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管理知识培训课件精选

2011-05-23 10:49
河南电力 2011年10期
关键词:职业文化管理

《系统思考与心智模式》摘录

古人云:虚怀若谷。一个人无论名望学识有多高,若想学进新东西,就必须倒掉壶中之水,从头学起,抛弃成见,不耻下问,才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空杯理论”

修炼一: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热望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理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事实。自我超越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也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

修炼二:改善心智模式,新眼睛看世界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人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或者图像、印象。把镜子转向自己,是心智模式修炼的起步。借此,我们学习挖掘内心世界的图像,使这些图像浮上表面,并严加审视。此外还可借此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别人的意见。

修炼三: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在传统组织中,所欠缺的乃是将个人的愿景整合为共同愿景的修炼。共同愿景的整合,涉及发觉共有“未来景象”的技术,帮助组织培养成员主动而真诚地奉献与投入,而非被动地遵从。

修炼四: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现代组织中,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团队而非个人。只有团队的学习方能促进组织的学习。当团队真正在学习时,不仅团队整体表现出色,个体成长的速度亦较其他的学习方式更快。

修炼五: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的艺术

系统思考强化其他每一项修炼,帮助组织认清整个变化形态,帮助人们了解复杂体系中环环相扣的互动关系。

系统思考应注意——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案

愈用力推,系统反弹力越大

渐糟之前先渐好

显而易见的解往往无效

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

欲速则不达

因与果在时空上并不紧密相连

寻找小而有效的高杠杆求解

鱼与熊掌可以兼得

不可分割的整体性

没有绝对的内外

《质量管理与卓越绩效评价》摘录

学习型企业,就是企业内的每一个人、团队及企业本身,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且分享知识的应用、转移及发展,分享从事持续改善的技巧,创造一个动态竞争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扩展的四阶段模型

组织应根据战略规划和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工作系统、激励机制、员工培训与教育体系,以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说明组织如何营造充分发挥员工能力的良好氛围。

推行管理的目的

1.员工作业出错机会减少,不良品下降,产品品质上升

2.提高士气

3.避免不必要的等待和查找,提高工作效率

4.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和使用,减少浪费

5.整洁的作业环境给客户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公司整体形象

6.通道畅通无阻,各种标志清楚显眼,人身安全有保障

7.为其他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实践现场改善的基本规则

1.抛弃传统固定的生产思想

2.思考如何做下去,而不是为何不能做

3.不要寻找借口,从质疑现行的做法开始

4.不要等待寻找十全十美,即使只有50%的成功可能也要立即动手做

5.立即改正错误

6.不要花费金钱改善

7.碰到困境时,才会迸出智慧的火花

8.问5次为什么,找出原因

9.集众人之智慧,而非依赖一个人的知识

10.记住,改善的机会是无止境的

《现代人力资源运作与绩效考核》摘录

人力资源中最高端的是文化,而文化中一定会有政治。

企业文化

可以将企业文化喻为鸡蛋。

蛋黄:也就是核心,是企业老总根据企业发展缔造出来的。

蛋白:保证企业文化的核心能够得到贯彻。

蛋壳:企业的外在形象、外在风貌。

企业文化决定着员工工作中展现出来的风貌和工作状态。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它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并不包含在职业上成功与否,每个工作着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这个人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行之有效的安排。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摘录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连同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共同构建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它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应用体系已经建成。这是全面提升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管理能力与竞争力水平的重要举措,也将成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竞争形势的有效手段。

实施内部控制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遇到的问题:怕麻烦、受约束、受监督;难以坚持高标准执行;难以随组织与业务不断更新而进行完善。

高管层只有率先垂范,带头遵守,才能保证制度真正贯彻和落实,实施企业内部控制需要按照内容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执行。

《时间管理与压力管理》摘录

普通人士的时间安排:50%~60%的时间用在紧急不重要的事上,25%~30%用在既紧急又重要的事上,15%用在重要不紧急的事上,2%~3%用在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上。

成功人士的时间安排:65%~80%的时间用在重要不紧急的事上,20%~35%用在既紧急又重要的事上,15%用在紧急不重要的事上,1%用在不紧急不重要的事上。

用“80/20法则”分配时间

重要的20%:1.符合自身强项的事情;2.主观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情;3.帮助实现人生理想与生活目标的事情;4.梦寐以求的事情;5.激发创造力的事情。

将焦点放在事情的重要性而非紧急性上,以重要性为导向。

时间管理小贴士

设定个人边界,尊重个人边界

每天早晨比规定时间早起10分钟

形成新的工作习惯或者情感一般要用30天

站着接待一向健谈的来访者

午睡半个小时,提高工作效率35%

午睡前饮用咖啡,半小时后起作用

科学工作节奏,1小时后休息10分钟

注意力只能坚持30分钟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凡事“立即原则”

每晚深思片刻,回顾与总结

《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打造》摘录

管理一个小型企业靠权威

管理一个中型企业靠制度

管理一个大型企业靠文化

——企业文化学的奠基人劳伦斯·米勒

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以其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企业风貌和企业形象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为重要的构成因素。价值观是为所有的员工提供一种共同的思维意识,也是给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提供指导方针的一个准则。企业之所以成功,常常是因为他们的员工能够认同、信奉和履行企业的价值观念。当企业价值观成功融入员工的价值体系后,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建构企业文化的三个基点是:基于对企业的成长历史与发展阶段的深刻理解与系统认识;基于敏锐感知时代与市场环境对企业所提出的挑战与机会;基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构建企业文化中,我们需要走出的误区是:企业文化不是招牌表现,不是文宣口号,不是图腾表现,也不是表面工作和单纯的氛围形式。

猜你喜欢
职业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