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服务地方区域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2011-05-14 19:20蔡兆学刘明生王成琼
卷宗 2011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蔡兆学 刘明生 王成琼

摘要:高职教育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决定了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从内江职院办学实际出发,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能力水平,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实际设置与调整专业,依据市场需求整合课程来实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政府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优化外部社会环境,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等措施发展高职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local Are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CAIZhao-xue LIUMing-shengWANG Cheng-qiong

(Neiji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eijiang,641100 China )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ith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of high-skilled personnel. This determine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s, the need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feasibility. In this paper, the reality of Neijiang Vocational-Technical School, by strengthening self-construc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competence, based o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settings, according to market demand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courses for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Local governments to tak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planning,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olicy-oriented, optimization of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to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and other measures to develop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Regional economy; Social development; Service

内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以结构优化调整为重点,优化升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挖掘培育新兴产业,全面改造提升冶金建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电力能源等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产业支撑;抢抓国家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结合自身优势,加大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成渝经济区新高地。

内江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内江高职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内江职院作为内江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必须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应立足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平台,勇于挑起高端技能人才培养、实用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的重任,为内江及周边地区行业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抓住机遇加快自身发展,处理好与当地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促进学院又快又好地发展。

1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 高职教育具有实用性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注重于实践环节的训练,学校在专业实践教学中,除在校园内配置必要的实训设施外,还必须具有“企业化”的特征,根据地方经济特点,与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众多企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与合作,邀请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使培养的学生能真正适应企业的运作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方便企业选录适用的毕业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应具有更强的忧患意识,遵循“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应主动去研究区域经济的需求并加以适应。

1.2 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

现阶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面向地方招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因此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特色等方面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这样既可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惟有如此,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吸引更多更好的学生报考,才能不断地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从而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的办学机制。

1.3 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可行性

高职教育特色专业群建设,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的专业原则上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所设置的。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新行业蓬勃兴起,许多传统行业不断消亡,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高职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的这种变化。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专业的建设同样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并投入大量的设施建设等,因此在既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变性,又能保证学校专业教育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在高职教育中建设特色专业群,就可以满足市场职业岗位需求所带来的这种变化。在科学分析地方经济特色和支柱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分类特点和行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组成,建设依托于某行业的专业群,专业群中应涌盖该类行业的主要职业岗位。更为重要的是,根据地方经济特点设置的专业群一般均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所支撑,生产企业数量和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均较大,有利于学生实训环节的开展和毕业生就业,同时这也将进一步促进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政府支持学校办学的力度。

2 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以专业建设为契合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使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具有更强、更广的产业适应能力,应主动寻求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建设的契合点,不断拓展专业方向和专业层面,丰富专业内涵,形成适应产业发展的特色专业群。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为使专业建设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中,学院把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内江市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结合起来,对现有专业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重点建设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建筑工程技术、会计、畜牧兽医、应用电子技术、艺术设计(中国夏布画)专业,充分发挥重点专业在建设中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建设,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同时,及时调整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专业如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农业经济管理、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现高职专业已达37个,覆盖农林牧、工业、经济等多个领域,拥有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能满足教学、科研之用。同时,有一支专业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愿意为内江职业教育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教师队伍,能够承担起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能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3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式与途经

内江职院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法,以多种方式和途经开展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1)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急需的劳动力服务。利用学院的技术、设备、人才优势,为企业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多个工种、多个层面的技能培训。如为凤凰集团、电力系统、水务公司开展的员工培训,为内江、资中、威远一些职业中学开展多个工种的鉴定工作等,积极地、广泛地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

(2)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设备调试及维护等服务。如为内江市市中区恒达铸钢厂开展的技术咨询和新产品的开发;为内江四海锻造机床有限公Y26-100精冲机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及制作;为内江鸿强机床有限公司JH21-315数控高性能压力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制作;为市某工程园林设计制作任务等。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王少农教授发明的中国夏布画的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利用大成科技开发公司的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我院从2007年开始探索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主要采取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方式,形成了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经,形成了具有我院鲜明特色的“工学结合培养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订单培养”,一是有利于完善现代教育体制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加强学校的市场意识,加深企业对职业教育的信任与支持,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使职业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二是弥补了目前高职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不足,解决了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三是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配置优化,真正建立产学合作的机制,促进人才质量的提高,实现“双赢”。四是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规章制度,使自己的思维、品行、技能等符合企业的发展,实现零距离就业,企业也解决了用人的有效性。我院先后与区域内相关企业签定了联合培养协议,举办了巨腾班、雨润班、正大班、恒通班等定向班,按照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与企业、行业专家一道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相关课程;企业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并对就读“定向班”的学生给予金额不等的助学奖励。实践证明,“订单培养”是使学生“零距离”上岗的最有效的育人模式。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和学校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政府的领导和企业的参与。但是,学校要主动融入地方经济规划中去,要瞄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一手把握市场规律,一手把握教育规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市场真正需要的让社会和企业满意的高端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先运.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关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5(3):48—50.

[2] 衡代清.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与实践 [J].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 ):5-7

[3] 张钦哲,吴小平,马征等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初探 [J]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14-17

[4] 王雅丽,林仕婷.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9):154-155

作者简介:

蔡兆学(1964-),男,四川南部县人,副教授/机械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

猜你喜欢
社会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浅析统计数据质量
浅议公文与社会的发展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