生物化学检验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07.025

猜你喜欢
嵊州市嵊州检验科
排队问题巧计算
浅析检验科常规生化检验的室内质量控制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浙江甬金高速嵊州服务区车辆管控云平台探析
打造隐喻、自恰、克制的视听空间 浙江嵊州上岛名苑
温柔的江南小城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
嵊州根雕网络专场拍卖会启动
强化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